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瑞 《南都学坛》2006,26(4):29-32
唐长安和北宋东京都有着颇为发达的河渠水系网络,但两都城内桥梁空间形态却迥然有别。唐长安城桥梁及节点空间对城市商业经济、居民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没有形成城市景观的聚焦点,在时人的认知地图上还没有形成由桥梁作为空间构图的心理意象。宋东京河流和桥梁是城市空间形态最活跃的因素,对京城的城市空间景观塑造和商业空间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两都城内河渠水系主要功能不同、政治经济环境不同是造成桥梁空间形态有别的重要原因。宋东京桥梁空间形态在城市景观塑造和公共空间功能方面具有进步性。  相似文献   

2.
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社会风貌,各种女性群体的身影活跃其中。北宋时期的女性民俗主要表现在以成年、结婚、生育礼俗为代表的人生仪礼以及丰富多彩的女性节庆游艺等方面。妇女主动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独特女性民俗与当时开放、发达、宽松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北宋都城东京曾被誉为国际性的水陆大都会 ,当时穿城而过的四条河流上建有以平桥、浮桥、吊桥等造型奇特的桥梁达 36座 ,成为都城的一大景观 ,在中国都城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方便了京城的交通运输 ,保证了物资的供给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京的繁荣发达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形态要素分析——以唐宋都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 《南都学坛》2004,24(4):23-27
城市形态要素的研究是城市形态特征研究的基础。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等要素构成,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结构关系。古代都城形态要素的空间功能和价值理念在于实现都城的政治核心功能,表达都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中国传统伦理与哲学思想的建设理念。都城空间形态要素的变化受政治经济、社会伦理、文化思想等因素影响,并导致都城空间形态特征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论北宋东京城对金上京、燕京、汴京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定都东京(今河南省开封),金分别定都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燕京(今北京)、并有短时期定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北宋东京城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的代表,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以后的中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发展影响重大。对北宋、金两代都城的布局、建筑特点等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宋都东京城对金上京、燕京、汴京城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开封市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六大古都之一,北宋王朝在此建都一百六十七年.本文拟从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结构出发,考察探讨此古都的结构特点,以期初步阐明其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隋唐长安城与北宋东京(汴梁)城是我国古代城市中两个重要且有代表性的都城。它们的规划布局对以后的都城有很大的影响,对这两个城市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脉络,还可以对一些古代城市建设史的深层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北宋时期的东京街巷呈现出强烈的空间特性。相对于唐代,宋人对于里坊的概念变得漠然,而更多地以街巷的名称来标示地理位置;同时,东京的街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性,具备了更强的经济活力。相对于地方州县,东京的街巷具有更突出的公共属性,是社会各个阶层所共享的城市空间。作为京城的开封,其街巷空间的设施景观、活动人群及内容,均呈现出更为鲜明的等级色彩。  相似文献   

9.
城门是城市中的重要构成要素,除军事、建筑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礼仪性”。中国古代都城城门至汉代已确立采用三门道的制度。至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套京城、都城、府州城及其他一般城市彼此不同的城门规制。北宋诸京城门,特别宫城正门的营建与改建也先后受到隋唐洛阳城和长安城的影响,以东京宫城正门为例,北宋初期为下列三门道前出双阙,晚期则改建为下列五门道前出双阙。这也进一步影响到宋代地方城市城门的营建与改建,反映出宋人观念中“列郡”“国都”的城门制度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0.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反映北宋都城开封市井生活的重要画卷和历史资料。在该画所描绘的各种店铺之中 ,酒店最为突出 ,形象地反映了东京开封饮食业的繁荣发达状况 ,这与史料记载是相一致的。对于酒店的建筑特色和布局以及各种装饰 ,在这幅画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它是一幅研究宋代开封风俗历史的形象的真实资料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宋代重要节日之一的元宵节,以其独特的文化娱乐节目反映着时代特征。东京和杭州作为宋代都城,当时的一些习俗在这里充分的展现,以示帝国风尚。宋代习俗繁荣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探究其缘由对于了解当时的时代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代美学在追求理性的同时,又走向生活,走向休闲。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促使中国的休闲文化在宋代全面兴起乃至繁荣。宋代艺术审美在趋于精致化的同时也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艺术与生活的充分融合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宋人一方面在生活中追求艺术境界,另一方面在艺术中追求生活情趣,由此催生了宋代美学的休闲情调。“玩物适情”所昭示的美学旨趣便是艺术与生活的双向融通,是宋代美学重视生活并落实于生活的体现,它所反映的休闲内涵则包括了宋人对休闲的本体认同、“适”的工夫实践以及超然物外的境界追求。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中国传统休闲文化兴起和繁荣的时期。不但文人士大夫普遍地追求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休闲化,使宋代的审美文化充满了休闲的旨趣和风貌;而且从皇室到民间,宋代社会普遍崇尚和追求休闲的情趣。皇室的休闲活动体现出“奢”和“雅”的特点,民间的休闲进一步世俗化,并体现出“狂欢”和产业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宋词大量构设夜意象,成为夜文学.这与创作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词所具有的贵族与有闲阶层文学特质,词人夜思维条件反射能力的提高以及宋人思想解放和人性觉醒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梦华体"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梦华体”是宋代都市笔记《东京梦华录》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伊永文教授率先提出并做了初步的论证。本文就“梦华体”的文体特征作进一步的论证,认为“梦华体”还有独特的时空结构和“逼近审视”的叙事特点,这样作为文体的“梦华体”才能完备,以便学者对其他类似笔记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梁建国 《南都学坛》2013,33(3):24-38
北宋东京分布着大量的私人住宅,通过广泛搜讨各种史料,考订落实其位置分布,可以发现:私人住宅在东京内城的分布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现象;外城南部的住宅数量最多,北部次之,东部和西部的数量相当,均比较少,东南部的住宅较密集,西北部较荒僻;外城靠近内城城门的区位也聚集有不少住宅。私人住宅与其他性质的都市空间交错杂处。在"贫富混居"的表象背后,东京城还是存在着贫民区及其对应的富人区,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不同区位的环境优劣及其造成的地价、房价的差异。黄金地段在流动中始终为富贵之家所拥有,这是商品经济社会的总体趋势,也是社会流动在城市空间分布上的一种映射。  相似文献   

17.
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型政区——军。在之后的宋代,宋朝政府主要在一些军事要地设置"军",目的是加强军事防御和治安。除此之外,宋朝政府还在帝王陵寝和国家重要的宗教圣地设置"军"这样一种政区,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加强治安的考虑外,主要是提高当地的行政级别,与当地的地位相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数量统计与分析,可以从籍贯、寓寺、宗派、存诗等方面描述宋代湖南诗僧的基本态势。就地域分布而言,宋代湖南诗僧中寓湘诗僧远多于湘籍诗僧,且大多集中寓寺于潭州的长沙与衡山,籍贯与寓寺分布都极不平衡;在宗派方面,几乎所有可考诗僧皆为禅僧,且绝大多数属于临济宗;在诗歌类型方面,所存诗歌以佛门偈颂为主,真正的“文人诗”很有限,推衍至全宋,表明宋代诗僧虽有“士大夫化”倾向,但总体来说仍不离僧徒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