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五四”文学中,以知识女性为形象主体的爱情文学,论述了这类女性受 到“五四”思想影响,在追求个性解放,婚恋自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反叛精神和女性意识的最 初觉醒,以及由于她们个体意识的超前性和自身的软弱畏惧产生的盲目和迷惘。  相似文献   

2.
理念化的爱情话语——巴金作品中的爱情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金笔下的几种主要爱情类型,本质上是作家传达某种社会理念的“借用品”,激励社会叛逆是其主要文学功能;而个体化、人性化的生命体验则是其爱情话语的先天弱势。这一创作现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文学的和作家个体的深层背景。从作品的共时轰动效应向经典阅读效应的转化,可以印证20世纪中国人性觉醒的履迹。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中国文学进入了发现人和肯定人的时代。一大批作家以“个性解放”为主题,鞭挞和批判灭绝人性的非人道的封建专制统治,目的在于把中国人从麻木状态中唤醒,唤醒国民作为人的意识,呼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地位。然而个性解放不能承担起人的解放的全部责任,个性解放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一批觉醒了的知识分子,遭遇了来自政治、经济、精神的苦闷等多种问题的困扰,普遍感到茫然、困惑甚至堕落。  相似文献   

4.
在凯特·肖邦的长篇小说《觉醒》中 ,“一个孤寂的灵魂”是作家给予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最贴切的标签。爱德娜的“孤寂”不仅体现在她的自我感觉上 ,还体现在她与周围人的关系上。爱德娜在孤寂中思考 ,在孤寂中存在 ,在孤寂中觉醒。她对“妻业”、“母业”、贞操观的怀疑和否定成为后来女性文学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母题。  相似文献   

5.
论陈衡哲女性觉醒主题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五四”新文学的第一个女作家 ,陈衡哲在其小说、诗歌、散文中 ,抒发了五四时期新女性对自由人生的渴望和追求 ,对女性生命意义、生存价值的思考和探索。虽有时失于肤浅、稚嫩 ,但毕竟体现了新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留下了“五四”新女性成长的最初印痕。本文深切关照陈衡哲的文学创作 ,细致体悟她的人性咏叹、博爱情怀、矛盾困惑 ,以期合理评价她在女性觉醒主题上的拓荒与耕耘  相似文献   

6.
借助韩礼德的人际功能学说,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中主人公埃德娜与情人罗伯特之间的关系变化过程进行解析.通过对埃德娜觉醒前后与罗伯特的人际功能分析,指出,人际分析能成功地阐释人物间关系的变化过程,并为小说的美学与文学意义提供并赋予更深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汲取了大量西方文化的精神营养,欧洲文艺复兴便是其中之一.胡适等人甚至将这场运动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而文学是二者间影响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文艺复兴文学挑战权威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反抗精神使五四新文学以新的眼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以决绝的方式揭批封建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与罪恶.文艺复兴文学对民族语言和现世生活的标举推动了五四新文学的白话文运动,使之更加关注社会和民生.文艺复兴文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唤起了五四作家们人的意识的觉醒,并使之肯定人性,倡导"人的文学".  相似文献   

8.
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变革时期,人的觉醒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由人的个性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全社会对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的认识,进而促成了文学的自觉。正是这种对个体生命的重新审视而激发起来的人的觉醒,使得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人的觉醒引发"文学的自觉",从而导致文学创作、文学观念的自觉。  相似文献   

9.
“人的文学”是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提出来的。粉碎“四人帮”以后,新时期文学再度兴起关注人、人性、人道主义,关注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热潮。它的兴起绝非偶然,应该说这是“五四”“人的文学”的回归和继续。新时期“人的文学”发端于伤痕文学,经历了反思文学、知青文学。作家们对过去的灾难和悲剧进行回顾和反思,他们认为,过去所发生的悲剧都是人的悲剧。因此,他们以空前的热情呼唤人性、人情和人道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新时期“人的文学”与“五四”时期“人的文学”有很大的不同,“五四”时期“人的文学”是对人的弱者的本质的发现,而新时期“人的文学”是对人的强者本质的发现。这既是文学史上“人的文学”的再次回归,又是“人的文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借用胡绳80寿辰时的《自寿铭》:“十五志而学,三十而立,四十而惑,七十八十初知天命”,颇能说明20世纪华文文学的某种变化历程.“十五志而学”;晚清文学拉开了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构建的序幕,但那时西风东渐尚未成大气候,翻译虽已大盛,但借“输入”来求新求变仍囿于传统之内自我改造.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至今仍可视作中国“人的觉醒”时代的启端.在此前后,中国知识分子自觉努力于以异域新说来探求国家、民族的出路,并将思想启蒙、个性解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此时的文学也唯西方新说为马首是瞻,广泛摄取,表现出强烈的于求新知中来实现根本性的蜕变的势头.“五四”文化思潮对“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的提倡,使五四新文学多义杂陈,众声喧哗。作家们虽大多以感时忧国的文人自居,但创新求变的文学意识仍有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历史的反思和性别意识的觉醒等社会心理、性别意识的层面上,系统地剖析孟悦与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一书,作者赋予陈旧文本以新的哲学思考,动摇了以往对女权的历史意识、男权的价值标准等问题的认识。同时在历史的大背景上建立了女性文学的历史框架,界定了女性文学的历史观和现代观,体现了对父权制统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的解构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文学的自觉”二三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鲁迅关于"文学的自觉"的提法只是引述铃木虎雄的观点,在对其特征的把握上有点偏差,实难成为经典论述.二、"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在现代学术规范下需要确定自己的内涵,作为界定文学的自觉时代最基本的标准.三、"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的产生,有着共同的原因,两者的关系是并行的,而不是因果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文学自觉经由曹丕和陆机的时代之后继续向纵深演进。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在文学上的独立发展,文学抒情功能的发扬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等问题上的认识达到崭新的理论高度, 刘勰是文学自觉这一渐进历史发展过程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情爱描写进行了回顾.女性作家们从情爱欲望的觉醒告白到性爱标准的理性思考,从女性生存困境的拷问到女性本体意识的探寻,虽然追寻尚无结果,但她们毕竟是在一步步地实现美妙纯真、灵肉合一的爱情.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发展的高峰期,而被誉为“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的张玉娘及她的《兰雪集》向来受关注较少,本文结合张玉娘的生活经历,对《兰雪集》的题材内容、作品的艺术形式、开始觉醒的女性意识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进而揭示《兰雪集》的文学成就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16.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美学史上一篇影响深远的重要论文。音乐的"自然之理"是音乐美的来源,"和声无象"涤尽了音乐中的情感、政教伦理内容,"自然之和"是最高的音乐境界。至此,音乐真正的走向了艺术的自觉,从而唤起了人的自觉,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人开始重新关照自我,理解自我,渴望回到自由生命的本真,即:无限自由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17.
齐梁宫体诗向来以靡艳著称 ,被斥之为“色情文学”。从道德角度看 ,这种判断固然有道理 ,但作为一种文学现象 ,我们还须从文艺的角度去审视它。它的价值在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学自身的本位回归。宫体诗在写实技巧、描绘修辞、音韵格律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为后来唐代诗歌的繁荣起到了投石问路的作用。另外 ,宫体诗产生的背景也值得我们注意。魏晋南北朝这一特殊时期所孕育出的宫体诗无论从文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分析都包含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为改变当前语文教学及研究与“应试教育”结伴而行“共生”的过于理性化、精确化、繁琐化等不良倾向,应该发掘语文学习与禅宗感悟的相通之处,强调情感体验对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要关注语文学习的因人而异、“悟”有深浅;要领会语文学习的渐修渐“悟”、循序渐进;要感受语文学习的静中求“悟”、蓄势顿“悟”;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质量与审美鉴赏力。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经历了在传播和模仿中启蒙、在革命实践中觉醒、在探索中扭曲,在改革 开放中形成并充分发展等过程。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制度的完善、法律 制度的健全以及公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