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报酬递增及其对系统演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经济增长系统的基础上 ,建立了经济增长系统模型 ;研究了系统要素的报酬递增和报酬递减特性及该特性对增长系统演化的作用 ,并以新古典理论框架下具有报酬递减特性的物质资本要素和具有报酬递增特性的人力资本要素为例 ,给出要素报酬递增和报酬递减特性对系统演化作用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玉海 《东方论坛》2003,(1):120-125
经济增长理论的持续演变 ,表明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内在动因的不懈追求 ,也说明传统主流经济理论对报酬递增问题的无能为力。透过这一演变进程 ,我们发现经济增长依赖于报酬递增。循此概括出报酬递增所依存的主要方式 :技术进步、以企业为载体的规模经济、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间的联系效应、制度创新等等。更进一步 ,我们分析认为报酬递增尽管呈现在不同的层面 ,其实质却是统一于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 ,可以说是人与人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侧面 ,这意味着要循着分工合作的路子发掘和利用报酬递增  相似文献   

3.
马歇尔新古典报酬学说之要在于:报酬递减趋势呈现的只是以产量来衡量的报酬递减,当报酬以价值来衡量时,总量价值报酬将随产量递减而呈增势;报酬递减趋势在长期内会遇到阻遏;报酬递增趋势为生产技术的改良、生产要素使用适当、人口增长、组织改进等诸因素的作用所使然;报酬递减倾向与报酬递增倾向互相作用便形成报酬不变律;静态假定仅仅是一种分析方法,理论研究的基调始终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4.
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考察中部地区资本、金融发展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从规模报酬不变和无规模报酬限制的条件下,对中部的总量生产函数和各要素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管在哪种规模报酬假定下,资本的贡献份额都为最大;但是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金融发展的贡献份额大于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而在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5.
知识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这是理解高科技知识报酬规律的基础。高科技知识的报酬递增与递减都有可能,这是由高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的各生产要素的供给有限性和该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有限性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高科技知识创新存在一个阈值,每次高科技知识大的突破,都是系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这个新的发展周期有比前一个周期更高的阈值。要使高科技知识在整个发展过程保持持续报酬递增,必须加速创新和整合,使之在未到达报酬递减前就进入下一个周期的递增阶段;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知识创新的报酬保持持续递增是有可能的,但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空间报酬递增视角下,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一种新的诠释:流通企业空间集聚带来了要素结构、成本结构、市场结构与需求结构升级,致使知识外溢效应增强、公共物品供给增加、垄断利润加速生成以及交易成本持续降低,由此形成了空间报酬递增、促进流通产业向“集聚、集群与集约”的新型发展方式转变。因此,空间集聚与报酬递增在促进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蒙城县是安徽北部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其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但这几年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上成效显著,依据新经济地理学的报酬递增理论对这一现象予以解释,指出长三角与安徽的产业转移和经济合作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是资本追求报酬递增的内在必要性使然,这一解释对落后地区政府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的转型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整体制度转型过程中 ,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的转型对于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尤为重要。考察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的现状及改革实践 ,并根据现代企业理论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评判并设计出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未来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9.
克鲁格曼在《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即《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学》论文中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用以说明中心-边界理论,即一个地区如何发展成为差异性的区域,中心是工业化区域而外围是农业区域。他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来说明这种理论。他首先采用了货币外部性的概念,这种外部性来源于在一个产业积聚区域内的供求关系的改变。同时地理因素通过运输成本很好的引入模型之中。他阐述了一个简单的中心-边界理论,并没有说明特定的产业布局问题。他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工具去分析长期被忽视的经济地理学问题,为这方面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对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学》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传统农业经济理论认为,农业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这不仅与主流经济学的内生技术进步和“干中学”等理论概念不符,也无法解释传统小农社会的“精耕细作”和现代农业分工带来的农业增长。文章通过拓展Arrow和杨小凯构建的“干中学”理论模型,分析了无外生技术进步情形下,传统小农社会和农业分工阶段的农户是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要素配置结构,实现“干中学”过程中的农业规模报酬递增的。结果表明:(1)当不存在农业劳动力刚性约束时,农户在租入农地或提高农作物种植频率以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的过程中,“干中学”会改善劳动生产效率并提高农业规模报酬;(2)进入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加速阶段,农业劳动力刚性约束会使得农业规模报酬从“干中学”诱致的递增阶段进入递减阶段;(3)为克服农业劳动力的刚性约束,农户会自发参与农业分工,由此加速农业“干中学”和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并诱致农业规模报酬递增。研究表明,农业并不是一个低效率的被动的产业。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德宁 《南都学坛》2009,29(1):131-136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经济学用收益递增来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这也为解释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经济学家对于城市化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认识:通过城市化,经济活动在城市地区聚集起来就会促进技术创新。依靠技术创新,依靠城市的多样性、城市在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协作方面的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城市化有利于扩展市场,提高产业协作效率,形成有利于分工的制度和文化,促进了分工的演进,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从社会发展来看,政策的设计应从抑制城市化和城市增长转向城市治理,发挥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从收益和成本角度对企业规模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企业在一定的内部资源和社会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边界,超出此边界则产生无效率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的“外部性成本”更加突出,企业的边界不仅要受到内部成本和收益的制约,还要受到维护公共利益的外部“权力”的制约。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基础,以“铁本”事件为背景,阐述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民营经济忽略企业的“外部性成本”而导致的投资膨胀问题,并指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理论认为基础设施作为一种资本投资,既可以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通过其溢出效应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利用C-D生产函数对湖北省1996-2010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1996-2010年间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106,一般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704,农村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296;虽然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不及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但是对于湖北农村经济总量函数有着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政府应集中资本发展具有前后向关联较大、短期投资回报较快的直接生产部门;但同时也应维持基础设施部门一定的投资规模,为直接生产部门和湖北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给予物质保障和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新贸易理论针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所提出的贸易政策,建立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基础上,通过一国政府为主导,来调整寡头企业间战略关系。战略性贸易政策采用了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以获取垄断租金和正的外部经济为目标,更注重提高一国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我国应当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提高新兴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论规模收益变化与规模经济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剖析规模收益概念的各种含义,构建规模产量、规模收入和规模经济等数量指标后,论证现行生产理论中的规模收益概念是属长期生产中规模的边际产量指标,揭示规模收益变化的本质原因——分工协作效率与管理协调效率的反向变化规律综合决定规模收益的四阶段变化规律,并讨论不同产品竞争市场类型和三种要素价格变化类型的规模经济变化及其与规模产量变化、规模收入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罗默、卢卡斯等经济学家在汲取前人经济增长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对规模收益递增、外溢效应、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等的强调,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重大突破.内生增长理论不仅能较好地解释一些经济增长事实,而且其丰富的政策内涵对各国长期增长政策的制定和运用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可否认,内生增长理论在理论框架、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A的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经济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经济系统,其经济发展效率评价涉及的指标众多。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一种评价具有相同类型投入和产出的若干个生产或非生产部门(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有效方法,可用于评价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将DEA理论运用于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经济系统的分析,利用产出导向的BCC模型衡量可变规模报酬下各区县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并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发展效率的建议。实证结果表明,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有效性整体较差,仅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双桥区、潼南县、璧山县7个区县相对有效,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全市劳动投入冗余现象较为突出,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表现出明显的产出不足特征。  相似文献   

18.
畜牧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要想实现以质增效,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对科学发展观为畜牧业以质增效带来机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规划、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和建立畜产品安全监控体系,实现牧区草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等方面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畜牧业以质增效的对策方略。  相似文献   

19.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方法对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分析的结果说明,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收益的相对有效性差异较大。对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得出的农业发展效率相对较低的地区从非有效到有效的调整数据,可为我国区域农业生产科学布局、规划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使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率达到相对最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尚俭"与"尚奢"之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个体的消费伦理中,一直存在"尚俭"与"尚奢"的争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尚俭"的消费观已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但由此认为"尚奢"的消费观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在"尚俭"与"尚奢"之间寻找一种既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又适应个体发展的合理的消费观是对消费伦理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文明、健康、适度应该是个体消费伦理合理建构的原则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