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南方彝、白、壮、纳西、傣、佤、苗、瑶、黎、高山等少数民族为主要对象,同时兼引国外一些民族材料为参照,对“乐器说话”这种文化现象展开分析讨论。通过“乐器说话”现象,说明人类音乐最初的产生并非仅出自于音乐的目的,音乐与语言具有同源关系,从而使我们对早期音乐的社会功能,对音乐以及艺术的起源,对人类文化的历史演进规律有更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
钦媛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3):57-58,100
从灵壁石的形成入手,研究了灵璧石的历史文化背景,阐明其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景石”,同时探讨了灵璧磬石的历史音乐美学价值及当代使用灵璧磬石所制二胡、笛子、中阮等吹奏、弹唱乐器所表现出来的当代音乐美学价值。结合当今音乐美学的观点,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灵璧石作为一种文化与音乐美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开展灵璧石的音乐美学价值研究,将灵璧石的音乐价值进一步的深化,从一个较高的理论高度诠释其音乐关学的价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肇庆的历史一样古老的民俗共生的八音班,约产生于清中叶。它综合了众多的民间音乐艺术的精华,虽然它与民间曲艺有些相似的特征,但归入民间器乐乐种更为恰当。自从它产生以来,就与民间节庆风俗、信仰风俗、人生礼俗等民俗活动相随。正是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它在没有任何外来的经济支持的情况下,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打音乐体现了它独特的音乐文化价值,围绕民俗为当地人提供的服务中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产品通过市场化运作大量地直接地进入到受众生活之中。因而流行音乐实际上是具有了商品生产的意义,从而大众接受流行音乐产品或参与流行音乐文化活动都是一种市场行为,“十二位美女一字排开,那阵势本身就是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它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国际路线”倾销策略,把女子十二乐坊当作商品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其商业运作策划的水准。多场次的巡演及其多元化音乐幽雅的舞台形象,眩目技巧以及最重要的演奏乐器时新快的面部表情使它成为明星品牌,流行音乐商业运作成功策划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赤峰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格。一百多年前,赤峰地区流传一种古老的音乐,由于它最初是以10种乐器轮番演奏各种曲牌,故民间称其为“十番”。但在流传过程中,赤峰“十番”曾一度失传,直至1983年,这一古乐被重新发掘,并被正式命名为“赤峰雅乐”。经过对词曲风格、演奏形式、演奏成员、使用乐器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得知,赤峰雅乐源于赤峰“十番”。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的乐舞诗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不仅保存了大量关于音乐、舞蹈、乐器的生动形象的记载.成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唐代乐舞的珍贵史料,而且从一个独特的、全新的角度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时代变迁、各阶层人物,尤其是乐伎和诗人的生活与心态等。本文由于篇幅所限,主要探讨其审美价值、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区音乐艺术作为建设人文社区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力量,为提升社区文化、打造人文社区、构建和谐社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开展音乐艺术教育与社区活动相结合的问题,论述了音乐艺术教育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只有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使居民生活才能更丰富多彩,社区更和谐。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凝聚力,调整他们的价值趋向,起到统一思想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的作用。在社区开展音乐文化教育活动应该注意以人为本,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组织方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蒙古地区藏传佛教是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后 ,与固有的蒙古文化相撞、融合而逐步形成的。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音乐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质点。“经箱乐”即是其器乐文化诸多形式中的一种 ,它形成于蒙、汉民族宗教音乐相互交流的历史进程。“经箱乐”是喇嘛乐师班在民间丧事上演奏的器乐曲 ,使用的乐器有笙、管、笛、唢呐、鼓、镲、钹等 ,有一套固定的演奏曲牌。  相似文献   

9.
“迷文化”是大众文化的强化形式,而网络小说“迷文化”更具有其独特性。网络小说“迷文化”的研究始终离不开网络小说社区,这是由网络小说的性质决定的。网络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一直影响文本的创作与发表。网络小说迷读者在网络小说社区进行文化实践活动,使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呈现出其独有的特征,并直接影响到网络小说的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10.
任何乐器都有其自身的音色,对任何乐器的演奏又都有一个“演奏音色”问题。“演奏音色”是由演奏者的演奏方法和音乐感觉决定的(如果演奏者的生理、心理条件是正常的),因而,也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键琴这种乐器是由榔头敲击琴弦发音的,机械性较强,因此,它的“演奏音色”较难掌握、较难表现。由于演奏者演奏方法与音乐感觉的差别,有的演奏宏亮、园润,有的沉暗、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满族民歌中普遍存在着与"三"这个数字有关的现象,如三个乐节、三个乐句、三个乐段、大三度、小三度、三拍子歌腔以及歌词中经常出现的三个字、三句话等等.采用整体性的分析方法,追寻"三"这个数字同黑龙江满族整个历史、文化、风俗、神话、民族习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对满族民俗文化进行整体考察,探寻满族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理性精神"三"的文化意义之所在,可以说明满族这个民族"理所当然"的审美心理定势和满族独特的文化心理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音乐剧是一种风格轻快,擅长表现轻松幽默的主题,歌、舞、剧三体成分并用;娱乐性很强的音乐表演艺术门类。一部经典音乐剧的成功往往与其中歌曲是否广为流传息息相关。音乐剧类歌曲如《老人河》《雪绒花》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朗朗上口的经典。21世纪的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正在飞速提高,在各类文化活动、艺术交流过程中音乐剧歌曲越来越多被大家所采用。怎样演唱音乐剧歌曲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现代社会里,流行音乐不可否认地成为最具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欣赏者的音乐形式之一。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流行音乐文化,其发展却经历了一段坎坷的历程。无论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萌芽时期,还是在八九十年代的复苏时期,它始终挑战着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在当今的音乐文化中,流行音乐已占有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有关于它的音乐和文化价值的讨论仍然是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传统民歌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是土家人劳动生活和智慧的结晶,是土家族精神文化的体现。其歌词除含大量民间文学元素外,还因受中原汉文化影响,存有少量古典文学元素值得研究。地处清江流域中游的恩施市太阳河乡存有一首《先生歌》很具代表性,它既有鲜明的教化功能与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又有通俗的民间表现形式,其文学和音乐价值并存,具有经典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老杨公》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流传的民间优秀传统歌舞剧。它的音乐结构、表演特征、歌词、念白等,都有着浓郁而鲜明的地域性和原生态的艺术特色,保留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乡土文化意识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该文笔者秉持挖掘、整理和拯救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理念,对《老杨公》的地域性和原生态艺术特色做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器乐文化汲取禅宗"顿悟"思想成果,形成了内省性、刹那性、直觉性、余味性四大特征,其"传神余韵"的最高审美境界直接以禅宗"意在言外"顿悟说为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音乐在传播变迁中发生变化,产生出各种同出一源的变体,形成同宗音乐。这既是一种音乐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外部客观原因造成的,也是处于特定社会文化中的人的主动的文化选择的结果。对于一种音乐形态以及这种音乐形态的成因仅仅从外部考察往往不能作出终极的回答,而从它所产生的文化氛围,文化的根源来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梳理有时却更具本源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语境中,“士无故不彻琴瑟”,古琴与士(文人)是一组文化伴生关系,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颇具哲学意蕴的有道之器;古琴音乐最能体现文人士大夫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具有知音、爱情、个人操守、家国情怀以及治身理政等多种文化意蕴,而“琴与心通”则是理解琴乐文化多重意蕴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以国粹式微的新文化运动为背景,以此历史期间的古琴民间团体实践为个案,以社会学的细读方法对琴社的历史文献进行分析,试图论证:古琴是传统社会中"士"阶层的文化遗民——"士绅"阶层的文化身份符号。民国时期的古琴实践者通过古琴艺术以及与其相关的品味坚持,形成特定的群体符号边界,这种文化符号对一个阶层在社会等级结构中的定位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正是对身份符号的"文化自觉",古琴艺术才得以在新文化情境中得到整体性存留。  相似文献   

20.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一处早期蜀文化古遗址群,在七十余年的发掘历史中,先后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出土的具有音乐声学性能的器物,与战国时期蜀乐器和商代乐器之间有相似之处,并表现出蜀音乐文化自身的特征。通过考证与分析研究,这些器物的乐器功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