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浩博士所谓的"后文学时代"与其所谓的"文学经典时代"一样是虚假的,它严重歪曲了文学生活的本相。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也许存在着一个"后文学时代",但它不是也不可能像黄浩博士所"描绘"和"规定"的那样。那它是何样子的呢?要回答这样一个吃力且不易于讨好的问题,除黄浩博士所特别看重的"理论勇气"和"历史责任感"之外,还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依循学理要求,并且有足够的耐心。  相似文献   

2.
关于日本文学和世界文学在当代的具体关系.可以梳理出三条线:第一条线上的日本文学,代表人物是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第二条线具有将世界文学转化成日本文学的性格,如作家大冈升平、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等;第三条线,也可称为"村上春树、吉本芭娜娜"线,是全球亚文化天下一统时代的代表性文学.为思考所谓世界文学的定义,可以先考虐一下世界语言.文学要借助某个国家几种语言中的一种才能够存在.但实际上文学家们都还梦想着能有一种世界语言.20世纪世界文学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重新彻底地思考自己文化的问题、文明的问题.这或许可以最终以关乎世界语言构想的方式,成为参与世界文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五四文学与存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主义与五四文学"是个在学界尚未得到正视的话题,对其进行必要的探究是对这一话题具有实质意义的学术话语建构.首先,由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实质上是文化启蒙运动,所以启蒙主义语境中的存在主义价值选择,成为五四文学的时代必然.其次,从"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非理性主义"的话语意义链来审度,所谓"新浪漫主义"话语不啻为一种存在主义的艺术表述.其三,由生命哲学的视角切入,五四文学的生命诗学及创作形态,在将西方生命哲学本土化吸纳的基础上,显示出其存在主义文学的创作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女同性恋理论的构建糅杂了性学、心理学、社会学、女性主义、哲学、文学中的相关成份,不以传统的"正常"和"异常"来划分异性恋和同性恋,对传统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欲这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解读,虽然还不完善,但是为解读人类这一客观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而文学作为人类本性和历史的记录也为女同性恋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沃土。女同性恋书写和其理论构建的历史证明,女同性恋是人性表征的一客观现象,不是对性和性别的医学解读。女同性恋文学承载着女同性恋作家长期艰难的思考和探索,不同的女同性恋作家表征着不同的女同性恋内涵。女同性恋文学值得研究,因为女同性恋作家在"她者"的倾诉中揭开了女同性恋存在的事实和其艰难困境,颠覆了人类性别两分的窠臼,诉求着女同性恋者的权利,为剖析人类"性"的多元复杂本质提供了更开阔的思索空间。  相似文献   

5.
《晚霞消失的时候》是一篇在新时期之初引起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的小说。这篇作品的"个体化书写"立场以及对个体命运、个人的精神际遇和人生价值的关注使它明显与同时期大多数作品的"群体化"叙述方式区别开来,在揭示、探究人的荒诞生存境遇方面的独特表现以及整体上"灰色调"的写法和"反英雄"的倾向使这篇作品多少具有一种存在主义的意味。在个体信仰和宗教问题上,小说以个体化的立场和角度切入进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但在新时期之初的文学环境下,这篇作品显得孤高而不合群,它既不合主流的立场和规范,又与当下的时代格格不入,这就使它面临着尴尬的边缘化命运。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的“文学是人学”的命题至今仍不失为一个具有巨大生命活力的命题。然而由于它严重忽略了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生活的美的方式 ,存在着较大的理论缺陷 ,十分不利于该命题巨大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其说“文学是人学” ,不如说它是“美的人学”。主要依据在于 :第一 ,文学写的是人 ,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极富诗意的社会生活 ,是“神”在人的心灵里点燃的美丽的人性的火光。第二 ,文学创作本身作为一种美的创造为的是人———文学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第三 ,文学通过美的方式探索、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生难题和生命困惑 ,也是为了人。“文学是人类文明最高尚的花朵。”古今中外一切文学形态的基本主题无不是为了怎样引导人类走向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文学”是近年来中国文学中兴起的一股创作潮流。它传达出以地域性为中心的文学观念,致力于细致全面地展现地方风习,并蕴含着较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它的出现,呼应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状况,也关联着地域文学的历史境遇和当前现实。现实合理性赋予了这一创作充分的意义,但也应该警惕它存在的某些极端化和封闭化特点。民族国家主体性、现代性和适度性是“地方性文学”书写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扁平"时代是人们对网络时代的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网络文学有"奇幻主题"、"穿越主题"、"盗墓主题"、"现代言情主题"四大主题板块。奇幻表象的底蕴其实是现实社会中日趋激烈的利益追逐的变相;穿越和盗墓其实是历险,显示了作者内心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及其追求补偿的心态;言情主题表征着极为鲜明的时下的市俗精神。网络文学是批量的和被热捧、被参与的文学,是在主流以外生出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大众与通俗的滥觞。在网络文学中,创作主体以往的文学精神引领性更多地受世俗受众影响而代之以迎合性;虽有对中国传统文学从内容到精神的部分继承,也充斥着很多新鲜的元素,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疏离和冷淡以及前所未有的自我张扬……这就是"扁平时代"的一种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后文学时代"的文学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文学时代"的提出有其值得重视的时代特征和精神特征,但是,这一时代中应有的文学性问题同样是值得考虑的.因为它关乎到对"经典文学时代"的总结和"后文学时代"的文学创造,更关乎到人的主体性、个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典文学时代的终结与后文学时代的来临,"经典焦虑症"在文学研究中普遍蔓延开来。这是由经典性期待而生成的一种恐惧的、焦虑性的"情感综合症"。它既是对当代文学的经典缺失的焦虑,也是对当代文学危机的忧虑与恐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经典文学时代走向后文学时代的时代症候,出入于各种经典话语场。正是文学经典主义的现实存在及人们对文学经典主义的坚持,导致了"经典焦虑症"的产生。只有顺应文学生活的转变,才能正确地认识当前随着各种新媒介崛起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形成的,有别于经典文学时代的各种"后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学自觉时代”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文学的自觉时代”始于何时的问题 ,上一个世纪曾出现多种说法。本文不同意“形成于西汉中期”说 ,认为“形成于魏晋”和“形成于魏晋南北朝”说时限太宽泛 ,也晚了一些 ,应该是肇始于东汉中后期 ,形成于汉末、魏初 ,即建安时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的价值偏差与共契的比较分析,说明法律信仰对宗教信仰的依附性,理性与信仰的同一性,宗教法与世俗法价值的同构性,宗教信仰与法律信仰的反思共同性。并据此认为,中国法律信仰的生成必须从宪法信仰、法律精英信仰、公民意识觉醒、伦理道德信仰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信仰问题与生俱来,其植根于人类面对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状况及对主体有限性的超越性想象,指向对终极意义的求索。作为“人学”的文学一直对此情有独钟,以最鲜活的生命方式描述和表达着人类信仰,寻找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支点,而文论界对此鲜有论述。本文从此角度立论,提出伴随人类主客体关系的发展,文学中人类信仰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对神灵的信仰——对人类自身的信仰——信仰危机。反思这一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在当代寻找合理的意义建构方式,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又一次进入辉煌时期,有"白银时代"文学之称。本文主要对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进行了综合评述,从它的命名、产生的背景入手,着重分析它所包含的三个流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5.
导致“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成功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之互动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文章从晚清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外国文学和国语的历史、对文学本质认识的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国语的文学”和“文学的国语”之互动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16.
只有在或然性存在的时候,才需要相信。与其把精力花在论证所信之物是否存在上,不如论证一下为什么存在或然性,为什么不能消除或然性。习惯性的相信还不等于信仰,信仰萌芽于人生的绝境中,发生在思想的断崖上,信仰是少数人的事业。信仰就是相信所发生的一切都有其合理性,都是由一个高于自身的神秘意志安排的,信仰也可以看做是在更大的尺度上理解自身生存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提出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是较狭义的政党政治.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为政治服务不仅跃升为国家的文艺基本方针,也被明确地阐述为要为执政党的具体政策和任务服务.60年代,文艺又被要求完全服从于以阶段斗争为纲的执政理念.1980年,作为国家文艺方针的为政治服务始为"二为"取代,在实践形态方面,为政治服务自新时期文学肇始起已有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自高尔基以来不时地为人们所提起,虽然过去偶有几位学者作过一些论说,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界对此所引起的注意力还远为不够。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到底人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文学与人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的意蕴是什么,其对于认识"文学"之现象与本质可提供什么样的启示,等等,显然都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文学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19.
从回答方式、信息结构和概念等角度探讨"文学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学"两种问句是否相同。从回答方式看,两种问句都能够用"文学(就)是B"或"B(就)是文学"回答,从这一点来看两种问句追求的是相同的东西;从信息结构来看,"文学"对于问话人来说是已知信息,他已经知道有"文学"这个东西存在,只是他不知道是什么,因此用两种问句追问"文学"的含义,从这一点来看两种问句所追求的还是相同的东西。另一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是什么"只能描述事物的既定形态而不能追问事物的定义,文章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个句式完全可以追问事物概念的内涵(定义);而"什么是"除了追问事物概念的内涵外亦可追问其外延。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第三个历史时期,是思想、文化、审美的新启蒙时代。其间文学的变化发展经历了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着巨大区别的阶段:从文学连接"五四"传统、恢复现实主义精神、弘扬人道主义的思想、文化启蒙时期到文学回归自身,走向审美的艺术多元、创新时期,由此促成了"新启蒙时代"的审美回归,从而对当代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