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生,亦称摄生、卫生、道生、保生.养生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养生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源远流长,绵亘数千年,为中华民族的保健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之根本有益于培育创新应用型人才.要把握时代信息脉搏,以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统一共通的思想观念为主导,以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统一共通的运行规律为主题,实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要通过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播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等有效措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生产方式变革、社会、经济和政治不断发展的综合作用下,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也遇到了新的问题。文章着重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形成、呈现形式、传统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对解决当代传统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进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比较法等方法对古代中西方体育养生理论和实际进行比较,发现中西方体育养生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特点的不同,在养生观、养生方法、追求目标以及养生观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早期中西方的养生观念有很多共通之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养生观念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基本上还是保持下来;而西方的养生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养生讲究思想形神兼养,以神为主,重整体调养,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养生与养德相结合;西方则注重形体运动,以形为主,偏向于单纯的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对体育的认识,不仅把中国传统的养生与封建礼教相结合,而且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联系,表现出始于养生、重视习身练武、志在奠基人生的认识特征.曾国藩对体育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养生的细节方面,追求养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西藏传统养生体育不仅理论独特,而且具有对机体的影响、竞技运动和生命的整体优化观的特点,西藏传统养生体育在思想、精神、意识等方面的锻炼作用以及在维护人体健康、增强人体体质等方面有显著的健身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桥梁,通过体育教育,把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可操作性强的民族传统项目以课程模式为渠道,纳入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将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更好地弘扬与传播,让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哲学动静观或主动,或主静,或强调动静对立统一,均对中国传统体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传统哲学不同动静现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形成了动养之法、静养之法和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中国武术则在把握动静范畴的基础上,从辩证的动静关系入手,创立了多种多样的武术理论和武术技能技巧。从总体特征上看,由于中国传统哲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以主静为主,在其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总体上形成了贵柔主静的特点,并相应地导致了养生体育发展完备而竞技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在当前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体育有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9.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儒家养生思想是其基本学说的折射。在阐述养生思想生成与发展的基础上,论述孔子的"天命观"、荀子的"制天命"及董仲舒的"循天之道"的养生思想,探讨儒家传统养生思想的价值及其对体育价值观的影响,指出全面理解儒家传统养生思想,并吸纳西方体育价值观"竞争、超越"的价值取向,才是现代体育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因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高校体育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中西方高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共同点是教育化价值取向、竞技化价值取向、休闲化价值取向.中西方高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差异是:中国高校体育的价值取向是养生化、功名化、单一化;西方高校体育的价值取向是健身化、功利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