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孝”,孔子曾对学生解释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孔子的“孝”思想是以“礼”为形式的。孔子的“礼孝”思想提出了一套较为全面、内涵丰富的“孝”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2.
"孝"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孝"是以人性的自然情感为出发点,构成仁的基础,落实在一切符合"礼"的孝行之中。孝在家与国两个层面上的等值同构,导致了"孝"在"家"领域被绝对化为父权专制,在"国"的范围内衍化为臣对君的"忠"。全面正确理解《论语》中的孝,对于重新审视"孝"的现代价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继承并发扬了西周源于天而最自然的血缘关系下形成的宗法制内核,加上了作为礼乐之根源的仁,发展成为《论语》中兼含善事父母、亲亲相隐、礼葬、敬祭的人伦亲情和依照宗法礼制为人处事这两个方面的孝的思想,将这种孝进一步升华,便有了以宗法人伦为基础的人道思想,故而《论语》中关于孝的内容是孔子人道内涵恰到好处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新的孝道包括:赡养之责、敬重之心、关心理解之情,发展“孝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由之路,是理顺人际关系、治理国家的有效途径,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孝文化需要建立平等、民主、互益的新型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注重“孝”道德教育与法律调控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孝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践行,已深深地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用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孝文化,发扬孝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传统孝文化赋予新的内涵,把孝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加强孝文化渗透,增强孝道教育,这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家庭、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以及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论语·先进》篇“季路问事鬼神”章,历来人们一般从生死观的角度去诠解,此章其实还可从孝的角度加以阐释。孝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孝在当时有三层含义:一是侍奉活人,二是埋葬死者,三是祭祀鬼神;也即《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章孔子所说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路问事鬼神,问的是如何“祭之以礼”;“敢问死”,问的是如何“葬之以礼”。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的回答,强调的都是要“生,事之以礼”,即把行孝的重心放在侍奉活人即在世的父母身上。  相似文献   

7.
《庄子》论“孝”的内容不多,但颇为惊艳,是传统道家“孝”文化思想的突出体现。《庄子》论“孝”,反对虚饰和强制,注重“孝”之情感的本然真实和自然实现,追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忘亲”之“孝”的理想境界,并要求将这种理想境界落实到“孝亲”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忘”之为“忘”,在《庄子》中,存在着“因困而忘”和“因适而忘”的不同运思理路;“忘亲”之“孝”,由此展开为一个由易而难、不断提升的多层次之“孝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在传统的“以敬孝”和“以爱孝”的实现方式之上,《庄子》开出了一个更为超越的“忘亲”之“孝”的浑化境界,具有在理论内容和实践操作上的独特性,对我们今天的“孝”之实践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孝文化是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的精神基础和核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重构之中,传统孝文化的发展陷入一定的困境。在新的时代,对传统孝观念的扬弃和对世界优秀伦理文明成果的整合,是传统孝文化向现代转换的必然要求。因此,传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涵,加强现代孝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和两种生产的社会结构原理,运用古文献及考古学、民族学的大量资料,第一次全面地论述了孝观念的产生年代问题。孝观念的形成当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二是个体婚制的确立。首先论述了孝观念形成的前提条件具备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其次论述了中国父系氏族公社的年代范围。以下重点阐述了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文献证据,并认为当时的孝观念只是一种敬亲爱亲的自然情感,并未超出自然之性。  相似文献   

10.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孝文化成为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其中不乏偏激否定。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在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民主等西学思想的影响下反传统却又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在精神层面与实际行为上常常会有两种文化力量的对立冲突,从而影响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价值取向,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人格。传统孝文化既包含了亲亲之情的孝道,同时也包含了维护封建专制的孝道。文化的复杂性和作家文化选择的主体性也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作家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是一个重孝的民族,原始宗教文化是土家族孝亲思想的文化之源,儒家孝道是土家族孝亲思想的重要文化之流。不管是土家孝亲思想的文化之源还是土家孝亲思想的文化之流,总的来说都源自原始宗教文化,最远都可推溯于生殖崇拜。  相似文献   

12.
孝悌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与根本精神,其内涵与意义十分深远,是中国企业特有的文化优势。把握"孝悌"这一深层价值内核,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植根于人性并切实落地,实现企业和谐并为企业带来深远的综合效益。基于孝悌思想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进行设计,结合实际企业案例的佐证,可为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韩非汲取道家的道德学说,以"道"率"德",把"道"作为"德"之形上本体和终极依据。把道、德、仁、义、礼五者视为因依相生的关系,通过"德""礼"结合,进而将礼与法结合,认为法的产生是道不断向德、仁、义、礼依次递生的必然结果。韩非同时又将道与理相结合,视"理"为事物的特性与发展变化规律,将其扩展到政治领域则为治国之理,治国就是要"缘道理以从事",于是,韩非又从道、理、法的相生相依的关系中诠释了法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礼、孝、忠三个基本的中国传统伦理范畴 ,考察禅宗伦理中对于儒家伦理的吸收、比较和再诠释 ,比较儒、禅之间的异同 ,突显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具体细节 ,展现禅宗伦理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中孝文化是其重要成分,其内涵主要从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劝谏父母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如何让其继承、发展下去,同样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孝,何以必须?——孔子与董仲舒对孝道的不同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是古今中国社会的重大精神生活现象。孝在孔子那里完全建立在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基础之上,发源于人心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意识,董仲舒则以天为基本视角而提出:孝白天地出,孝从五行生。董学第一次把孝纳入一种宇宙论的形上结构,从天的结构特征出发,论证出孝的合理性、合法性与合情性。与孝文化相伴生的是中国悠久的家文化。而这恰又与西方文化传统形成了鲜明比照。现代社会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孝的实现方式必然有所更新,利益原则的渗透也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感恩"是基督教的信条之一,"孝道"则是儒家文化的根。基督教感恩文化和儒家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都是"爱"与"感恩",都提倡"敬爱父母"、"感激父母"。在国内当前社会道德普遍滑坡、感恩之心缺失的背景下,尝试将两种文化进行融合,通过诵读古文经典,汲取传统"孝道"文化的养分;并借鉴基督教文化"感恩"的教义和美国"母亲节"的表现形式,内在以"感恩"作为"孝道"的心理基础,外在把"母亲节"纳入节日序列中,对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唤醒大家的孝道意识,从而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中的精华,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未富先老"的现状决定家庭养老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养老模式。要使现代家庭继续承担起传统社会的养老重任,必须从传统孝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推动其现代转化,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鉴于自近代以来,孝文化往往与"三纲五常"联系在一起不断受到批判和误解,所以应该从内涵丰富的传统孝文化中剥离出孝养思想这个合理内核,赋予其时代意义,构建以"新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新孝养文化。  相似文献   

19.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被推崇为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传统孝道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将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20.
孝文化是古代社会调整代际亲属关系的重要依据,主要经历了萌芽、儒家化、法律化三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本土孝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孝文化的历史局限性进一步凸显。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应发掘本土孝文化所具有的当代法理价值并引入立法,以隐形契约关系促使家庭单元稳定,以家庭伦理引导社会伦理发展,以孝文化的弘扬促进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将精神赡养与物质赡养相结合,以建构具有本土性文化特征的中国特色老年法体系;同时,完善文化、立法、司法、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树立正确的孝文化理念,实现硬法和软法有机衔接,发挥调解在代际亲属问题处理中的作用,实现个体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型过渡,以应对社会转型中的代际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