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社区》2011,(3):1-1
过节别忘了给老人一个“红包” 浙江读者 杨潘:我听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两代小辈身上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子女为了报答养育之恩,自二老70岁起,年年给他们送“压岁钱”,已连续坚持了4年。去年春节,他们的孙女和外孙相继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加入了向祖辈发“压岁钱”的行列。  相似文献   

2.
除夕夜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去拜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压岁钱是什么?是用来压“岁(祟)”的钱。“祟”是一种鬼怪,为了镇住“祟”,古代的人们就采取了这么一种方法。为什么不用别的器物来压“祟”而要用“钱”呢宁可见在古代人们心中,钱是有一种神秘力量的——可以降魔镇妖。其实不仅仅是这些,错钱来护佑的事,在生活中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3.
世象     
《社区》2005,(5):4-5
“办家宴专业队”现身苏北小镇,兰州“信息豌豆”表祝福,广州市民除夕夜吃掉了上亿元,治夫妻吵架妙招,街头实施救助 乞丐见了就跑,上海人不愿说普通话,重庆贫困留校生有“压岁钱”,推销员最热驾驶员过剩。  相似文献   

4.
歌珊 《社区》2009,(21):56-56
孩子收到压岁钱后,妈妈们犯愁:如果强行剥夺其对金钱的处理权,担心对孩子以后“钱”途不利;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又害怕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惯。或许我们应该向美国父母学习:4岁的孩子会通过做家务来赚取零花钱.8岁时会和大人一起讨论财经问题,“大富翁”来自“小财主”——  相似文献   

5.
郭象注解庄子独辟蹊径,其“性分”学说实是一种独特的养生论,由“生何以能养”而“如何养生”,由“明性”、“无辩”而“两顺”,最终达到“无心”之境界,郭象之养生并非养有形之身体而是无形之“心”,所以郭象养生论之独特正在于“养生即是养心”,而此“心”正是“无心”之两顺。  相似文献   

6.
刘锴 《社区》2011,(6):32-32
春节时,8岁的女儿玲玲从爷爷、奶奶、姥姥等亲人手中,得到了4000多元的压岁钱。面对这笔“巨资”,女儿有些不知所措。看到小区内别的孩子大把大把地胡乱花钱,她也想“阔绰”、“潇洒”一把,提出要上街花460元钱买辆高级玩具车。看着女儿“暴富”后的亢奋,我和老公感到事态严重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个钱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孩子的理财教育问题。我们合计后,决定就“如何用好压岁钱”这一中心议题,给女儿上一堂理财课。  相似文献   

7.
“好辩”是孟子语言的主要风格,在纵横论辩之风盛行的战国时代,孟子即因其善“辩”而卓然自显。人们多把孟子的“好辩”归因于战国时代的纵横风气,却忽略了作为文化中心的稷下学宫对孟子的影响:稷下的文化重心地位满足了孟子起而“辩”的需求;稷下盛行的“议论”风气促成孟子采取“论辩”的形式;而稷下“相生相灭”的辩驳特色,又影响了孟子的论辩风格。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汉语中,“母子”与“子母”是一对同素异序词,在表示“母亲和儿子的合称”这一意义,二者存在着同义关系。而当“子母”作语素时,又形成“子母~”的格式,“子母”是以比喻的方式反映客观对象,是喻指的,后一个“~”是直接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是直指的。  相似文献   

9.
从“皇粮国税”至“农民负担”,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租”、“剩余”、“费”三个核心变量导致和加速了农民负担问题的出现。而隐藏在变量之后的是国家、农民与“中间组织”的利益非均衡分配的关系,并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国家类型。  相似文献   

10.
回顾往年假期,每次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拿着亲戚给的压岁钱和小伙伴们出去“潇洒”一番,认为这就是寒假里能做的事了。然而这一年来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若长此以往,就虚度了光阴,浪费了青春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