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毕志 《华人时刊》2012,(12):14-15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那天晚上,我正与几位期刊老编辑和作家在一起,老编辑陈一凡先生道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莫言编辑稿件的故事。(以下为陈一凡先生的回忆)1982年的一天,我拆开一封作者来稿,铺开稿纸一眼掠去,便被优美的文字和充满激情与内涵的内容打动了,其中的情节描写、故事内核等等,都堪称经典。直觉告诉我,这是一篇发表后将引起全国读者强烈反响的好稿件。读到最后,呈现出作者的通联。作者:管谟业;笔名:莫言……当  相似文献   

2.
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固然和他本人的努力有关,但年轻的瑞典女汉学家陈安娜的推介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她把莫言的许多作品翻译成瑞典文,介绍给瑞典人民,让瑞典文学界认识了莫言,从而对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华民俗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那么陈安娜何许人?她为何要翻译、推介莫言的作品?说到陈安娜,首先得说其丈夫陈迈平(万之),因为是他引导陈安娜走向翻译中国文学的道路。陈迈平祖籍湖南湘潭,1952年生于江苏常熟,"文革"前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小学、上海复兴中学,"文革"  相似文献   

3.
一、别对父母说绝情的话代表话语:我的事不用你管!莫言是五年级学生。一次,莫言要过生日,他想趁此机会大张旗鼓地办个生日聚会,以便多收些生日礼物,便广撒"英雄帖",妈妈看不下去了,就说:"你通知几个要好的同学就行了,何必连不太熟悉的同学都请来?咱可不能贪图小便宜,再说……"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幽默     
李弗不 《老友》2013,(1):9-9
当得知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各路记者蜂拥而至,采访莫言。此时的莫言,再也由不得他“不言”(他奉行少说话原则)了,他必须“言”(回答记者们的提问)。事实又一次证明,他是假莫言(不多说话),他乃真善言(幽默风趣)也!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此奖项的中国本土作家.纵览他以诺贝尔文学奖为里程碑的文学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莫言由1981年登上文坛,80年代末已经引起了海外读者的关注,90年代起其作品开始向欧洲、东亚、中东诸国广泛传播、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早被译介、影响范围最广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新世纪以来,莫言作品的传播版图不断开拓、引发“莫言效应”、“莫言旋风”的同时,进一步赢得了世界文坛的认可.本文综述莫言文学作品在国外的传播历程,莫言的文学传播路线图或能为其他中国作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2,(11):27
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审视莫言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真正从社会底层出发,从民间乡土出发,以形象、逼真的艺术手法还原了中国原生态的现实生活状况。他被称为"寻根文学"作  相似文献   

7.
结合作品阐述莫言对叙事技巧的使用。莫言对现代叙事技巧的运用,体现在他对各种叙事角度的灵活运用上;并且他逐步将现代叙事技巧与民族传统结构形式相结合,在叙事上表现出向民间文学复归的趋势。莫言是个有着强烈文体意识的作家,他的小说具有传奇品质,他通过民间想象具有的奇观化叙事方式营造传奇气氛,文体的寓言化是90年代后莫言小说的突出特征;以此实现他对文学超现世品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小时候是个非常喜欢说话的孩子。但言多必失,他也曾因话多招致很多麻烦,还受过家人的惩罚。后来,他为约束自己少说话,就取了"莫言"这个笔名,用来警戒。他甚至还曾以《千言万语,何若莫言》为题,接受过访谈。但是,莫言的性情怎能改变?于是,他巧妙地转了一个弯儿,把纸上的文字赋予生命的音响,让人们读他的作品,仿佛置身于声韵工厂。他艺术地把握文本中最感人、最触动人心的东西,然后用磁性声音表达,并沉迷其中。这样,莫言小说中的人情、人性的美好与悲凉,也被演化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作家中,莫言以语言风格独特和创作理念个性化而著称.他的语言狂乱驳杂又大气磅礴,婉约清丽又深情款款,既保留了民间话语粗野淳朴的原始风貌,又满足了艺术语言的审美需求.莫言小说中的语言不但是了解莫言文学历程的可靠凭证,也是接近莫言内心世界,把握莫言创作心理转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莫言曾说:“一个写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属于他自己的、能够使他和别人区别开来的语言。”了解莫言小说的语言,不但可以领会莫言的文学历程,更能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本文总结并分析了莫言小说的典型语言特色,包括他常用的五种修辞,方言口语词汇、成语俗语、叠音词色彩词等的使用,矛盾性语言的使用和返源格的运用,词语的超常搭配,混杂式语言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1.
莫言的母亲很会教育子女。她以善良教育莫言,使莫言懂得为人善良,坚守善良,成了我国文艺界的优秀人才。请看莫母是怎样用善良教子的。莫言年纪还小的时候,一个中秋节的中午,家里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他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他们家门口,莫言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  相似文献   

12.
伊拉斯谟是一代著名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家,他反对天主教的腐化,但并不反对教会本身,他主张通过道德净化而使教会回到“圣洁”状态中。伊纳爵·罗耀拉是耶稣会的创建者,通过灵魂修炼、知识教育等方式,继承了伊拉斯谟的人文主义传统,确立了宗教与科学相结合的天主教内部改革范式。利玛窦是耶稣会士中的佼佼者,被誉为“西学东传第一师”,利玛窦的传教特色,源于耶稣会的教育和训练内容与风格,其良好道德的修养、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极高的人文文化素养,决定了他以后的文化交流的成效。从伊拉斯谟到罗耀拉,再到利玛窦,基督教人文主义一脉相承,这是一条深入研究利玛窦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死疲劳》出发分析了莫言叙事把中国传统文艺与西方先锋手法相融合,形成莫言独特的东方化叙事文体。本文从《丰乳肥臀》等小说表现了莫言在意义层面上所具有的超越性视角,他的“审丑”与对人类苦难的“冷漠”是他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结果,达到人类与动物同构的高度平等;更重要的是,他在超越人类之后又回归到了对底层弱势群体的关注,形成一种极具包容性的大悲悯。莫言超越的思想基础正是中国的道家文化,这一思想基础形成了莫言作为一个宇宙间的自由生命体建构的狂欢化叙事。  相似文献   

14.
小贝 《新天地》2012,(11):30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等。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称赞道:"即使把莫言摆在整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群体中,他都是很突出的,比起前些年一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此奖项的中国本土作家.纵览他以诺贝尔文学奖为里程碑的文学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莫言由1981年登上文坛并获得前辈艺术家的赏识,1985年开始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引起学术界的积极关注,90年代以来,他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自我突破,佳作不断涌现,赢得学术界的激赏与期许,成为当代文学与世界之间“新航道”的领军人物之一.莫言的文学路线图为中国当代文学今后的发展之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莫言的作品中,女性自尊自强、敢做敢为、坦荡无羁,她们冲破惯常的婚姻束缚,追求传统舆论所不容的爱情和性欢乐。这在莫言的描述里,已经超越了塑造单个人物形象的意义,成为向传统宣战和彰显生命能量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捆绑女性的传统贞节观,莫言是一位理性的控诉者和批判者,但莫言又是一位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男性作家,无法脱离传统观念的隐性影响,他或明或暗地歌颂、赞美了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从而使他的作品呈现出理性批判与感性认同相互交织、融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环球视线     
《成才与就业》2014,(11):62-64
正英国:未来7年将有己5万人受益于伊拉斯谟项目4月28日,欧盟教育、培训、青年和运动新资助项目——伊拉斯谟项目在英国伦敦正式启动。伊拉斯谟项目在未来7年将拨款147亿欧元,支持四百多万人去国外学习、培训、工作或做志愿者,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其中,英国将有25万学生、实习生、教师、青年员工从伊拉斯谟项目中得到资助。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者的创作动力大多开始于缺失性痛苦体验。童年的经历带给莫言的是一种沉重持久的痛苦,物质的匮乏、爱的缺失给他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超常的心理压抑激发了莫言强大的创作内驱力,也造就了他独特的心态和创作风格。一方面,莫言借助于极度狂放的想象进行情绪的释放并获得代偿性满足和精神的自由;另一方面,超越自卑的心理促使他反叛传统和权威,因此他的作品中充斥着惊世骇俗的审丑心理和叛逆性格。莫言正是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心理的自我治疗,试图摆脱童年沉重的创伤性记忆的纠缠,但有时因为过度压抑而不可避免带有些许病态色彩。  相似文献   

19.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莫言迅速被公众熟知。在批判地学习西方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莫言从故乡真切独特的原始体验出发,抒写中国大地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汪洋恣肆的语言叙述、热情狂欢的故事呈现、夸张奔腾的活力想象是他小说独树一帜的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20.
莫言的《蛙》透过新中国60年的乡村生育史探求“人”的生存本相,塑造了众多底层小人物。在书写他们的命运和遭际的同时,莫言表达了对“人”的探讨,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反观莫言30年的创作,他坚持把小人物置于大历史背景下来探讨人性,思考人生,其书写的发生学机理源于他的人学观、文学观,“恋乡-怨乡”的文化心理与乡土经验。然而,无论是言说苦难的方式还是批判现实的力度,《蛙》中的底层人物书写均在莫氏人物谱系中发生了嬗变,构成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