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地方税收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着重从分析研究现行税收政策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地方税收政策取向问题1.科技产业地方税收政策取向;2.房地产地方税收政策取向;3.下岗再就业地方税收政策取向;4.其他地方税收政策取向(除以上几个方面之外其他地方税收政策取向);5.努力改善和营造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税收环境.以税制改革为切入点,探索地方税收政策改革的方向,提高和发挥税收调节功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率的提高,为福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分税制自1994年实施以来,总体说来是成功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是很严重,主要有财权事权不对称,地方政府无税收主动权,税收成本高,转移支付体系也不健全.从构建公共财政理论的角度出发,需要政府采用系列的政策措施对原有的分税制体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通过对现阶段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九五"期间,地方税收收入稳步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地方税收具备六大有利条件,面临四个挑战,也存在四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应优化税收政策环境,加快税费改革及地方税制改革步伐,实施合理的税收计划管理体制等,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地税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税制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分税制历史的简要回顾,分析了分税制在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缺少完整立法,地方税权小,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不合理,转移支付有待立法.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立法上的建议:制定作为分税制依据的税收基本法,给予地方一定的税权,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制定转移支付法.  相似文献   

6.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增强了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性和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关系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课题。结合中国国情实际,提出了中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特点具有空间策略互动性和门槛效应的假设。基于中国280个地级市工业企业数据,利用一类新的空间滞后门槛回归面板模型的估计技术,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机制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税收政策存在显著的空间策略互动性,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劳均资本、市场流动性、对外开放度等因素对平均税负的影响程度各异,门槛效应突显。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滞后门槛回归面板模型,构建了其估计方法;研究了地区政府税收的空间策略互动性和门槛效应,解决了东、中、西部区域划分方法存在的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7.
将税收增长过程解读为税收的生产过程,引入菲德两部门模型可建立分析腐败影响税收增长的理论框架,推导出两个回归方程,以检验腐败对税收增长的全部作用和扩散效应。以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1978—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分税制改革前后,全国总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腐败对税收增长的全部作用和扩散效应,结果显示:腐败对税收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分税制改革之后较之改革之前的负向影响程度更甚;腐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税收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扩散效应,并且分税制改革之后的扩散效应较之分税制改革之前更为强劲;税收投入要素的边际税收产出相对差异在所有的样本中都为负,并且分税制改革之后较之分税制改革之前有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对福建省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开展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税收政策对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对国内外清洁能源工程税收政策的比较,分析了现有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及不足,提出了增强税收政策的市场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税收体系,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的协调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实施分税制以来,新疆地方财政收支的缺口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分税制财政体制使新疆上划中央税收加速增长、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和资源优势尚未实现转化。因此,在未来财政收支运行中,应充分预计财政体制变革、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需求,以及各种减收因素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地方财政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确立,我国建立了相应的中央税收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但由于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过于集中、地方税收收入规模较小、地方税制结构不合理等,现行的地方税收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应科学合理地划分税收立法权、扩大地方税收收入规模、重构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加快税制改革步伐,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地方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试论地方税收调控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之间的税权划分,要求相应划分财权和事权,以获得足够的财力履行各级政府承担的职责。目前,我国地方税收存在诸多问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必须进行相关调整。研究表明,在分税制体制下进行地方税改革,建立近期和远期改革目标,提高税收效率和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性,将有助于完善我国地方税收调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离不开财政制度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深化期,地方政府财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税权与事权匹配建设,成为当下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3.
税收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是政府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杠杆。借鉴韩国地方税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充分发挥地方税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级、分权、分税,构建新型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蔓延,我国政府启动4万亿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国际金融海啸以来我国政府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债务形成原因及存在可能风险。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恶化提出七点政策措施,指出重点在强调完善财税体制扩大地方财权;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大规模裁汰行政冗员;运用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及成因进行调查和研究,并从金融、经济、财政体制等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公民社会权利话语主导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并开始进入官方话语体系。但实践中,地方政府仍然设置了有条件的落户门槛,并基于户籍身份向公民提供有差别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如何理解地方政府以资格取代权利的控制落户行为?现有从工具性视角、政治性视角给出的解释突出了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问责性、回应性,但较不重视公共品生产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问题。财政分权化改革后,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主要支出者,其财政支出将随着户籍人口数增加而快速膨胀,其财税收入却不会因户籍人口数变化而显著变化。由此,地方政府形成了以地方财力确定人口承载力的单向、静态行为模式。超越公民社会权利的单一逻辑,建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地方公共经济体,构建以人口为基准的地方财税收入与财政支出相挂钩的机制,是落实以公民社会权利为导向的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指出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纳税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提出建议,以期采取有力措施提升纳税服务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7.
基层民主和村庄治理——来自8省48村的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1986~2002年期间48个村庄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基层选举对村委会问责、地方财政以及国家税收的影响。我们发现,选举增加了村庄预算中公共支出的比例,减少了行政支出以及上交给乡镇政府的份额。这说明选举强化了村委会的问责,但削弱了地方财政能力,因此可能损害超出村庄范围的公共品供应。在控制农村税改之后,选举对人均税收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选举没有减弱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最后,我们没有发现选举的竞争性对结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排污费改为环境税的背景下,为研究环境税率的最优设计,从组织行为的视角,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在静态环境税率的基础上提出环境税率动态调整机制,并验证该调整机制抑制演化过程中波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环境税率动态调整是必要的;适当降低经济指标权重并提高环境指标权重、提高环境税征收强度、降低政府监测成本均能有效提高排污企业采取完全治污策略的概率,生产规模较小以及初始治污力度较高的排污企业最终采取完全治污策略的概率较低。认为应改善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加强税收部门和环保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适当提高环境税征收强度;加强对小生产规模排污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清代前期新疆州县以下基层制度经历了由里甲制到保甲制的演变。首先实行的是里甲制,以满足控制民户和征收赋税的需要;接着实行保甲制,以加强对日益增多人口的管理。保甲制的推行,有利于清朝对新疆州县地区统治的加强和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权是地方税体系创新的关键。在此条件下, 应该合理配置税种, 优化地方税制结构; 扩大地方税收规模, 逐步提高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在征收管理上, 建立 “一个制度、四个体系”的征管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