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喆 《金陵瞭望》2009,(7):14-15
“对中国佛教文化最有影响的城市只有3个,南京、洛阳和西安。著名佛教文化研究专家杨采泉先生肯定地说。说起这个话题,杨永泉先生虹时打开了话匣子:“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于洛阳,洛阳最盛时有寺庙1367所。西安同洛阳一样.历史上的佛教文化都曾盛极一时。但随着政治中心地位的失落,以及战祸的频起,两座城市的佛教地位及文化影响力办随之消减。只有南京,因为地处南北文化的文汇处,加上南京特有的包容性,使佛教文化在这块土地上薪尽火传、永不熄灭。”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历史文化的长卷中,佛教文化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北京城市文明的标志,不仅体现在那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京城民居四合院,而且也体现在宗教仪典场所——寺庙观堂.举凡佛法所到之处,僧人皆以建寺造庙为急务.北京佛教寺院是佛教现实化、物质化的载体,间接地反映了北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北京佛教文化发展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皇宫御苑内的佛教文化和北京佛教寺院是文物珍品的宝库,北京佛教文化是千年古都北京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史实证明,中国古代都市佛教不仅是佛教徒的信仰活动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播中心,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古代市民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近代以来,在现代性的背景下,都市佛教的文化功能在其内容与特点上都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尽管如此,依托佛教的独特智慧,挖掘佛教中种种有益于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食粮,发挥当代都市佛教文化的积极诊疗功能,仍将有助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引导、伦理建构、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从而促进社会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京牛首山建设世界佛教文化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在佛教、文化、历史界产生轰动。精明的旅游项目投资者也纷纷投巨资参与建设佛教文化城。目前佛教文化城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呢?南京牛首山文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笪善才先生日前就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笪先生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牛首山建立世界佛教文化城的由来。他说:“在中国历史上,南京与洛阳、西安并列为中国三大佛教文化中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当时南京佛教文化兴盛的生动描述。近代以来,南京  相似文献   

5.
朝阳在前燕至清代的1500多年间,一直是东北亚地区的佛教圣地和佛教文化传播中心,并对中原和东北亚佛教的交流与发展起过重要桥梁作用,在中国佛教发展吏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朝阳有东北最早的佛教寺院——龙翔佛寺;有比唐玄奘还早200多年的去西天取经第一人——昙无竭;在北塔和南塔中,分别发现了释迦牟尼佛舍利和锭光佛舍利。朝阳悠久灿烂的佛教文化历来备受学界关注,本文拟从佛教在古代朝阳传播的历史进程中,分析佛教文化在古代朝阳发展兴盛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寺院不单纯是僧人修习或宣扬佛教的场所,还是诗人、士大夫们习业和寄居的地方.诗人涉足寺院的各种活动,与寺院之间有着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寺院在诗人的日常生活及精神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为唐代诗歌创作和交流提供了有利的载体,寺院的佛教文化拓宽了诗歌的创作题材,开阔了诗人的思维,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诗歌风格更加多样化,并促进了诗歌通俗化趋势.同时,佛教通过寺院这一载体,促成了唐代诗歌从形式到内容的儒释融合,而这种融合正是佛教儒化或者说中国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少林寺.坐落于少室山麓五乳峰下的丛林之中,以禅宗和武术闻名于世,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少林寺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观:少林文化。少林文化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它包括少林功夫,禅.寺院建筑、碑刻等.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少林已经成为我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佛教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 ,形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中国佛教思想究竟有哪些特点 ?这些特点是如何产生的 ,又对中国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国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如何 ?对这些问题 ,人们可以见仁见智 ,有不同的看法。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却是有意义的 ,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而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佛教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佛教的起源和传入中国的过程,并介绍了佛教与中国儒教结合后产生了特有的流派禅宗。文章评述了佛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以及佛教文化对中国原有文化的相互作用。佛教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今天的人们需要批判地认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于1993年6月25日下午,在研究所举行“佛教文化与现代化”的小型专题研讨会。教授与学者们就如何真实理解佛教文化、佛教文化与现代化、佛教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重建及佛教与当代社会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认为:佛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发生着重  相似文献   

11.
两宋时期,潮州地区的佛教文化十分发达,寺院众多,信众数量庞大且遍布各阶层,佛教在当时发挥了重大的社会作用,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传世文献资料和金石碑刻材料,从宗教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析中国佛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 ,而宗教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 ,成为旅游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全面分析中国佛教文化特色的基础上 ,从佛教本身和佛教艺术两个方面 ,论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并就中国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开发原则、开发形式以及中国佛教旅游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宋太祖和宋太宗一改后周世宗时的排佛政策,开始实行保护和弘扬佛教的政策。保护寺院,控制僧尼,奖掖高僧,弘扬佛教文化,使佛教发展纳入理性的轨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在宋初佛教政策影响下,以后的佛教发展趋向有所改变。佛教恢复了势力,开始平稳发展,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创造了繁荣的佛教文化,同儒家的融合大大加深,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中,佛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具体分析论述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佛教文化所具有的十个方面的特殊的现代功能,并深入阐明了发挥佛教文化现代功能的内在因素及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印度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文化在中国传弘与固有文化碰撞、交融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道方式是经像并传,石窟寺造像、绘画等,又称"经变相",是文化的载体。印度佛教造像存在不同的艺术特征,受印度固有文化及希腊乃至罗马文化的影响,传入中国又受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影响。该文对丝路石窟寺像教佛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造像艺术中存在(含有)的中外多元文化进行一些蠡议,以期对石窟寺文化全面研究起到一定的启发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佛教文化是由佛教器物、佛教惯制与佛教理念3个不同层次的文化单元共同组成的三元一体结构。在此结构中,3个文化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一种有机结合和彼此关联的统一关系。在佛教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文化堕距”使得3个文化单元更加紧密地聚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寺院文化是西藏佛教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和外在表现形式.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寺院文化,对于实现藏传佛教的现代转型,促进寺院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和正常发挥,促进西藏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弘扬西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湛江佛教是岭南佛教和广东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信徒众多,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湛江佛教文化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于一体,雷州佛乐发达,其赞、叹、颂、念、白更是独有特色。湛江佛教文化资源是湛江市历史、旅游、生态、教育、艺术等文化资源的宝库。重视湛江佛教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与转轨,挖掘和开发湛江佛教文化资源,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为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作为清朝最杰出的藏传佛教高僧,三世章嘉呼图克图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佛教文化建设和传播方面也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撰写大量的佛学著作,主持翻译佛教典籍,创制满文经咒新字,指导佛教造像,主持修建寺院等等。  相似文献   

20.
佛教文化是根植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土壤里的一种价值创造,它至今尚活在当代社会及你我他的心中。所以,在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及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等问题时,切不可忽略了佛教文化这一重要传统。最近一个时期,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承担了《中华佛教文化书系》的主要写作任务,并编纂有学术辑刊《佛教与当代社会》(第一辑),对于佛教文化与现代化之内在联系问题,正在进行认真的探讨。这里刊发的,是该所关于这一问题的某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