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我国罪行法定原则的司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及其司法化的实现对于中国刑事法治走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刑法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在刑事立法上实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但在刑事司法上并未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罪刑法定原则在刑事司法中实现司法化,需要在刑事司法理念、司法体制、司法技术等方面实现司法化.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活动中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有其一般价值 ,而且对我国还有着特殊的现实价值。另一方面 ,诚信原则在司法适用中又存在着自身的缺陷 ,在我国现阶段更是如此。权衡利弊 ,应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适用作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3.
刑事审判权作为国家核心权力,其必备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来源于审判实践的诚信运行.在我国的司法现实中,侦查权与公民权发生冲突需要司法制衡时,刑事审判权严重缺失;刑事审判过程中审判权难以保持中立.不能公平对待控辩双方的权利请求;审理中难以保持司法公正独立,存在行政化、审批化裁决方式;裁判文书论证简单、说理性不足且不能依法公开等诸多问题严重违背了司法诚信原则.由此展开理性反思,需要针对与刑事审判权相关的诉讼制度和审判组织制度进行系统性改革.以保障刑事审判权在法治框架内诚实信用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目标,防止出现被肆意滥用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诚实信用原则一直被看作是民事实体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在民事诉讼领域的适用则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现代诉讼关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表明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司法改革的目标要求我们实现诉讼观念的转变,诚实信用原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然要求。本文将对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功能做一番探讨,以引起人们对该原则在民事程序法中的作用的重视,促进民事司法改革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刑事司法中实现被害人利益的保护与犯罪人回归社会两大目标已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政策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不可否认,将和解适用于刑事司法领域,这在我国当前还是一种新的尝试,但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在法理上尚未完全厘清,在实务中也存在一定障碍。文章以刑事诉讼习惯法为视角,运用比较法和案例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现行刑事司法中的刑事和解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刑事和解与西方"修复式司法"之关系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和解的现实功能之评判以及其未来立法走向之规划问题进行了详实而深入的探究,以期对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刑事谦抑原则是现代司法理念的应有内涵.刑事司法在司法启动形式、刑事诉讼模式、刑事司法效果和刑事政策的调整四个方面与谦抑原则表现出高度的契合性.从具体的个案分析看,刑事司法谦抑原则的适用必须体现不骄横恣意、不放任懈怠和不机械僵化的标准,同时需要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建立一套完善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7.
美国联邦宪法在刑事司法中的效力得以较好实现的制度保障是刑事法领域的违宪审查机制,它有特定的审查范围、依据和标准。其在刑事司法中的效力形式表现为宪法规范对刑罚权边界的限定及对刑事司法程序的直接控制。司法实践中,当宪法在程序法领域和实体法中的效力存在差别时,宪法文本中有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宪法保留"方式的规定,可以有通过违宪审查机制得到良好落实。借鉴美国经验的合理精神,对加强我国刑事司法中宪法权利的保护有较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仅有3个条文,而随后出台的司法解释亦是差强人意,导致实践中司法机关对该原则理解不一,操作各异。诚实信用原则在司法运行中存在着司法工作人员理解偏差、适用主体定位不清、法官难以直接援引定案、未能有效遏制虚假诉讼等问题,应当通过完善司法解释、逐步推行和推进案例指导制度、有效规制虚假诉讼行为、加强诚信诉讼的法制宣传与教育等方式,将诚实信用原则落实到民事诉讼中来,防止其成为一条“睡眠条款”。  相似文献   

9.
经验法则为司法者提供智识支撑的同时又反制着司法恣意,在刑事司法中存在着大量适用的实际境遇及现实需求。受刑事证明观念束缚、经验法则自身掣肘、内在立法迟滞、外在条件桎梏等因素影响,经验法则在刑事司法领域适用现状堪忧且面临诸多困境。新时代背景下应当转变观念,增强司法人员对经验法则的刑事司法价值认同感,以当前各项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大力探索经验法则适用路径,构建和完善符合刑事诉讼规律的适用规则与保障机制,全方位探求经验法则在刑事司法中的适用进路。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基本法理的严格意义,刑事政策很难作为刑事司法中的直接标准由司法者加以应用.这是由司法机关的地位决定的.但是,法律的相对确定性,为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的直接应用留下空间——刑法的解释.我国的司法解释体制将司法解释者与司法者和办案者进行了区分,即解释者不直接办案,直接办案者不能作出有约束力的司法解释.然而,办案者仍然存在解释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应用刑事政策.不过,不能因为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罪刑相适应原则,而牺牲罪刑法定原则与法治原则.在法律范围内直接应用刑事政策,虽有空间但余地不大.刑事政策主要靠立法实现.  相似文献   

11.
论商法诚信原则的地位、意义和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原则是商法基本原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与商法公平、安全、迅捷、效率等原则相依并存,共同发挥作用。同时它对商法的确立、践行、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坚持诚信原则,打造信用经济是法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与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信用原则产生于古代罗马法 ,现已成为各国民法领域的一项普遍指导性法律原则。实践证明 ,诚实信用原则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诚实信用原则作指导。为此 ,必须贯彻诚实信用原则 ,重塑市场经济主体诚实信用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3.
"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在起初是分离使用的。后来,二者被人们结合在一起,形成"诚信"这一道德范畴,即传统诚信。其基本内涵主要是:诚实信仰、忠实信奉;诚实信用、诚实守诺;忠诚信义、真诚负责。今天,我们探究传统诚信思想的历史源流和挖掘传统诚信思想的基本内涵,对批判继承传统诚信道德的精神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不容乐观。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进行分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和商”理念在各种营销关系中的诚信表现,研究“和商”营销道德领域内企业的诚信底线,并依据 “和商”理念提出“和商”诚实守信、维护信用的基本诚信准则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和商”行销模式以“和”为本 ,以诚信为要义 ,注重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信用。“和商”把握诚信准则要坚守三条界限 :不欺不妄不生害的底线 ,诚实守信、维护信用的基本要求 ,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高要求。而把握“和商”诚信准则这三条界限 ,必须让良好的信用观念成为社会成员向往并追求的社会美德 ,建立一整套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生求职诚信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用人单位之间诚实有序和谐发展。本文从伦理学、法学和经济学角度诠释诚信的内涵,在阐述大学生求职诚信教育意义的基础上,讨论了大学生求职诚信的主体性、内生性、基础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诚信”的形上道德原理及其实践理性法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有三种解读向度:目的论;策略论;工具论。基于道德哲学的方法,诚信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存在于由三维人文纬度构成的立体世界中:本体世界;意义世界;生活世界。三个世界中,本体世界是形上道德真理,生活世界则被认为是最真实的世界。不过,生活世界仅是道德的作用对象,道德的作用方式决不是直接地参与和干预世俗生活,而是通过意义世界的建构,实现与生活世界的辩证互动,进而追求人的生活与人类文明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因而其作用点和作用方向是意义世界。"道"、"德"、"得",分别构成本体世界、意义世界、生活世界的核心概念。"道——德——得"的价值生态,使本体世界、意义世界、生活世界相贯通,由此构成诚信的形上道德原理。诚信的劝导,必须防止康德所担忧的"伪善"和道德的"源头性污染"。以"道"立"德",以诚养"诚",是劝导诚信之德的"应然"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诚信的形而上设定与制度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什么应当诚信?”是回答“如何才能诚信?”的前提,即需要首先追究诚信的形而上根据。为了克服“为诚信而诚信”的劝善的无力感,实现信念中的“应然”向现实中的“实然,’转化,在日益“祛魅”的现代社会,关键是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可以置换个人信念中“上帝”的替代物。由于诚信特殊的性质与运作过程,这只能由具有集体性的社会具体制度来供给。在一个以制度为担保的奖罚有常的环境下,个人的诚信德性和社会的诚信局面都是可以造就的。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社会交往中恪守承诺,这样一个关于信用的定义无疑具有极强的张力,能够涵盖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解释所有人类个体在经济、社会交往中恪守承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信用的经济学内涵,即信守合约,诚实交易,摈弃机会主义行为,既与信用的一般定义相吻合,紧扣重诺守信这一信用的内在规定性;又符合经济信用的特点,着眼于诚信交易,信守合约,决不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损害经济交往中对方的利益。诚信、信任与信誉是同信用密切关联的概念,需要从理论上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