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作为俄国时代变迁的牺牲品,为自己过上"真正的人"的生活而做出了灯蛾扑火般垂死的挣扎,这样一位美丽的女性代表着俄国一大批被迫害的女子,只是安娜勇敢地站了出来,为了得到自己的爱情,不惜与黑暗的封建社会对抗,最终她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被虚伪包围,令人窒息,走向了死亡。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帽子的故事     
女儿出门前,总要站在镜子前照照,再搭配上一顶精巧雅致的帽子,像洋娃娃一样可爱。她衣柜里的帽子不少于四五十顶吧, 有风雪帽、保暖帽,以及很时尚的装饰帽等。一年四季,她总能用帽子为自己增添一抹亮色。我的记忆里有一顶白色的八角帽,那顶让我儿时做梦都心痒痒的帽子。  相似文献   

3.
无字碑歌     
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可以站得像她一样高,从来没有一颗心可以像她一样骄傲,从来没有一位帝王会像她一样立下一块无字碑,功过由后人评定……那无字碑上真的是一片空白吗?不,我分明看到了碑上镌刻出了一名女子的睿智与豁达。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枝独秀,以瘦弱的双肩扛起了整片江山,将无数须眉驰骋沙场得来的大地轻易地俘虏了过来,轻松地续上了一笔。这一笔惊天动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深知自己正遭受万人唾骂,“狐媚偏能惑主”,男人的骂声中还夹杂着女人的骂。她也深知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一将功成万骨枯”。于是,她又做出一件震撼人心的事—…  相似文献   

4.
论安娜之死     
安娜是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宁娜》中的重要形象 ,这部小说最后以安娜卧轨自杀而结束。长期以来 ,关于安娜之死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 ,即安娜之所以选择死亡是因为她在同当时的贵族集团的斗争中遭到了失败。但本文作者从安娜本身的性格特点入手来分析她的死因 ,进而得出结论 :一手把安娜推向死亡深渊的不是别人 ,正是她自己  相似文献   

5.
年轻美丽的安娜卧轨自杀了.她残忍地熄灭了自己的生命之火,这无疑是一出悲剧。其原因何在呢?仅仅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吗?我们认为,安娜的死除了客观外界原因外,还有其自身原因,这就是她的性格所具有的悲剧性.安娜的性格过于矛盾,思想过干偏狭自’(,精神十分空虚贫乏,这就使她在坎坷中不能正视生活,无法从困境中解脱自己而最终走向毁灭。一、安娜勇敢,敢干追求,却又软弱无能,性格过于矛盾。安娜出身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上流社会的传统道德、习俗,从小就融入她的思想里。但是,她生活的又是一个新旧交港的时代,农奴制废除…  相似文献   

6.
2008年8月22日,北京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在中国选手王楠和张怡宁之间展开。最后,张怡宁以4:1战胜了王楠。夺得冠军。当最后一个球落地之后,失败的王楠依然面带笑容,她知道是告别乒坛的时候了。她走到在场边观战的丈夫郭斌面前,仰起了美丽的脸。郭斌抚摸着她的头发,在她的脸上轻轻地吻了一下。此刻的百感交集,只有他们夫妻俩明白。三年前,王楠患上了甲状腺癌,状态低迷至极。是丈夫的爱给了她战胜病魔的力量,使王楠勇敢地走入奥运会,站在了领奖台上,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留下了一个虽然不算完美却依然骄人的谢幕。  相似文献   

7.
安娜的夏天     
1我在燥热的夏日午后收到安娜的信:"嘿,宝贝,我要回国了,想不想见我。"一直嗡嗡作响的空调机忽然安静了一下,我对着面前的一碗冰梨粥却开始心浮气躁起来。一个月后我从超市买米回来,看到一个黑色短打、马尾高高的女子指挥着工人往隔壁  相似文献   

8.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是一个为争取爱情自由而勇敢地向传统的封建礼教、世俗观念挑战的叛逆女性。为了追求真挚的爱情,她不惜牺牲生命来向黑暗的社会抗争,这充分体现了她的勇敢、诚实、不受羁绊的个性。安娜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父母很早就离她而去,她被姑母收养。当她还是一个天真浪漫的少女时,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二十岁的赫赫有名的大官僚卡列宁。他们的结合,在当时上流社会看来,是一桩非常美满的婚姻,丈夫身居高位,妻子年轻貌美。然而对安娜来说,却早已  相似文献   

9.
背后的爱     
一天,看电视剧《王贵与安娜》,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安娜生病了,她的儿子跑出去玩很晚都没回家。安娜担心儿子,  相似文献   

10.
吕碧城是近代倡兴女学的先驱者。在维新人士提倡贤妻良母主义的时代,她站在了先进女性的行列,主张女子应打破封建束缚,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养成独立人格,并提出了自己的女学思想,在女子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安娜·卡列宁娜》中安娜的悲剧是一个伦理选择的悲剧。安娜的悲剧产生于19世纪俄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这种伦理环境使她一方面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产生了朦胧的自我意识,敢于追求新生活。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打破了俄国上流社会的伦理禁忌,使她陷入两难的伦理选择之中。安娜勇敢追求爱情的行为使自己、弗龙斯基、卡列宁的伦理身份发生了变化,引起伦理混乱,最终酿成悲剧。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人》2008,(6)
到曼哈顿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刚好他那上初中的女儿安娜在家。我与安娜聊起了她未来的选择,她非常明确地告诉我,她希望将来学医,而且希望学儿科。初中生就把自己的未来想得这么清楚!我有点儿惊异。  相似文献   

13.
李希贵 《可乐》2008,(3):64-64
到曼哈顿的一个朋友家做客,刚好他上初中的女儿安娜在家。我与安娜聊起她的未来。她非常明确地告诉我,希望将来学医,并且学儿科。  相似文献   

14.
最好的老师     
当汤普(pǔ)生夫人站在三年级学生面前时,她撒(sā)了一个谎。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在第一次面对学生时,总是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比如,  相似文献   

15.
嘿,我在这里     
谢胜瑜 《可乐》2011,(2):18-19
发狠使蛮曹姑娘是凭一张薄纸和我成为同事的。应聘那天,小巧的她站在大家面前,清秀干净如中学生。她把一张薄薄的纸递给老总,说:"我叫曹雯,曹操的曹,晴雯的雯。"脸上的表情和她的介绍一样,清楚明了,一圈考官都喜欢上了她。她的简历在成沓花花绿绿的简历中称得上另类,就是一张A4纸,介绍自己的文字不到两百字,简约而俏皮,灵性盎然。  相似文献   

16.
梦是一直困扰着人类的难于破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安娜·卡列宁娜》中主要写了两个重复出现的梦:一个是安娜梦见弗龙斯基和卡列宁两人同时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安娜梦见胡须蓬乱、身材矮小、肮脏的农民。前者反映了潜意识中安娜对婚姻与爱情统一,丈夫与情人一致的渴望;后者预示着安娜"生命的未来际遇"。与弗龙斯基结合前,她是平静的;与弗龙斯基结合后,她就生活在烦恼、羞辱、背叛和苦痛中。  相似文献   

17.
她是个不一样的女子,活在自己的个性里,爱着自己爱的人,从容应对人生从高潮到低谷的落差。不虚荣、不气馁、不认输,更不放奔。  相似文献   

18.
名博 《今日南国》2013,(9):59-59
点外卖不是一件特别的事,但如果点外卖的地点是在火车上就不一样了。英国当地时间8月11日,英国女子露西·梅塞森乘坐火车时突然觉得肚子饿,她没有准备零食,于是就拨打了外卖电话,让快餐店在火车中途靠站时给她送外卖。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女子的回头率和博客点击量一样,喜欢天天看涨。凡是女子,都是会在乎自己的回头率的吧,可唐茶就不在乎。 上次周庆生走前,留恋地捧着她的脸说,亲爱的,好好对自己,最多一年,我们就安定下来了。  相似文献   

20.
帽子马达加斯加人相信,戴着帽子吃饭,早晚会变成秃头;如果新郎在举行婚礼的当天弄丢了帽子,则表明他是一个容易变心的人;男人戴了女人的帽子,会使那顶帽子的主人容易脱发。在美国,如果一个女人把你的帽子戴在她的头上,表明她钟情于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