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时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随之产生,这暴露出当今大学生在择业心理上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呼吁开展择业心理指导。并简要介绍择业心理倾向及内涵,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择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而对如何成功择业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心理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择业心理指导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同时,列举了大学生常见的几种不良择业心理,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择业心理指导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的人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就业形势也越为严峻。大学生在毕业时,面对多种职业、多个单位、多个岗位的选择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困惑。以大学生择业的几个因素为出发点,以AHP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建立了大学生择业的层次结构模型。分析得出了大学生择业岗位的取向,为大学生选择工作岗位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择业中,女大学生由于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和自身的种种原因,形成择业期望值过高、依赖、自卑、害羞等心理.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对女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帮助和引导女大学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迈好人生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多方面的问题,但其所持的不良择业心理是影响其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良择业心理主要矛盾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等10种,而社会因素、就业机制不完善因素、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因素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是产生这些不良心理误区的主要原因。因此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和教育、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部门的建设等来调整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普及大学教育的市场就业规律,大学毕业生65%以上选择社区择业,才可能规避市场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弊端.也就是说,多数学生自愿选择“基层就业”,是避免大学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即避免“毕业即失业”现象规模化的理性选择.本文就我国部分大学和社区的调查结果,对现阶段大学生享受社会低保人数超过社区就业不足1%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归纳,对在校大学生社区择业心理主要障碍进行了调查汇总,针对心理排斥、不公和准备不足的择业现象,提出了通过一系列政策投入、通过正面的政策导向规避大学生失业率不断上升、促进社区择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日益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特点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如何在心理教学中渗透择业心理指导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8.
从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精神,道德意识淡薄,诚信行为缺失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错位的问题表现.同时,从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体制的弊端,家庭教育的过分溺爱,大学生道德心理的不成熟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产生思想错位的原因.并阐述了高校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对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择业是近年来社会焦点 ,而女大学生择业则是焦点中的焦点 ,本文拟从分析女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心理冲突、心理矛盾入手 ,进而说明造成择业心理冲突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择业心理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与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传统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分配制度被打破,新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正逐步在形成与确立。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为大学生自主择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赋予了较大的权力,促使他们确立竞争、求实、公正、质量、进取等新观念;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带来了内心困惑,易于使他们陷入某些心理误区,产生不良择业心态。深入剖析大学生择业的不良心态,并在此基础提出相应调控对策,不仅是顺利进行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不仅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还面临着就业"未对口"的现实问题,如何抉择,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国家发展与教育结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家长意愿与专业选择等产生的四个矛盾体。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对"未对口就业"的策略有:明确职责、提升素质、主动服务,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个体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影响其职业决策,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就业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呈更明显趋势,研究二者的发展及其相关性,促进职业决策效能感与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支持因素的正相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职业选择和决策能力,进而做出恰当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扩招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心理问题日益突显。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并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联合学校和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早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调整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加强毕业生自我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履行状况不容乐观,连续三届的毕业生有超过三成以上在专业承诺方面存在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专业实践的不足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外因,而职业教学的系统性缺失以及教师职业实战水平不足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内因。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影响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在职业规划选择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心理因素,包括职业生涯认知、职业自我意识与职业个性等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状况、自我和谐水平程度影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就业选择,学校应重视构建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必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与内心感受,以及对家庭的义务、个人的身心发展、事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内生涯规划"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整合各部门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以对大学生"内生涯规划"进行目标管理。政府也要积极投入有利于"内生涯规划"发展的公共产品。更重要的是,要靠大学生自己提高对"内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随着高校扩招而愈加严重,而大学生自身能力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引导大学生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职业规划成为解决就业难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自身必须充分重视大学期间职业的规划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基于定位营销思维制定职业规划,在清晰的求职市场定位的指导下,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以便实现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邮电大学学生数据为基础,以大学生各个学期的学习成绩作为其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探索大学生学习成绩对其职业生涯关键时点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不同毕业去向的学生的各个学期学习成绩不仅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通过学习成绩,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其大四毕业时职业生涯起点的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工作。与此同时第二学期的学习成绩的预测正确率最高,也表明了大学生第二学期的学习成绩在其整个学习过程和毕业去向的选择中有着显著的指导性作用,是大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的关键时点。文中还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影响发生的机制及其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即应从第二学期开始,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切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教育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可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直接决定其就业的职业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20.
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资本有助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终赢得职场竞争优势。本文揭示了心理资本诸要素"自信、希望、乐观、韧性、感恩和宽恕"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机理:自我效能影响人的"动机性努力";希望和乐观促成个体对行为成败作积极归因;韧性能克服职业倦怠、职业高原障碍;感恩能聚集职场资源;宽恕能化解职场中的负面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