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0~44岁、居住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工作单位为非国有企业与从事个体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于丈夫、租房的妇女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比例更高。性别人流指数的年代变化与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伴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渐放宽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加强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性别选择性人流总体呈现减弱的趋势,但将2017年生育状况调查数据与2001年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农村已有两个女孩的家庭中,妇女的性别人流指数反而出现了上升情况,而城市已有一个女儿的家庭中,妇女的性别人流指数和生育子女的出生性别比都出现升高状况,可见"男孩偏好"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2.
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从生育的主体--女性的经验、利益和需求出发,不难发现女性地位偏低是导致歧视性的性别偏好出现,从而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调的深层次的原因.因此,要想有效遏制出生性别比升高,就必须构建平等的性别文化和先进的生育文化,赋予妇女以权利和机会,全方位地改善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的生存状况,切实保障女性的各种权益,进而让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实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将社会变迁的视角引入性别失衡转变的宏观机理研究,构建了社会变迁影响性别失衡演化的理论模型,并应用于中国30年来的社会变迁和性别失衡转变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的发展态势既非天然线性下降也非缓慢衰减,而是取决于未来社会环境多因素的互动,直接决定性别结构变动的环境因素转换符合短板理论;中国性别失衡的演变过程呈现阶段性特征:在制度改革探索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和新技术引进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经济发展阶段,人口流动和家庭体系瓦解弱化了男孩偏好;社会结构转变阶段,阶层分化与贫富差异扩大使得男孩偏好获得了新的支撑;指出如果中国社会阶层分化问题持续恶化,那么性别失衡的转变过程会比学界预想得更为复杂和曲折。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国内有关生育性别偏好的研究可从更宏观更系统的层次深入探索,社会性别分析视角可帮助我们分析生育性别偏好的形成机制,并通过社会性别培训和宣传倡导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男孩的偏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初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人口控制后,我国人口总量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却持续上升,这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作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认为,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是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根源,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现行人口政策进行微调。  相似文献   

6.
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是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在生育领域里的集中体现,因此,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应该着重于对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改造,通过构建社会性别平等机制,形成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远期战略和近期战略相结合的综合框架。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严格实行被定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制度,到2016年1月1日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在这严格控制一对夫妻只许生育一个孩子的30余年里,中国因何出现了严重的性别失衡?高性别比对经济增长又具有何种作用?本文通过儒家文化对性别比作用的传递机制分析和对现实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男孩偏好”拉高了性别比,而性别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近10年来国内学者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原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流程图,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作了系统分析。提出并区分了“时点出生性别比”与“时期出生性别比”的概念。认为,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政策因素不是主要因素,性别选择技术是主要原因,性别比偏高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两点标本兼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内已有的对出生性别比异常的原因研究缺乏对成因背后运行机制的思考。只有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分析框架,才能对性别比异常的深层社会运行机制进行比较清晰的解读。对策设想主要有“提升社会性别意识,构建性别和谐社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出生性别比出现罕见的"六连降",但下降趋势缓慢,出生性别比偏高态势依旧明显。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影响妇女地位而影响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从而影响出生性别比。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使得男孩偏好依旧存在,从而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缩小男女在经济收入、社会保障上的差距,男孩偏好终会减弱,出生性别比也将会回归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论是在公民资格的历史传统中,还是在公民资格的当代理论形态中,女性都是缺席的,这种缺席不仅是一种理论逻辑,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实,那么如何在理论与历史现实的互动中赋予女性以应有的公民身份,强化其应有的公民意识,促进社会现实中的性别公正,也应纳入现阶段性别课程建设的关注重点.这种从性别平等到性别差异,以至性别公正的思考路向不仅一致于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发展脉络,也一致于我国当前促进性别和谐与社会公正的本土化潮流.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性别是先天的,但性别角色是由社会影响和个体自身的认同决定的。女性自出生开始,就在家庭、学校、媒体以及自身的认同共同作用下,从婴幼儿期与男性的无差别者、学龄早期的优秀者变为青年期的缺乏自信、惧怕成功的矛盾体。教育应加强女性的性别教育,使女性在心理上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13.
性别模糊反思了刻板的父权文化,发轫于现代生产方式,呼应了社会性别意识所推崇的理念,推动了性别领域的不断反思,使双性化教育在促进性别的全面发展领域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性别文化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其形成时间还是发展变迁,都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尤其是与性别平等相联系,却是20世纪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别文化并非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形态,而是融合于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也总是与总体文化保持着方向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并服务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最基本的方面还在于批判和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文化,倡导性别公正和性别平等的先进性别文化。勿庸讳言,尽管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已提出十多年,但现阶段社会性别意识仍未真正进入决策主流,现实中性别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提出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问题既十分重要,也非常迫切,它不仅有利于唤起人们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改变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成见、角色期待和价值评价,也有利于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她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为了系统讨论性别文化与性别平等的关系,我们邀请了5位在这一领域有一定研究基础并取得相关成果的专家,从不同侧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基于性别差异,尤其是男女两性性别差异的两性性别心理及其形成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议题。以社会学为视角分析个体性别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主张个体性别社会化和性别角色表演是社会性别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两大重要概念,探讨了个体性别心理形成与发展中的性别社会化和性别角色表演,认为社会和个体合力建构了性别心理—行为机制,而这一机制又对个体的性别社会化和性别角色表演进行导向和规范。在这一机制中,社会影响力无疑是强大的,但个体的建构力也不可小觑。因此,即使是个体,在改善现有的性别文化,创建新的性别制度中,也是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从不同层面颂扬《凯风》之子,而针对其中的母亲形象却态度复杂:经学家多贬抑之,文学家和史学家多颂扬之;同一解释主体在身为经学家时贬抑之,身为文学家时却颂扬之。《凯风》的形象解读成为了极具内涵的文化文本。论题以《凯风》的形象解读为研究文本,文化性地探讨形象解读中蕴涵的性别前理解。  相似文献   

17.
性别、性别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的形成是由生理因素决定还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成为性别角色研究中一直争议的焦点问题,但国内对此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5所大学的55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Bem性别角色量表和自编的性别观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性别角色受生理性别和性别观念类型共同影响,支持了生物社会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性别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是诸多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扼要介绍了性别语言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对各阶段性别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范围和内容略作综合性阐述,最后,就该项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性别和谐经历了从“依赖的和谐”向“独立的和谐”的转化,并正向“自由的和谐”推进。以性别平等为首要前提的社会主义和谐性别关系具有多重特点,其中两性差异的对立统一是和谐性别关系的发展轨迹,妇女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是和谐性别关系的衡量标准,妇女角色定位的性别文化是和谐性别关系的试金石,和谐性别关系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方联动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