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泄露消息提供者身份会产生"激冷效应",导致媒体消息来源枯竭,同时有损记者与媒体信誉,西方国家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多把为消息提供者保密规定为一项行为准则.记者与媒体保护秘密消息来源,有助于公众知情权、媒体公共职能的充分实现与行使,这种规则的合理性,得到了西方社会比较普遍的认可及法律保障.新闻报道使用"匿名消息来源"会降低新闻的可信性,记者、媒体拒绝透露消息来源可能损害司法公正、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因此,记者与媒体是否必须遵守这一职业道德准则,主要看消息提供者所提供消息的性质,以及获取消息方式的合法性和提供消息的主观意图.  相似文献   

2.
消息来源是新闻媒体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记者提供的新闻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如果媒体拥有广泛而强大的消息来源,无疑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拔得头筹.但如果对消息来源使用和处理不当,也会惹来无穷的麻烦.因为事实性差错大多发生在消息来源上,匿名消息来源更是假新闻的温床,而且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从而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止媒介审判,英国和美国均对媒体的司法新闻报道进行了限制。相比而言,英国采用的是一种直接限制措施,倾向于限制媒体对未决案件中当事人信息的披露、对案情的报道和庭审现场的录音摄像;美国采用的是一种间接限制措施,倾向于限制诉讼参与人发言和调整审判活动等,主要是通过限制潜在消息来源而对媒体报道进行限制。在英美,对媒体的这种报道限制是司法公开的例外,要受到严格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4.
对《新闻记者》杂志2001-2019"年度虚假新闻案例"的内容分析表明,虚假新闻选题的共同点是"去政治性",内容突出接近性和趣味性。新媒体有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年度虚假新闻案例"主要首发媒体的趋势。从首发媒体属地看,存在异地造假现象。大部分虚假新闻为"所有新闻要素失实",轻信信源是主因,单一信息源很普遍。辟谣主体多样化,数量上以同行纠错为主。巨大生存压力下媒体价值追求错位和后真相时代的情绪制造与迅速传染,是虚假新闻演化的重要因素。提出的治理对策包括开展新闻志向教育、加强消息来源把关、强化更正和惩戒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转述引语批评性分析视角下的新闻语篇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批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消息来源、转述形式和转述动词三个方面入手,解读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上的新闻英语语篇,探究把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引入英语新闻教学领域的可行性,目的在于提升英语新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闻来源作为新闻原料的提供者,与新闻部门进行交易的动机,既包括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又包括避免不良的媒体信息。在公共关系产业迅速发展、记者队伍与所提供的内容之间不成比例的增长,以及记者考核体系"重量不重质"的倾向的格局下,利用公共关系的消息来源乘虚而入,一些组织和个人通过公共关系影响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形象、争取自身的利益。这些组织和个人影响媒介对他们报道的路径有:控制新闻渠道、制造新闻、信息补贴等。  相似文献   

7.
贪腐新闻是指公开传播的有关政治人物(或组织)违反法律法规、党纪政纪、社会公德或公众期望等不当行为的信息。对贪腐新闻生产的考察可以了解社会权力是如何通过控制媒体而影响贪腐新闻生产的。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我国的贪腐新闻生产受到媒介制度、审查制度以及各种潜规则的影响,遭遇到了生存困境。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科层结构中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治信息传播的等级制度,使得贪腐官员的信息封锁以及政府的审查难以完全实现,从而为贪腐新闻的生产提供了更多元的消息来源、传播渠道以及舆论监督的空间。网络媒体介入贪腐新闻生产的方式日益多元,作用也日益突出。但无论如何,网络揭腐仍然无法逃脱"被权力"关注的困境,媒体反腐败的深入开展仍需要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英语广播新闻习惯上都标明消息来源.新闻来源一般分两类:有来历的和没有来历的.在指明消息来源时,新闻中常常会用到"say"(说)这个词以及与"say"词义相近的词汇.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新闻界存在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主要表现可以归结为"四大害",即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这"四大害"说到底是少数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无视自己的社会使命和道德责任,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贪图小团体和个人私利造成的。由于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致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新闻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客观真实.根据公共议题生命周期理论和有关消息来源的学说,可以看到媒体如何在各方势力此消彼长的社会结构中建构公共议题:在医疗改革议题的新闻报道中,我国媒体已逐步在传达政府意志之外,增强了公共议题"舆论场"的功能.营造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意见表达通道,成为二者实现互动的主要社会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