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摘要]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作为自然的天然主人和主宰者,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统治自然视为人类的本分和目的,导致了生态危机;非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等同于自然,把人限制在自然中,使人类陷入了是否应该通过改造自然以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困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困境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困惑的科学破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构建人类对自然行为的基本准则,善待自然,约束自我。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有助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社会本质 ,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成马克思的科学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要以“两个尺度”改造自然 ,协调、均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罗马俱乐部在考察当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时提出“人类困境”的思想 ,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状态 ,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社会发展观与自然观的有机统一是人类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
生态哲学把人、社会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一种新的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基础。生态哲学要求人类必须树立和谐的自然观、爱自然的生态意识、限度生存、和谐统一的思想,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简要回顾人类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的历史,以及“征服自然”的惨痛教训,分析和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了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建构和谐自然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论前提。中庸方法论对构建和谐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运用"执两用中"的方法,汲取"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合理要素,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运用"和而不同"的方法,有助于维系人类社会与自然两大系统之间平衡观念的形成;运用"时中权变"的方法,有助于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6.
老子认为,自然界是通过“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形成、自 然演变、自然消长的,人类社会应该效法自然,通过“常无为而无不为”而达到“无不治” 。新世纪的以递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和谐为目的绿色文明,可以说,是在某 种意义上向老子所构想的社会模式的回归。世界终将实现大和时代的“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7.
科学和技术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中介和桥梁,处理好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对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至关重要的.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的角度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认为现代人应在正确认识科学了解技术,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自然观,建立新的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是人与自然关系重塑的过程,其中蕴含着自然观、伦理观和实践观的巨大变革。首先,人类需要对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机械自然观进行反思,进而建立有机论的整体自然观。其次,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转变。然后,形成一种关爱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切实尽到关爱自然的义务。最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并以之改变人类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9.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展现了伦理学研究的新视域,实现了伦理学从人际伦理学向自然伦理学的重大拓展。但当前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是缺乏深厚的哲学基础性思考,有必要从哲学上阐述这种转折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环境伦理学的关键是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取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和诉求,这正是哲学自然观的核心问题。因而,自然观应该成为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为其不同原则和理论进行鉴别、比较和分析,提供更根本的哲学根据。自然观与人的生存方式是相互作用的。自然观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反映,是在最高哲学观念上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认知。人类经历了自然生存、人工(技术)生存,正在走向生态(绿色)生存,自然观也相应地从天然自然观、人工自然观转向生态自然观。哲学观念的超越性和前瞻性,又可以为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在发展观、自然观、价值观、技术观和消费观方面具有本质的区别。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工业文明的机械论自然观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而生态文明的有机论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主张人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工业文明否认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生态文明认为自然万物都是以自身为目的,因而都具有内在价值和天赋的生存权利;工业文明把技术视为人类用来征服、操纵和统治自然的工具,生态文明则强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使技术活动生态化;工业文明奉行消费主义消费观,把消费看作是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而生态文明强调消费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能源的可承受能力,还要与国情国力相适应,倡导绿色消费和注重大自然精神价值的消费。但生态文明并不是对工业文明的完全否定,而是在批判地继承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蕴涵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是对人与历史 相互关系的科学总结,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分析过去人与自然之间不恰当的关系,全面阐述和谐状态下的人、资源、环境应如何协调共同发展,并提出在此基础上健全有关机制和法律法规,进一步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和互为表里的相关性论点,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背离了这种发展观就会给人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充分认识到这种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来,其目的是追求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现阶段的中国化及其内涵的部分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是社会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确立并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净化、治理、协调"心态环境"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对全球化发展理论积极借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高瞻远瞩而又切合国情的发展方式。早在1979年,法国经济学和社会学家佩鲁提出了"新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人的发展。两者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作为指导我国发展实践的科学发展观,毫无疑问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是对"新发展观"的一种扬弃。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通过对其"科学性"、"人文性"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首先通过分析"科学性"与"人文性"二者的内涵,再分别从哲学角度、实践角度及党建角度阐述二者的统一,最后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求实现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7.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在经济法中的准确定位提供了新视角、新要求。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经济职能之法,它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经济法中实现政府的准确定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寻求政府在经济法中的准确定位,必须贯彻法定原则、比例原则、绩效原则,实现控权与保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的当代阐释。它把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它并不是向西方人本主义的回复,与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观与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任何一种发展观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伦理支撑和道义支持;任何一种发展观的实践推进都必然要体现出相应的伦理价值导向。对传统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可揭示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伦理精神、道德原则,所体现的先进伦理文化的发展要求。如何认识和处理发展过程中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区别,体现出不同的伦理意蕴。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追求公平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传承和创新。本文指出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内涵。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别和联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