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因特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于是产生了新的文化传播形式--网络文化.对此,一种观点认为网络文化对全球文化的作用是积极的,它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网络文化易促使全球文化一元化,从而导致"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事实上,随着新的文化载体的出现,全球文化是以多元的、复数文化形式得以表现自身的.  相似文献   

2.
当现代电视"把关人"愈来愈关注受众的文化接受心理时,21世纪初中国电视新闻专题便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文化风景.从传播学角度看,这种对受众的文化解读会收到极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把关人"的受众文化视角,为中国新闻传播提供了理论参照和新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新闻传播媒体与网络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网络传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网络传播受众调查情况,阐述了校园网络文化在高校宣传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4.
在视觉文化的影响和网络传播的推动下,网络表情符号作为网络世界独具特色的视觉文化现象之一,是考察青少年网络文化的重要文本和视点.青少年作为全球化影像最主要的消费族群,创造并倡导了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并迅速成为他们创造和构建新的生活方式、文化态度、价值观念的新途径.他们通过网络表情符号重新构建属于他们的身份与认同,并以此进行诠释与解读.网络表情符号在青少年族群中的流行和传播,深刻反映出文化变迁、社会区分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视域中的网络是西方人发明的新型传播系统,充满了让网络受众无法规避的西方网络文化元素.在西方网络文化的影响下,非西方国家受众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与主流文化的期待产生种种背离已成为一种可能.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发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政治体制相协调、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符合的导向正确、调控有序、富有活力、协调发展的中国自己的网络文化,展开同西方网络文化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电视文化是依照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加以组织的,分门别类地为受众制作产品,是一种产业文化,其载体组织运营的基本目标都是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其载体组织的组织结构应服从于目标。电视节目作为一种传播艺术,在“商业文明”的社会生活中,它从形式到内容的创造都是立足于激发受众的欣赏热情、接受受众的审美选择。电视文化传播是一种高度参与性的活动形式,电视文化引导了受众,也被受众的需求制约。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广告传播正以其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影响着受众的文化身份;而且这种影响正逐步从隐性走向显性,从间接走向直接。在广告传播的强势介入下,受众的文化身份正经历着从精英到大众、从传统到现代、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完全抛弃原有的精英的、传统的、一元的文化模式,而是一种选择性的转向。在广告传播对受众身份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的冲突与共存、变更与坚守、裂变与融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后喻文化"是对信息化社会人类代际传播机制与文化传播特征的一种描述,它构成技术经济在文化传递中造成新的重要影响的传播语境.本文立足这一新的语境的成因以及针对传媒转型,回应了这一现实问题的能动性对策,即提出了强化传播内容的现代性、整合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延伸传媒产业的互动化、引领社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四项大众传媒的攻略.  相似文献   

9.
探寻与应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技术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使网络具有了文化意义.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时代的精神状况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全方位地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塑造着大学生新的精神生活.要做好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需关注网络文化的影响,积极探寻网络文化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德育工作与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意识与文化环境建设等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博客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通过提供一个虚拟的选择性表述空间来传达作者的个性化信息,信息提供者和受众的参与程度及传播内容都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本文力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博客传播的独有特点及其对传统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文化敏感与广告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广告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两种极致的不利于信息传播和沟通的现象,一是广告创制者的文化麻痹,二是广告接受者的文化过敏。文化麻痹的根源在于创制者的资本傲慢及文化自大,随意夸大品牌和市场的力量,漠视所在国接受文化语境的特殊性。文化过敏则源于接受语境的过度防御心理和闭关自守的文化部落主义心态。为了提高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创制者和接受者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提高自身文化的理性意识,培养各自的文化敏感性,以达成双方平等对话,信息互通的理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电影片名英译汉中受众文化心理关照的现象,在阐述文化心理的内涵、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电影片名英译汉中作为受众的中国文化心理特征,并通过实例分析翻译中对这些心理特征的关照。认为,电影片名英译汉中对受众文化心理的关照是必要的,有助于提高电影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同时指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受众文化心理及其在翻译中的关照。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的,这是人们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存在的重要性,同时对自己民族国家传统文化反思及寻根的结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上是不同国家"文化自觉"的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区别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形而下的、具体的文物,它首先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识,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观念和意识形态是流动的、变化的和活态的,严格说它不是遗产,也不是过去了的产物,而是还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去认识它,纪录它,研究它,传承它,发展它,并让它成为当今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基础,以及当今文化创新的资源,成为中国"文化自觉"中的一种教育方式,那么有关它的保护工作就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起点,也可能成为中国创意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文化权利是随着人权理论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人权,内在地包含了文化遗产权的某些方面,但文化遗产权概念的提出突破和发展了传统文化权利的内涵。文化遗产权作为一种法律权利具有形式和内容上的正当性,是指特定主体基于对特定的文化遗产的某种利益或者与特定文化遗产的某种联系,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对该文化遗产进行享用、收益、处分以及传承和发展的一种复合权利。文化遗产权是公益权与私益权的统一体,其主体包括个人、团体和全人类3个层面,客体是具有特殊资源属性的文化遗产,内容包括对文化遗产的接触、欣赏和保护权,传承权和发展权,开发利用权和参与管理权,所有权以及相关知识产权等。  相似文献   

15.
在南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有大量根据汉族古典作品编成的歌谣.这类歌谣的生成,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表层次是外来文化之价值与接受主体的文化需求相契合,深层次则体现了少数民族口头艺术自我更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文化历史学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历史学是从文化视角认识历史的学科。具体说,文化历史学就是对人类各个领域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所有领域,进行文化反思、文化分析和文化定位。文化历史学就是要从传统的历史编撰学和历史哲学中走出来,适应新时代文化研究的步伐,满足新世纪人类文化进程的需求,研究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文化根基、历程、特点和归宿。文化历史学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既是文化历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史学研究追求的目标之一;既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根基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文化背景、文化传承、文化载体和文化内涵的系统性工程。将城市文化植入农村的现实举措在一定层面上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却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引发其根本性的变革,农村文化发展保持了其自身的传统生活空间和姿态。对于该现象的理解需要重新认识农村文化景观,在文化生态体系中分析文化植入手段,以期高度自信的城市文化与相对自觉的农村文化实现有效融合和共建。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觉要求人们正确认知、理解和解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因此,必须从文化自觉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伊格尔顿认为当下文化理念的剧烈膨胀与追求文化差异密切相关,而文化差异具体体现为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在追求文化差异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文化的普世性,更不能抛弃传统与历史。这一观点将传统文化观的宏观意识、崇高意识、精英意识与当代文化的微观形态有机统一起来。伊格尔顿关于文化差异性的定义,以及关于价值观、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理性思考,唤起了人们对后现代社会可能产生的文化危机的警觉。这些都为我们认识后现代条件下的文化问题和开展文化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传播性,并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国际文化传播与交流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主要体现在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弱势国家对西方外来文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先进的数字技术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个体的自我意识提升等。这些特点的出现使得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文化入侵更加隐蔽。对此,处于文化弱势的国家应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独特性,加强网络空间的文化生产与传播,以应对国际文化传播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