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和战国出土文献中的"爯"和"偁",认为:两个字形在甲骨文中记录了同一个词,其本义为"以手提鱼",常用义为"在祭祀中举献物品";到了西周金文和战国出土文献中,"爯""偁"的词义进一步引申为"称呼""称赞""衡量""称量货币"等。本文同时参考东周十三部典籍中"稱"(爯、偁)的用例,根据词义发展的规律,大致梳理出三字字形的更替和"稱"(爯、偁)的语义演变脉络。这样的梳理工作,不仅对文献解读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辞书义项的归纳原则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的"忠""恕"一般被后人理解为"为仁之方",从而成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原则。在形式上,"忠""恕"从两个侧面规定了以"立人"和"达人"为目的的成德的行为要求,但在伦理实践中,"忠""恕"却需要"爱人"这一道德情感促成两者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忠"所表现的"笃实"与"恕"所表现的"以己度人"等特征都是因为有"爱人"作为其内核。因此,"忠""恕"的道德动力才能发生,有关"忠""恕"的道德行为才能实现。"忠""恕"的上述特色与孔子始终注重伦理生活中的道德自觉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陈胜发起反秦暴动,"天下云集相应"。《史记》记载陈胜暴动的直接原因是往渔阳戍所的役人"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时期",因"失期,法皆斩",于是决心"举大计","为天下唱"。有人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徭律》"水雨,除兴"提出质疑,否定秦法严酷之说,推想"失期,法皆斩"与"丹书""鱼腹""篝火狐鸣"等类同,也是陈胜等鼓动同行戍卒"举大名"的策略。考察相关史事,可知秦代"徭"与"兴戍"不同。从战国至汉代对于军事行为"失期"的惩处都是严厉的。后世继承军法这一传统,虽然有"藉弟令毋斩"情形,但是也有处罚更为残酷的史例。对于"失期,法皆斩"与相关历史迹象,应当从考察秦王朝国家控制方式的角度予以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4.
"白马非马"是中国名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一个久悬未决的公案。传统上对它的解释都过于牵强,无法令人信服。在充分阅读《战国策》文本和对战国年间思想状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该文认为,战国时代的"白马非马"其实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话语。它的本意是:"白马"指的是"白马"这个地方而不是真正的马。这表明传统上以为是战国公孙龙所著的《公孙龙子》极有可能是后人的托附。  相似文献   

5.
"过来""过去"是汉语中意义和用法比较丰富的一对趋向动词,其运动图式通过隐喻机制映射到时间、数量、心理、状态和事件等抽象认知域.各个认知域的"过来""过去"在语义特征上存在某些不同,其隐喻映射也存在某些对称和不对称.  相似文献   

6.
杨万里有诗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的"别样红"、莲叶的"无穷碧"靠的是太阳、水、土的结合。联想到我们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要持续发展,也就要靠"线上""线下"的结合。数字化是"在线"运行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当然要高度重视"线上",但社区学习者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不能不接"地气",必须也要在"线下"下工夫,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和古希腊,哲学家们都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名""实"关系问题,并建立了各自的"名实"观。文章比较了他们对"名"的本质、"名""实"关系的看法以及他们的正名思想,认为先秦诸子主要是从外部关系看待"名""实"问题,古希腊哲人主要是从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看待"名""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不"与"未"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二者均可修饰动词性谓语、形容词性谓语、名词性成分,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可构成固定短语。"不"与"未"有各自的否定语义,并在小范围内混同兼用。"不"的语义最为稳定,一直保留到现代;"未"则被"没"所取代。现代汉语中"不"与"未"混同兼用的语义主要保留在一些古词语中。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丹阳铜",学界认为是西汉丹阳县、丹阳郡境内所产铜。其实它是指现代地质学上的自然铜。自然铜颜色为铜红色或浅玫瑰色、纯度非常高、延展性非常好,文献中称之为"纯铜""熟铜""似金""赤金""不出陶冶而生"等,即是根据这些特点而言。自然铜在中国分布于今湖北、云南、甘肃、长江中下游等地含有铜矿床氧化带,西汉丹阳县、丹阳郡即包括在其中,其历史上所产"好铜"也有被称为丹阳铜的记载,但丹阳铜之名并非源于丹阳县、丹阳郡,而是缘于"丹阳"代表的丹赤之色与自然铜的颜色一致。古代中医学把"黄铁矿"称为自然铜,掩盖了丹阳铜的真实面目,是引起丹阳铜问题产生争论及相关观点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日语空间名词"うえ"与汉语方位词"上"虽同形近义,但仍有细微差别.为抑制容易发生的母语汉语的负迁移作用,从语义、句式、名词的场所性等角度对两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的语义丰富宽泛,"うえ"的语义相对狭隘,带有诸多限制条件;句式上汉语常用介词结构"在…上","うえ"则多附加助词"に""で""を"等;相当一部分的日语名词本身带有较高的场所性,致使."うえ"使用频率不如"上"高.  相似文献   

11.
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 ,“士”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的获得 ,与当时列国的纷争有很大的关系 ,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他们自我的觉醒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自信的结果。“士”的觉醒 ,主要表现在 :1、极力宣扬“士”阶层在社会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重要作用 ,强化统治者对于“士”阶层的重视 ;2、努力争取“士”阶层的政治和经济权益 ;3、争取个体的人格独立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康德哲学是现代哲学的源泉,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转折点.康德"批判时期"认识论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在其经典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从认识论的总问题入手,阐明了其感性、知性及理性.康德 "批判时期"的整个认识论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中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意识流”流入新时期文坛流程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是舶来品 ,学界大概对此没做过传入流程的审理。国内大量文学史料雄辩地证明 :继中国现代文苑之后 ,它在新时期文坛的“流速”不减 ,直接引发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文体变革。这充分反映出新时期文坛有识之士不断沉淀的现代意识之雄起 ,以及他们面对外来文化以我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1937年8月日寇占领天津,天津英、法租界成为"中立"的"孤岛",直至太平洋 战争爆发.在日伪的新闻统制下,天津原有的报业凋零,<大公报>、<益世报>等著名大 报被迫迁移或停刊,<京津泰晤士报>和<华北明星报>等外文报坚持出版,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利用"孤岛"复杂政治局势秘密出版的抗日报刊.  相似文献   

15.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并具有更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深层的历史意识.论述作为文学潮流的"反思文学"的兴起和轨迹,分析其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 ,“后现代”思潮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诸多领域都有所表现 ,中国当代的“后现代”思潮具有相当鲜明的“中国性” ,它滥觞于“文革” ,植根于中国民间的世俗化心态和相对主义智慧之中 ,也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文革"期间婚姻生活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探讨了“文革”期间婚姻生活的状况 ,从男女平等观的理想化、知识青年婚恋观的政治化、婚姻目的的现实化择偶标准的绝对化、婚姻家庭的革命化等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有助于我们对文革期间社会生活实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寻根文学"是一种文化导根--站在现代意识的角度,重新审视民族文化形态,着眼于民族素质现代化的重铸.梳理"寻根文学"的兴起与嬗变轨迹,对其中的代表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出现的道德严重"沙化"现象,是对五六十年代社会道德的辩证否定.它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道德的整体颓废与堕落,相反,这一客观现实背后却孕育着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对道德建设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也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道德曲折前行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