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道路曾先后做出了三 次历史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以重、农、轻为序,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 史选择;以"夺钢保钢"为中心,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2.
过去长时期内,由于人们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看作是无条件起作用的规律,把它绝对化,所以,在实践中,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综合平衡,导致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轻工业过分落后,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这一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事实,前一段时期,有的同志认为这是毛泽东同志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所造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朝鲜战争的爆发 ,将新中国迅速地推入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路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工业化与城市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启动中获得稳定快速的推进。在新的城建方针的统领下 ,城市的功能和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剧变 ;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开始步入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选择这一战略的原因是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尽快改变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事实证明我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符合中国国情,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继列宁之后,在异常尖锐复杂的形势下,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使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们把苏联的经济体制叫斯大林经济模式即斯大林经济体制。由于历史的和其他原因,斯大林的经济体制便成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仿效的楷模。斯大林病逝后,特别是苏共廿大  相似文献   

6.
1950-60年代,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深层原因在于制度,即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和管理体制--"斯大林体制"."斯大林体制"合法性基础刚性化,抗震能力较弱,这是导致中苏决裂和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主要原因;"斯大林体制"的集权性质使国家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机制,纠错机制难以形成,这是导致中苏决裂的另一个原因.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兼顾这两个特征,积极稳妥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苏联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城乡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实行排挤和消灭的过程.斯大林根据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变动情况,初步探索和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一致与和谐的关系.问题在于,斯大林把和谐看成是无矛盾,甚至"完全一致",这就使得他的认识不仅偏离了唯物辩证法,在很大程度上陷入形而上学,而且也不符合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斯大林的错误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概括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几种类型的基础上,指出各种战略类型的变换,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存在着按序列循序渐进的规律。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普遍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且把它看成是长期固定不变的、绝对的发展战略,实践证明效果是不好的。本文认为,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不适宜过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最好是采取优先发展部分轻工业和优先发展部分重工业相结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杨金华 《中华魂》2013,(19):22-23
在苏联剧变前夕,苏联理论界背离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大搞"填补历史空白点"和"重新编写历史"活动,掀起历史虚无主义的逆流。自由派借机编造各种奇谈怪论或者捏造各种谎言丑化国家领导人。有人把斯大林描绘成专制暴君,是历史上最大的"杀人犯"。他们无视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打败法西斯、捍卫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基本事实,反而污蔑斯大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在丑化完斯大林后又把攻击矛头指向列宁,自由派轮番上阵,口诛笔伐,说斯大林之所以"罪恶累累",是因为"列宁带了个坏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工业基础和紧张的国际环境。当时的中国国情不容许中国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走过的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搞工业化,而只能仿照苏联采取与西方国家相反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搞工业化。这条工业化道路的实施,其成就非常突出,但弊端也很多。总体来看,前者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1.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有各种复杂的原因,而斯大林模式却是这些原因的原因,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斯大林模式曾经使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辉煌几十年,但最终又葬送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我们不妨对其作个“对半开”的评价,目的在于要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以警醒自己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走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一机械工业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改造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和主导企业。机器制造业是工业的心脏,是重工业的核心,是工业的神经中枢。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与经济上是否能真正独立的标志。一个国家即使有相当发展的冶金、燃料、纺织等等工业,但若是没有发展的机器制造工业,那末,这个国家仍然说不上经济上的独立,因为,它在经济上最终仍将依赖於那些制造与输出生产工具与设备的国家。我国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的,即要使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也就是要使我国从一个输入机器与装饰的国家变为一个能以自己制造的机器与设备来装备我们的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国家。斯大林在论到苏联的工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按农、轻、重比例关系发展国民经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在理论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思想,但在实践中由于产业化次序选择而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既包含量的方面,也包含质的方面。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对于推进企业生产技术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1 众所周知,列宁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引进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图式,揭示了在生产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必然性,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列宁指出,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断丰富了我们对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从强调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出发,优先发展重工业,向重型经济结构转变,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片面性,以至把优先发展重工业演变成为“以钢为纲”,造成了重工业越来越“重”,轻工业越来越“轻”,农业落后,  相似文献   

15.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对自身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经历了重重困难和艰难选择,由列宁倡导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带有强烈斯大林印记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模式。这个发展模式既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而又带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同时又具有落后国家推行赶超型现代化的特点,它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楷模而被纷纷效仿。这一模式的形成具有其内在合理性的一面,但绝非必然形成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落后国家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俄国和东方落后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然后,由列宁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付诸实施.其次,“斯大林模式”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一系列路线、政策,造成了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最后,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种种原因,旧中国没有实现工业化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的道路。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走上社会主义工业化,即借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奠定了新一国工业化的基础。从八十年代起,我国逐渐改变传统封闭的工业化战略体制,开始走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开放型的工业化道路。从土洋结合到重视高科技产业,把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发展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则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斯大林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错误理解 ,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 ,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重新分析思考这一问题 ,对于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使苏联的国力在短时间内跃居世界前列,但也给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留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辛程 《中华魂》2014,(13):24-27
一 在讨论我国的改革问题时,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观点:以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是错误的,应该否定,我国的改革就是要纠正这些错误。例如有人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三垄断":政治上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这是共产党对政权的垄断,导致人与政治、政权的异化;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统治地位,这是经济垄断,导致人与财产、生产资料的异化;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精神垄断,导致人与文化的异化。这"三垄断"以及导致的"三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