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虑了节点到达过程是Poisson过程的有向复杂网络.本文研究了这类网络的瞬态度分布和稳态平均度分布.利用Poisson过程理论对这类网络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虽然这类网络的稳态平均入度和稳态平均出度分布与节点的到达过程无关,但瞬态入度和出度分布依赖于节点的到达过程.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确定性网络模型.模型考虑了新生成节点有不同的强弱状态,用节点度刻画节点的强弱,即强节点的度比较大.通过解析计算,得到了网络的特征系数,其特点是幂律度分布、大集聚系数和幂律簇度相关性,即模型生成了一个无标度层次网络.认为网络是无标度的是由于其生成方式上的特点,越早生成的节点拥有的度越大,这与BA(Barabási-Albert)无标度网络生长方式相似.如果节点度代表了个体拥有的资源、能力及社会关系等,那么越早生成的节点度越大,恰好对应于占先策略,即先行者优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BBS的网络交往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社会关系矩阵法对BBS电子空间中的交往特征进行了测量,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网络技术为BBS电子空间中交往的规模、点出度、点入度、连接度的最大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但网络交往方式仍受到日常行为惯例等因素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交往空间的最大化与交往范围有限性的矛盾统一。网络交往在体现出主观性、独立性的特点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被动性的特点。通过网络交往形成的网上人际关系,是动态的、欠稳定的、弹性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平台,对其中注册并认证的18个"985"高校官方微博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考察高校官方微博的信息发布数量、关注数、粉丝数、注册天数、原创率等指标,并对这18个样本微博进行内容分析,进一步研究大学微博的时间特征和议题特征,发现微博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和普及,微博的应用为推进高等院校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高校官方微博也存在总体影响力和管理能力不高,微博之间缺乏互动等的现实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对高校官方微博的内容管理,合理应用网络语言和分配发博时间,不断拓展网络关系,并积极培养管理团队,不断促进微博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是现代网络技术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诚信政府的有机结合。政务微博通过其先天性优势、"蝴蝶效应"和"长尾效应",对公共管理形成独特的作用机理,对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共管理效能的提高意义重大。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四方面的条件,即政府机构、官员在参与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体察民情民意,实践网络问政;能否有针对性地将不同类型的政务微博应用到公共管理实践,以避免政务微博内容的形式化;开展政务微博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以规避政务微博应用主体不作为等行为;能否以先进经验和方式为指导,以明晰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软件结构测试中基线路径生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线路径生成的算法。该方法采用随机法生成初始基线路径,实现了初始基线路径生成的自动化;在基路径组遍历方面,引入深度搜索算法,避免了存储过多的分支结点信息,减少了线性遍历所要付出的时间浪费;利用没有入度的S节点所在列、没有出度的E节点所在的行,存储节点的取值情况、取值方案数,减少了存储空间的浪费;在生成路径时优先选择后面的节点,有效的减少了循环的判断。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在测试路径生成的效率、空间复杂度等方面,均优于原基线路径的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博有助于组织将公众引入对话传播,从而建设组织-公众间的对话式关系。从对话传播的视角,以Kent和Taylor的"网络对话传播原则"为分析框架,对10个政务机构微博的200条微博帖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政府微博的对话传播现状,并在3个假设验证的基础上,为政府如何有效地通过微博进行对话传播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个确定性网络模型,模型考虑了新生成节点有不同的强弱状态,用节点度刻画节点的强弱,即强节点的度比较大.通过解析计算,得到了网络的特征系数,其特点是幂律度分布、大集聚系数和幂律簇度相关性,即模型生成了一个无标度层次网络.认为网络是无标度的,由于其生成方式上的特点,越早生成的节点拥有的度越大,这与BA无标度网络生长方式相似.如果节点度代表了个体拥有的资源、能力及社会关系等,那么越早生成的节点度越大,恰好对应于占先策略,即先行者优势.  相似文献   

9.
略论社会资本视野下中国贫富差距拉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社会资本的网络特征为视角,从社会关系网络、体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等方面对当前我国社会贫富阶层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可见,由于弱关系网络资源严重不足、现有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民间组织缺乏等原因,弱势群体在社会资本方面处于劣势,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对此可考虑采取优化社会结构,尽力扩大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机构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等措施,以推动贫富差距逐步缩小,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博的发展,近几年来网络上以微博为手段进行恶意炒作的事件不断增多,干扰了互联网正常秩序,对国家社会稳定与安全造成严重隐患.本文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对规避新浪访问限制保障分布式数据持久采集、利用数据挖掘分类思想进行多特征炒作账户识别进行了研究,在进行特征分析时,选择决策树学习算法,通过测试建立分类模型,最终实现了对炒作微博账户的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为一个爆炸式传播信息的社会化媒体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掌握微博信息的扩散规律可以对不良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监管。本文采用易感者、传染者及免疫者(SIR)模型将微博用户分成未转发用户、已转发用户和已淹没用户三类,成功模拟了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通过Matlab仿真得到微博信息扩散过程的曲线,发现了微博中信息扩散的主要规律。基于仿真结果的分析,对微博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时代崛起的微博社会空间中,“热点话题”与“活跃用户网络”从客观上成为构造网络舆情与舆论新生态,推动微博信息传播的两大要素。而深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则离不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交互作用;“高峰体验”的推动;“自我效能感”的助推;“自我服务偏见”的强化,以及“炫耀性心理”的触发。  相似文献   

13.
微博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型网络媒介,开启了一个公民表达自我的全新时代.但我国在有关微博言论规制的立法上还有不少空白和缺陷,在处理微博言论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时引发了不少争议.因此本文从法制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微博发展所处及所需的法律环境,并就国家如何加强立法,以规制微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广泛传播,民意表达的声音此起彼伏,来势汹汹。给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必须转变思维模式迎接正面民意,而不是简单压制民意。新媒体时代,通过搜集并整理民间怨语,对于调查社会心态,听取民意,进而引领、疏导民意,调节社会情绪,是一条难得而有效的途径。网络社区怨语与现实社会管理的交叉研究无疑对佛山市转变社会管理思维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公安微博新文体是公安机关或民警为了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建立良性的网络警民关系,在借鉴或效仿各类网络新文体的基础上而特别设计的微博博文。在对语篇构式语法以及语篇构式压制进行介绍的同时,试用语篇构式理论的压制观,从混合语类式语篇构式压制和语篇构式结构对语篇内容的压制两方面对公安微博新文体进行解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安微博新文体内部的语篇压制机制是促成网友接受该类语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较为全面地从研究视角、内容、方法、存在问题等方面对近年网络语言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性梳理,希望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传播法是调整信息网络传播主体在运用网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法有很大差异。目前,我国虽有多种涉及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但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完善信息网络传播立法,应该遵循传播自由、信息安全、公序良俗和保护合法权益等基本原则,整合规章,科学立法,建立完善、系统的信息网络传播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出现,继校园社交网络之后又一新媒体微博出现了,人们从此便步入了一个微博时代.微博已经受到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并成为他们舆情表达的重要窗口,微博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网络应用使大学生的生活进一步嵌入了网络世界,其影响力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也孕育着创新的机遇.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就如何在微博时代寻找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催生的网络音乐,随着数字化时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其面貌也日新月异。从早期的数字化分享,到后期的媒介化演变和虚拟化拓展,网络音乐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和聆听音乐的途径,而且构建了新的音乐社交空间,赋予音乐新的表现手法、创作手段、传播与接受方式,不断带给人们新的感官享受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介已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因其与传统传媒的不同特征,其信息公信力面临着不同的认知和评价。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几个方面的讨论,就网络信息的传播特征、网络信息公信力现状和我们的应对等,给出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