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目前综合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综合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人的学习动机、心智及心智模式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以意识观念、思维模式、心智模式、行为模式及其相互整合平衡调控,所形成的系统能力结构是综合素质教育核心,并从生理、心理、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对系统能力结构要素进行有效平衡调控是综合素质教育及人的能力发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创新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结构的教育。创新意识培养,包括激活创新需要、引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兴趣、树立创新理想和信念。创新心理品质培养,包括独立性心理品质、敢为性心理品质、坚韧性心理品质、自控性心理品质、合作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包括创新基本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知识结构培养在创新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创新能力决定于知识的质量,即创新知识结构。创新知识结构模式有胶团模式、知识层次模式、鼎型模式、"王"牌模式等,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与培养,对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改使"素质教育"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但是,素质教育由哪些方面构成,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又如何考察效果呢?我们认为,KAQ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KAQ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KAQ人才培养模式对科教兴国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特点、内容及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素质教育的特点、目标及内容等方面再度探讨新形势下针对大学生如何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确定思想道德目标、文化科学目标、心理情感目标、身体技能目标,并为目标的达成划分出不同的能力等级。当今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积累与变迁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人们生存与发展必需的知识范围被急剧扩大了,个体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创造性和整合性。当前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学的身体研究长期处于"缺席"在场的状态,近年的社会现实尤其是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播学的身体转向。从伊德"技术身体"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对新媒介典型实践"打卡"的诠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新媒介传播中的身体。空间打卡者穿梭于现实和虚拟空间,借助打卡达成社会交往;时间打卡者调和着社会时间和个体时间,通过打卡实现社会区隔。打卡体现了新媒介传播实践的转变:身体和媒介相互嵌入结合,共同生成着流动的身体实践。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与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教育观,它是一种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师专体育系的素质教育必须参照这种模式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实施教育、教学,其中必须侧重人文素质教育,把目标、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落实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一项主体性与主导性 ,知识与能力 ,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 ,全面与和谐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相互兼容的复杂工程。一、发挥主导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艺术 ,特别是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在一堂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做到“五化” ,即 :新课导入多…  相似文献   

8.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素质教育是一个有既定内涵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它产生于我国中小学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弊端的背景之下,成熟于教育改革实践、理论研究成果与行政管理规范之中。什么是素质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的解释是:“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所以,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教…  相似文献   

9.
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探讨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模式为出发点 ,从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劳动素质等五个方面 ,论述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素质规格 ,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个关键问题。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过硬的语言艺术、正确的身体示范、良好的心理和科学的教学管理能力;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文化修养,力争成为一名思想政治合格、教学业务过硬、工作作风优良的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素质教育应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使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平衡协调发展为教育宗旨。素质教育应以超越直接的功利目的为主要特点,着眼于人的潜能的开发与身心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行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和锻炼一个人正确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结合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人格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等素质结构;"人格品质培养、系统的知识传授、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创新能力培养"构成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入手,对法学本科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理性分析,论证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中等教育、专科教育基础之上,以素质教育为终极目标、专业教育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形式,探索提高法学专业人才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加强教学管理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手段的优劣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好坏。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新办法,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特点,提出以"三大特色教育、六大核心模块"为基本框架的立体化教学科研平台新体系结构,三大特色教育:以培养工程意识为主的工程感性认识教育;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工程素质教育;以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工程设计能力为主的工程能力教育;六大核心模块:教学互动模块、教研互动模块、实验类模块、实习类模块、设计类模块和创新模块。同时在教学科研体系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以自控原理课程为中心的、有工科院校特色的立体化网络化教学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16.
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亦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文章对如何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完成兽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即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基本技能、科学的临床思维、人际交流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加强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医事法律素质教育要坚持与医学专业教育、医德教育、普通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医事法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包括医事法律知识、医事法律意识、医事法律思维和医事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令人堪忧,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实践能力欠缺。从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形成医事法律素质培养的系统,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实施教育创新的意义,提出实施教育创新,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的科学教育经历了由“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再到“通才教育”转变的过程。“通才教育”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人才培养功能,但 IT(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科学教育中所形成的特定“电子场景”使得科学教育致力于追求普遍显性知识的“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缺失了隐性意会知识的养成,而后者是现代“通才教育”所必需的。现代科学教育应该重塑“通才教育”,其本质是一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的 STS 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大学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大学理想,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模式。近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带来大学精神的失落。面向21世纪大学的理想应当以新人文主义为内核,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实行素质教育,探索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