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域创新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科学合理地选择区域创新模式则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对区域创新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然后以云南省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开展自主创新的局限性和模仿创新的优势进行了探讨。从而指出欠发达地区宜主要采取模仿创新模式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并就欠发达地区加速模仿创新的步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时代赋予了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发展新的使命和责任感,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蕴突出表现为着力于新时代科技创新教育,着眼于新时代社会创新文化,服务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换三个方面。其内容涵盖自主创新能力、大学创新文化、创新师资队伍和创新人才培育等内容。为保障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发展使命的实现,不仅要倚重创新科技需要助推高等教育自主创新能力养成,强调以新时代任务标准指导高等教育文化创新发展,同时还要重视以创新驱动引领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以智创目标理念建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以来,关于创新的理论也逐渐成熟。这主要表现在: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在创新的原则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准绳,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心;在创新的方法上坚持自主创新和借鉴、吸收相结合,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密切联系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4.
王利英 《新天地》2011,(12):163-163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5.
在借鉴国内创新团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和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契机,建立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小组,创新小组从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加强创新小组内部管理、保障小组硬件基本条件和软件训练内容以及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实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使我国加快了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高等学校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创新理念的支持下。我国高等学校呈现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培养,未来的高等教育必将肩负起这个培养重任、围绕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树立创新教育观,改善教学环境,这是我们面临的跨世纪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作为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亟待独辟蹊径,再探新路。2012年,教育部以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做法,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开拓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在协同创新中实施立体型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例,全面总结了该校的特色做法、经验和取得的实效,旨在为其他高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丰富、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一些参考性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现状分析,我国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未能得到应有发挥,本文通过将创新的“线性推式”模型扩展为“立体化拉式”创新活动关联模型,强调了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模型和以知识资产为驱动的教育创新机制分析模型,讨论了高等学校综合运用创新能力、整合创新资源、更有效地开展创新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首个跨市域的创新示范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在绿色经济背景下,覆盖多城市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目标是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环境创新的综合性提升。以苏南五市为研究对象,辅以其他城市为参考,从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环境创新三个方面,构建跨市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综合创新效率评价模型,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评价其综合创新效率。结果显示:苏南五市中南京综合创新效率最优;苏州、无锡两市协同创新效率较低;常州、镇江两市投入效率较高;苏南五市的环境创新效率都有较大提升空间。提升协同创新和环境创新,将是促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创新效率趋同的重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制度既是一种控制,也是一种授权。企业科技创新需要这种控制和授权,以解决创新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问题。中国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开始形成,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之源是制度创新。产权制度创新为科技创新创造适宜的生长空间;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培养,则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宏观评价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各类别期刊的宏观评价体系,以占我国学术期刊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高校学报认可和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政府主导的学术期刊评价,行业人员对高校学报的评价,及国际知名检索期刊对高校学报的隐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学报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学报评价的改进建议,最后,以其国际影响力、国内影响力及行业人员对它内在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为一级评价指标,建立了适合高校学报宏观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提升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版学报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版学报的办刊宗旨出发,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栏目的“综合性”和稿源的“内向性”,即自然科学版学报的栏目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论文作者绝大多数是本校的师生员工,以及目前学报面临的困境;指出提高自然科学版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是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议摒弃传统的办刊理念,使自然科学版学报由内向封闭型向外向开放型转变。从吸引优质稿源、改变编辑工作模式及栏目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报影响力的主要途径。最后讨论了自然科学版学报未来的发展模式:构建网络平台,开放存取和集约化办刊。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校社科期刊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高校学术期刊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高校社科期刊已达1 100多种,成绩突出。没有学报为研究成果提供发表渠道,中国学术的繁荣是不可能实现的。学术质量大有提高,也培养了一支队伍。高校期刊的基本属性是学术性,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国期刊业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期刊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和改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引入市场经济模式。高校期刊的发展趋势是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产业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发展的探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高校学报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不仅担负着繁荣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任,还要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出积极的贡献.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学报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由于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市场经济等所带来的种种冲击,探讨了高校学报发展之路,提出了组建高校学报集团、专业化办刊的设想,以期高校学报屹立于世界期刊之前列.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学术期刊界、理论界对大学学报的责难之声不绝于耳。但通过对中国大学学报的历史考察、系列权威数据比对、大学学报功能研究、学报特色反思以及中西方学术期刊比较,明显发现我国的大学学报业绩辉煌;应该科学认识大学学报的使命;我国大学综合性学报的存在是合理的,有其存在必然性;应尊重学报发展规律,所谓"全、散、小、弱",有其客观必然性;与世界水平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学术期刊不是多了,而是严重匮乏。我国大学学报的出路应该从攸关质量的审稿入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学报编辑部网上办公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期刊网免费为各学报编辑部开设的网站,对学报编辑部进行网上办公的条件及可行性进行分析,阐明了网上办公对学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提出了学报编辑部网上办公的内容和操作方法及一些应注意的事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提升高校学报竞争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强化学报服务读者的意识等3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高校学报竞争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学报与研究生教育有内在关系。一方面高校学报刊登研究生论文反映高校研究生培养水平 ;另一方面研究生论文是高校学报的重要稿源之一。高校学报在刊用研究生论文方面存在“人情稿”、“关系稿”和“一概拒绝录用”两种偏差。对此 ,高校学报需完善审稿制度 ,形成激励机制 ,发挥学报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议高校学报选题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学报服务宗旨的特点出发 ,讨论了高校学报的选题思路 ,指出了高校学报选题思路的主体性、前瞻性和新颖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报影响因子的制约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校学报影响因子偏低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子的制约因素,认为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学科因素、作者因素、编辑因素和检索机构因素等;内部因素包括论文的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学报的知名度、论文的出版周期和刊物情况等。最后,对如何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提出了4项具体措施,即: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及编校质量,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学报的显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