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典现实主义以权力界定国际政治,公共舆论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具有影响事件的能力。公共舆论通过大众媒介影响公众,通过议程设置能力引导大众认识并作用于各类国际事件。本文通过经典现实主义对权力的解读,来分析公共舆论权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公众、"公共意见"或"公众舆论"、公众媒介和公共场所;有四种类型,即代表型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自由主义模式)、平民公共领域以及公共领域的福利国家大众民主模式.公共领域既是17-18世纪欧洲历史发展中的历史实在,更是一种理想模式,是哈贝马斯用于进行社会批判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和网络公众舆论是理解网络公共领域的关键概念。文章通过对舆论和公众舆论、网络舆论与网络公众舆论的诠释和辨析,厘清了舆论与公众舆论不同、网络舆论与网络公众舆论不同。文章指出,网络舆论是上网者随意、随感而发的话语;其中带有"良知"及成见且带有情绪化倾向。而网络公众舆论要求参与批判讨论并赋予了公共精神和批判性的含义。这有助于网络公共领域建设和适宜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充分认识媒介公共领域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媒介公共领域在社会实践层面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当前,媒介公共领域建构是必要而且可能的:它将推动政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为公众的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平台,促进民意的表达,同时强化公众对公共政策的监督。媒介公共领域建构延伸了传统的公共领域理论,是社会历史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5.
公共领域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微博的出现更是给公共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并最终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微博是草根媒体中最耀眼的明星,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优越性.以梳理公共领域理论发展脉络为基础,提出网络公共领域的概念,从低门槛效应、交流开放平等、传播速度快、舆论放大等方面探讨微博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媒介的可能性,同时也从微博信息口水化、公众消逝速度快、数字鸿沟、娱乐倾向方面论证微博在形成网络公共领域方面的弱势,确认微博可以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媒介.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公共领域为虚拟社会公众诉求的表达和公众舆论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媒介。与现实公共领域相比,虚拟公共领域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征与运行机制。它们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模式,二者融合形成更大的公共领域的力量,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代表中国电视从"政策式传播"向"公共传播"变革的媒介产品——"新闻群口谈话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媒介产品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媒体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以及舆论方式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此类节目的内容、形态及影响力三个维度的实例分析,找到了大众传媒随着社会变迁而产生的新的发展趋势,即从"权力话语"到"公共话语"的前景。这一转变不仅回应着社会民主化进程对于媒介的某种期待,也回应着公众对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的媒介期待。  相似文献   

8.
公共危机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其中,公共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影响重大。然而,公共舆论是如何不断升级、扩大的,这是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必须重点探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导致公共舆论扩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在现代性条件下个体意识逐步觉醒,个人对自身权利保障状况高度关注,这就构成舆论扩大的主体性因素;新闻传媒竞争的市场逻辑及其内在的利益驱动对舆论扩大推波助澜;信息传播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成了舆论扩大的关键因素;公共部门对公共危机问题信息发布滞后甚至失真以致公众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激化了大众群体的"幼儿化"性格,从而构成了舆论扩大的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9.
自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这一概念以来,此一术语已成为中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理论架构。对哈氏这一概念的运用,尽管可超越这一概念所产生的历史条件的限制,但不能脱离其核心内涵,即公共领域构成的四个"要件":必须以市民社会的形成为其存在条件;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关心普遍利益的公众;必须形成具有批判性的公共舆论;必须具有公共媒介和公共场所。根据这一标准,将"公共领域"这一概念用于对当代中国网络空间的分析时,可认为网络空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只是一种"准公共领域"。从"准公共领域"迈向"公共领域"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同时也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与市民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发生于2001年的中美撞机事件为案例,详细分析了《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美国公共舆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以及在这段时间内的美国对华政策,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美国的大众传媒、公共舆论与美国对外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总统设定了大众传媒的议程;政府官员通过大众传媒设定了公众议程;公共舆论的变化是大众传媒的报道增强了公众对中国的成见所致;公共舆论和对外政策似乎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重合。  相似文献   

11.
公众新闻是建立在"公众"问题上的一个概念。公众新闻的任务是使新闻能不断滋养生机勃勃的民主,不只是作为一种新闻方式,而更是作为一种普通人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从美国发源的公众新闻理论,很快在我国大众传媒土壤上生长起来,这种以公众与民主政治的密切关系为核心的新闻实践在国内许多媒体的尝试下,结合民生新闻的做法,很快成为我国公共领域中重要的部分,对当地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起到重要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公众新闻在我国的外部特征,并为其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逻辑法,从建立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性、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我国体育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体育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良好的政治修养和坚定的立场;较高的个人素质以及良好的公关技巧;良好的新闻素养和新闻敏感;与媒体和公众产生共鸣的情感。同时,文章提出了体育新闻发言人提高媒介素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公共哲学与现代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其公共性,而最充分体现公共性三大特质的典型形式或社会群体正是现代公共媒体,它是现代社会最强大最让人感到恐惧的力量。现代媒体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价值,可以作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理解。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现代媒体是政治帝国的制约力量,是市场经济生活中公正的判官,对现代化的普及承担着重要的传播使命,使公共社会的信息共享有可能发挥最高的资源效益。从消极方面来理解,公共媒体是对私人生活空间的挤压,并且使文化公共化、世俗化和平庸化。所以,从公共哲学的视野来审视,现代媒体不仅要有公正的旁观和分享,还需要一种宽容的姿态;不仅要有恰当的干预意识和积极的监督姿态,还要培养个性化因而越具有公共性的东西。现代社会是公共哲学和公共媒体实现联姻的社会,这种结合有利于二者的自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司法运作中的公众有序司法参与,是公众借助互联网所搭建的平台而进行的对有关司法个案处置的理性表达和讨论,以及经由网络媒体的有效引导而形成的能够影响司法裁判结果的网络主流民意。网络媒体与公众司法参与的联动关系当然不仅是因为网络媒体促成了司法个案理性化的处理结果,主要是经过网络媒体的推动,促成了社会公众与司法机构在个案处置中良性互动格局与机制的进一步形成。网络媒体的有效引导是司法运作中公众有序参与的逻辑起点。这种逻辑起点,表现为网络媒体的引导既可以导致司法运作中的公众无序司法参与,也可以促进司法运作中的公众有序参与。具体路径应当是利用网络媒体的诸多功能,直接影响司法运作中公众司法参与意识、行动逻辑,以此实现公众有序司法参与所形成的网络主流民意进入司法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公共新闻”运动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发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改革运动。“公共新闻”倡导媒体关注公共领域建设,鼓励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寻求与公众、政府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探寻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近两年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公共新闻”热潮,其中都市类报纸的“公共新闻”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仅秉承了“公共新闻”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也具有自身特色,对新闻媒体探索如何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发挥信息沟通和舆论导向作用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媒介公关越来越为新闻媒体所热捧,而其真正内涵还尚未定论。无论学界还是业界都纷纷探讨,关于媒介公关的定义和意义还存在很多分歧,以至在实践运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既有媒体运作不当的原因,也有“伪公关”活动鱼目混珠。作为媒介公关的运作主体,新闻媒体有必要从新闻采编和经营管理两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发挥媒介公关的真正效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中学生不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媒体的影响 ,大多数学生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 ;他们既受到正面的影响 ,也受到负面影响 ;他们接触大众传媒的动机也不一样 ;他们对媒体的信任度很低。可以说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客观存在 ,调查了解其作用方式和途径 ,有利于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非典型性肺炎事件前后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姿态与言行,显示出政府与大众媒体权威声音的缺失与谣言盛行、民心混乱以及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紊乱的逻辑关系。传媒既要维护政府权威,又要在乎民众需求,在法律和事实允许的范围内,在行业道德规范的框架内,积极主动地搭建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沟通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预警机制与媒体信息发布机制的有效互动,对公众特殊环境中的信息需求做出最富有成效的响应,建立社会舆论的互动传播机制,真正实现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情作用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加强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舆情引导作用,有力配合政府化解危机,政府和媒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分析政府和媒体的关系,探讨如何有效解决突发事件中媒体和政府间的互动,最终实现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成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探讨“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措施势在必行。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针对性、教学手段体现创造性、教师素质体现责任感已成为成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