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关于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利用档案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当代史研究中,重视和充分利用档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研究作品的科学性和学术公信力的重要保证之一。当代档案里,最值得重视的是决策档案、政情档案、经济与社会数据档案。决策档案是指与执政当局制订各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制度、法律、规章、计划、决定、政策、指示有关的档案资料;政情档案是指反映各级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施政状况与社会实际动态的档案资料;经济与社会数据型档案资料作为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指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显示社会物质生产、文化繁荣与生活发达的水平。要注意充分挖掘档案资料和其他各种资料,反复比较分析,形成综合性举证效应,把事实弄清楚。  相似文献   

2.
一、档案意识的内涵及现状说到档案意识,先谈谈什么是档案。《档案法》第二条解释道: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具有现实参考价值和对历史、科学、技术、艺术、教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由于日本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极大限制,经济外交就成为日本重返国际社会、占领国际市场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通过政府开发援助等手段的实施,日本的经济外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受强烈的经济动机和政治色彩的影响,加之受日美基轴及相关政策的制肘,日本战后以来的经济外交并没有完全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档案?档案学界至今众说纷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和陈兆裎主编的通用教材《档案管理学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所下的定义。前者将档案定义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象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后者则定义为“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象、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  相似文献   

5.
美国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收藏有包括蒋宋孔陈等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日记和档案、多位国民政府财经外交要员的私人存档,还包括大量与近代中国密切相关的来华外籍人士文件。这些特殊的史料有助于拓宽中华民国史乃至整个近代中国史的研究领域并深化研究层次,有助于对这段历史做出多面向、多层次阐释。该所目前正在推动中国国民党文献整理项目,也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重庆地位的变化和重庆人民的历史使命彭承福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由一个地区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跃而成为中国战时的陪都,成为全国抗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的中心;由四川东陲的一个普通城市上升成为一座国际知名...  相似文献   

7.
党校系统的档案从总体上讲,主要是由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声像档案等组成。档案是党校的重要财富之一,档案工作是党校工作的组成部分,它与党校的教学工作、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有着密切关系,做好档案工作对提高党校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深化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档案管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管理者,即管理的主体;二是被管理者,即管理的客体,下面就档案管理的客体实行综合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方法及形成进行探讨。 一、实行档案综合管理的必要性 档案的综合管理就是将一个机关、团体、企事业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反法西斯战争新闻与文化传播的中心.研究重庆抗战新闻与文化传播的历史流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描述和阐释这段峥嵘而特殊的历史,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这段历史的内容广泛涉及到抗战时期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诸多领域,与中国现代思想史,特别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运动的关系尤其密切.  相似文献   

9.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态的历史记录;是人们在已经过去了的活动中为处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转化了的文书。文书形成的过程,具体地说,拟制、处理文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档案形成的前期过程。从档案  相似文献   

10.
八年的抗日战争,经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首先是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单凭军事不可能取得全面胜利,它必须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之配合才能达到目的.在抗日战争中,与抗战相配合的教育称为战时教育.这种战时教育无论是解放区或国统区的教育工作者都提倡过,但不同的立场、观点对战时教育的理解有明显不同.譬如,当中国共产党提出:战时教育要改变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鄂西后方国统区各级政权组织以抗战为目标,领导后方民众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斗争,发挥了后方国统区政权组织应有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口号策略思想是毛泽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的有机融合与高度统一。毛泽东对口号的作用、提出口号的策略方针、执行口号的基本原则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论述,形成了毛泽东口号策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西部抗战文化以抗战文化作为反侵略斗争的锋利武器,配合抗日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在民众动员、推动文化工作者团结抗战、声讨日伪及战地服务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战斗作用,对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西部抗战文化无论是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文明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吉安是赣中重镇,古称“文章节义之邦”,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江西抗战首府,人文蔚起。这使吉安不仅成为江西战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成为连接中国东南与西南的抗战文化重地。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吉安在抗战时期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抗战文化:郭沫若、茅盾、巴金、柳亚子、田汉等文学家、诗人在吉安发表抗战诗文;反映抗战的木刻与绘画艺术作品在吉安展出;《复国走南洋》、《八百壮士》、《大骂汪精卫》等抗战戏剧杂技在吉安演出;《再牺牲再前进》、《南昌轰炸实录》等抗战音乐电影在吉安播放;《前方日报》、《抗战月报》等抗战报刊在吉安出版发行;吉安民众教育馆、文山书店等图书馆与书店为抗战提供精神食粮;浙江大学迁驻吉安泰和;国立十三中学在吉安创办;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江西总部等抗日团体在吉安开展抗战活动,等等。这些抗战文化对推动抗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奠定和彰显了吉安抗战文化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北进、南进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和争霸世界的战略。中国的抗日战争使日本北进苏联的战略图谋彻底破产;推迟了日本法西斯南进的步伐,减轻了美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压力,在日本冒险南进之后,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着日本陆军的主力和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战略攻势,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中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规模扩大、教育布局渐趋合理、教育质量有所提高。战时中等教育既有强烈的战时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一时期中等教育的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措施的缘故,其次也是由于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然,还有就是国统区战时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对本民族的政治、文化、外交、军事、民族关系和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开始进入到现代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华民族以自信自立自强为核心的、和世界其他民族平等交往的现代民族意识全面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基本完成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的民主政治是进步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民主与集权相互依赖,相互发展,不是集权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集权专政是有着相当的社会原因,这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战争环境下的社会发展.抗战时期的民主政治有很多的借鉴价值,"三三制"原则,精兵简政,参政议政,扩大群众基础,都是我们今天应该高度重视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9.
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的22年历史中,“训政”时期延续了20年之久,抗战前的国民政府训政是奠基和初期实施阶段。由于国民党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相互牵制,训政的纲领以及训政体制的形成,有一个曲折演变的过程。为了维护和加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抗战前的国民政府把“安内攘外”确定为具有全局性的战略国策,这一战略国策使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不断增强“党治”色彩,走向专制独裁。然而历史事实表明,从总体上说,这一时期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还没有从整体上完全形成个人专制独裁。政权由初建到相对巩固,在有些方面还有进步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走私贸易是抗战时期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它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抗战时期敌我双方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因此,国民政府相当重视缉私问题,国民政府应对日寇走私策略演变的统一缉私制度尚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但略显迟滞,消极应战的政策和措施居多,不过国民政府的缉私制度在抗战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