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话理论是由前苏联文论家美学家巴赫金提出的一个思想深刻、内涵深远的理论,对话的中心范畴是"自我-他者",巴赫金提倡对话双方的双主体性。以"自我-他者"的双主体性为考察对象,通过重点分析这一范畴在文学领域内的转换:复调小说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进一步探求自我与他者的对话中所蕴涵的深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与社会符号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80年代以来,当代思想界开始大量翻译和研究前苏联学者米哈依尔·巴赫金(1895—1975)的学术思想。本文旨在论述巴赫金的某些思想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重点放在他对日内瓦学派素绪尔的经典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挑战,以及他的思想如何使当代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得以完善。在这个意义上,巴赫金推动了制约语言科学发展的社会符号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者在巴赫金的接受中经历了一个主体性从坚守到迷失的过程。巴赫金在我国接受过程中其理论的命名、接受话题的形成、所依据的知识谱系甚至问题意识,无不受到他者或西方眼光的左右,使他者或西方的眼光最后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巴赫金形象的形成。我国的学者们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巴赫金形象,他们所接受的实际上是他人之镜中的巴赫金形象,进而使我国接受者在世界巴赫金接受的对话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我国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的丧失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危机,同时也是一种建构新的主体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者在巴赫金的接受中经历了一个主体性从坚守到迷失的过程。巴赫金在我国接受过程中其理论的命名、接受话题的形成、所依据的知识谱系甚至问题意识,无不受到他者或西方眼光的左右,使他者或西方的眼光最后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巴赫金形象的形成。我国的学者们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巴赫金形象,他们所接受的实际上是他人之镜中的巴赫金形象,进而使我国接受者在世界巴赫金接受的对话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我国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的丧失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危机,同时也是一种建构新的主体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思想家巴赫金的思想独具特色。1950年代后期,他提出的对话主义理论和狂欢化美学享誉世界,成为当代学术甚至日常思维的关键词。对话和狂欢共同指向生长,从两个维度表达了巴赫金对世界的哲学思考。巴赫金的思想表达兼有哲学美学化的倾向和异语表意的特点,一个论点往往有多层理解的充分可能,形成了思想的复调风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米哈伊尔·巴赫金》中的相关论文出发,论述了西方巴赫金研究中对巴赫金思想的归化与挪用:(1)从西方哲学及人类学传统中来寻找巴赫金理论或是灵感的来源。(2)择清巴赫金思想及其与后现代诸思想的关系,把巴赫金的思想完全归入西方人文科学体系,特别是后现代思想理论之中。(3)把巴赫金的对话、狂欢和复调理论广泛纳入其他学术领域,如性学、日常生活研究、身体政治等领域,赋予这些领域以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关于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问题的思想从以下诸方面诠释:首先,从总体认识并把握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相互规定性和统一性;其次,着重阐发艺术形式在文学作品中的建构性的主导作用,从而凸显形式的独特意义和地位;第三,他对俄国形式主义内容与形式观的批判,从反面印证了其思想的合理正确性;最后明确并强调,巴赫金对这一艺术关系作出的科学认识是方法论性质的,是对文学作品论的独到贡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至当下,我国学界对于巴赫金的研究已经从早期的小说理论领域,拓展到语言学、符号学、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翻译学、传播学、宗教学、后现代主义等各个领域。目前,巴赫金理论的宗教学和主体间性思想研究还稍显薄弱,待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
雷蒙·威廉斯对巴赫金的接受,始于197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对沃洛希诺夫/巴赫金《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的聚焦,并接受其语言是活动,语言有历史,具有符号的"双重性"的看法,并得出将语言视为与社会、经验的接合表述的结论。进入80年代之后,雷蒙·威廉斯开始自觉地赞同巴赫金小组的社会学诗学,并与自己的文化社会学结合起来,某些理论表述也开始"巴赫金化"了。1986年,在其最后的著作《文化研究的未来》和《文化理论的应用》这两篇文章中,雷蒙·威廉斯将巴赫金的理论称为"有意义的文化理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巴赫金思想对雷蒙·威廉斯的影响虽不具有"原发性"(即影响的最初来源),但具有"催化性"(在关键时刻推动了接受者思想的自觉)。后期雷蒙·威廉斯对巴赫金文化理论的接受明显受到了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影响,并从社会交往的角度将巴赫金思想命名为"有意义的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10.
论巴赫金的未完成理论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提出的观点包括复调理论、狂欢理论、对话理论、未完成理论等,相对地说,他的未完成理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然而他的未完成理论却是贯穿巴赫金文化诗学始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理论,包括思想的未完成性、自我意识的未完成性和语言的未完成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站在哲学的高度考察语言活动 ,确立了超语言学思想。他对语言学的研究建筑在话语之上 ,认为话语是语言的交际单位 ,一切语言现象都通过话语来考察。话语理论成为一种活的语言理论 ,构成了独特的话语语言学  相似文献   

12.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在现实的交际语境中研究话语,揭示了话语的对话性本质,并阐述了与该本质相联系的有关话语的主体性、意义、内在话语、理解与表述的对话性等概念。以此理论观照翻译,显示出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对话性。  相似文献   

13.
巴赫金的诗学研究广泛涉及社会学诗学、历史诗学和文化诗学各个领域,各领域之间又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其研究成果在20世纪诗学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对当今文论建设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代性批判视域,苏俄文论代表巴赫金复调美学以对话主义为要义,主张对话的未完成性,反对主客对立,颠覆独白美学,彰显多元价值观。洛特曼差异美学推举异质要素同时共存,在差异中求共识,多元中求汇通。在反思现代性,重构话语秩序的浪潮中,梳理苏俄文论资源,不仅有助于更加清晰全面地辨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与冲突,启发蕴含差异、多元和宽容精神的现代性多样性方案设计,还可为后现代语境下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照坐标。  相似文献   

15.
语境是巴赫金超语言学和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语用学之语境,其主要因素如言语主体、场合(时间和地点)、话题,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都是围绕话主这一核心而展开的,仅仅是话语展开的背景因素。而超语言学的语境,则不仅是话语展开的背景因素,而且是话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因素,因此语境成为一个充满张力的话语场,所以巴赫金给语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语言学看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划分“个人主义的主观主义”和“抽象的客观主义”两种哲学-语言学研究倾向的哲学基础,以存在论来理解现实的历史的人。巴赫金在个人之我与他人彼此独立又相互共存的历史语境中考察人的存在状态,由此揭示出“对话的语言使人成为人”,这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社会和语言相互关系的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尽管马克思主义对马赫金的影响不是基础性的,但巴赫金对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哲学关系的研究,无论有意无意、主动或被动,在今天看来,都是提出了一相非常有前瞻性的超语言学论题,它对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现代俄罗斯报刊文本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话理论最早由巴赫金提出,现已超越最初文学评论范畴,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多个领域。报刊文本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其特性在于新闻报道者总是尽力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并与自己保持相同立场。对话性是其存在的根本条件。现代俄罗斯报刊文本常用以下几种模式体现其对话性特点:"我/我们—你们";"我—他/他们—你们";"我1—我2—你们"。  相似文献   

18.
适应性困难会不同程度地困扰每位新生,成为大学生活中最难克服的阶段性困难之一。通过引入巴赫金的"对话"哲学理念:思想的本质在于对话,平等中创造对话事件,宽容让对话无限发展,分析适应性困难的原因在于人与世界之间对话关系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六种人",提出三条实践路径:创造广阔对话空间;促成鲜活对话事件;保持对话无限活力。  相似文献   

19.
跨语言、跨文化是翻译文学与生俱有的特性,由于巴赫金文化诗学特别凸显了文学的民族文化性,所以借助于巴赫金的文化诗学论述了翻译文学最具本质性的一种特性——文化杂合性。文化杂合性使翻译文学既不属于外国文学也不能简单归属于民族文学,使翻译文学研究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价值。探讨了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民族文学三元共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虽然现代中国的文学学科的建立,其理论基石基本上依赖于对域外理论的接受,但有关域外文论的中国接受史研究,在<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问世之前,基本上还未受到重视.该著不把"知识"创新的根基落在新观念、新方法、新视野之上,而是让"知识"回归到"问题"的求解这一原始的根本上来,以及它总是自觉地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进行考量,从而在展露出新颖的研究领地的时候,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有关接受史的独到的研究概念与方法的体系,这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的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范式开创意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