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分析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运行中存在“分”之有余,“统”之不足和缺乏土地流转法律机制等主要问题,提出改组、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正确把握“统”与“分”的尺度和稳定承包关系,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等发展、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若干对策,旨在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农业经营制度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武汉都市圈12个县(区)的农户及村集体调查数据,运用并行多重中介模型研究农地产权安全性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激励效应,并对电子商务综合示范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休闲农业示范点的乡村产业振兴情况及农地产权安全性的激励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地产权安全性的增强促使土地流转行为愈发频繁,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农业多元化发展优势逐渐凸显,乡村振兴活力被激活。然而,不同类型村域农地产权安全性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激励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且土地流转价格、土地流转对象和土地流转年限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因此提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建议: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户产权认知,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弱化农地产权安全性的行为,激发农户生产和投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江津区2个镇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实地调研。调研发现:江津区土地流转呈现速度逐步加快,形式主要以租赁和转包为主的特点。政府主要采取培育市场主体、扶持特色产业、组建农业担保公司、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规范流转程序及合同文本、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方案、设立土地交易所等方式和手段支持土地流转。江津区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三个模式:引进多个业主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动土地流转,依托公司建立农业产业园实现农地流转和宅基地置换,依托政府项目实施土地整理置换农村宅基地。江津区土地流转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最长期限有待作出规定,无地农民问题有待解决,农户规模小且分散不利于土地规模化流转,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设置有待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土地确权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农村地区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已基本完成土地确权工作。但理论界及业界对土地确权仍存有疑虑:一是确权是否会导致土地私有化;二是确权可能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三是确权可能有违初衷,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对于这些问题,应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出发,结合马克思产权理论和中国农村国情,厘清农村土地确权不是土地私有化,土地确权有助于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保护农民应有的土地权益。土地确权后的土地流转应在农民享有土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下进行,即农民享有长久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和获得合法合规的土地流转租金与履行耕地保护义务、遵循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相一致。农村土地科学、规范、有序流转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5.
在肯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来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转型的现实选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改革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由静态的物权质变为一种可自由处置的财产或生产要素,即财产化;而这样的变化将促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转化为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虽然社区统一组织的全员土地股份合作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现行《承包法》所确立的农户自愿流转方式已经能够支撑不同规模的经济形式,应是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转型较为现实的道路。目前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转型之间的关系,清晰描绘新农村经济体制目标和内容,然后探索支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耕地抛荒是指原有耕地由于机会成本大而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荒地多为不便机械耕作、贫瘠的坡耕地及经济落后的山区农地。耕地抛荒的原因在于农业劳动机会成本大;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性较强的耕地保护制度。当前耕地抛荒治理的主要形式有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和代耕代种,面临的问题是缺乏高素质的土地经营人才;土地流转和托管活动中缺乏有效通道和中介;荒地整治改造与基础设施完善的投资大、回收期限长等。因此,耕地抛荒治理要多管齐下:国家要在政策、资金投入方面有新举措;地方政府应着力完善农村科技推广网络,推动建设村级土地经营权流转中介;农民要转型成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流转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在市场的调节下有效的流转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流转的情况,并且强调了土地流转的必要性,然后着重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缺乏对土地流转的重视;产权不明确,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流转不规范,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缺乏配套的政策制度。并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是要提高人们对土地流转的认识,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资本化;其次是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土地流转法制化和规范化;第三是要培育和发展各类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第四是要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承包土地和家庭人口不符造成人地利益矛盾突出,家庭分散经营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普遍开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尚不规范。针对这些现实问题,通过对河北农村的实际调查研究,本文提出发展农村统一经营服务项目,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9.
试析新农村建设现状、问题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土地资源紧张、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技服务质量低下、农民主要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实现途径:建设农业产业功能区、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完善农业服务和流通体系;优化种养结构、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就业转移、健全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巩固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和加强技能培训;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不断创新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0.
狭义土地承包经营权特殊用益物权性质及其流转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和引导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前提是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和所流转土地权利的属性,但我国立法及相关理论研究对此都缺乏明确的解释。以区分两种涵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起点,从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关系、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三个方面,分析了狭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殊用益物权性质,指出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承包本集体土地的权利,具有不同于一般用益物权的特殊性质,是接近自物权的他物权,是法律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重点。土地流转中除了土地互换外,转移的并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是土地使用权,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规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几年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大,农村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英语教育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师资的缺乏、观念的陈旧、设施的落后、课改的压力以及模式思维的僵化都严重制约着农村英语教育,所以,探析新模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新模式的探究与尝试可以解决现有困境,为农村地区英语教育指明前途方向。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较之过去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同时农村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也比过去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中还存在着文化观念相对落后,文化结构不合理,文化消费市场不健全,文化事业贫血,文化消费负面效应凸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强化农村基层政府文化职能,进一步强化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农村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新时代,实现农业现代化治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治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如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落后于发展需要,具体表现为:一是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二是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创新力不足;三是重产轻质问题突出;四是工作职能边界不够清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落后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投入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相对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在农村教育方面,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仍不平衡。小农户难以嵌入现代化农业进程,主要源于:一是经营规模小;二是资金短缺且借贷困难;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制约了农业发展,表现在:一是传统农作物种植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高;二是年老的农民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且精力有限,导致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非常不理想;三是农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难以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求。面对以上突出现状,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大背景下,实现农业现代化治理需要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一要提升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二要健全管理体系,三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四要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上,一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强公共服务的相关设备设施、场地等建设,三要创新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在推进农业科技应用方面,一要重视科研体系构建,二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三要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在当前,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一要加强制度保障,二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一要抓牢教育环节,二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机制,三要构建优秀人才回流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出,导致农村"空巢"现象严重,老年人口抚养比急剧上扬,不仅使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养老的经济负担更为沉重,而且给农村家庭养老照护服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社区照顾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弥补家庭照顾和机构照顾的不足,适合农村地区的社会现实和农村老年人的心理,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失衡的问题。我国政府借鉴社区照顾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农村养老服务仍然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盐城市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由于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建造标准过低、建造技术落后等原因,盐城市的乡村人居环境仍处于低水平、低品质的状态之中。从政策、技术等多方面对盐城市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重点解决乡村住宅建设、农民适度集中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保供养工作是农村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供养经费难以落实,供养水平偏低,农村敬老院建设落后等.因此,应进一步加快农村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圆满完成和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中国进入稳定脱贫时代,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成为下一阶段乡村工作的重点,脱贫稳定性也是当前亟须考虑的一大挑战。精准脱贫阶段中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有保障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多数脱贫地区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医疗水平较为落后的局面仍未得到全面改善,部分脱贫地区存在医疗设备落后、药品不全等问题,整体医疗卫生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从医疗方面来讲,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动乡村最终全面振兴,需要持续发力,不断推动乡村地区整体医疗水平的改善提升。结合实地对口帮扶情况,分析了当前精准医疗帮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精准医疗帮扶的实践经验,创新性地提出了“省、县、乡、村”四级联动精准医疗帮扶模式以及进一步优化精准医疗帮扶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新农合已经在我国全面实施,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该制度的实施状况存在一定差距,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该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运用实证调查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和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为例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新农合的实施情况进行比较,总结出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新农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扩大农村消费对拉动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消费却存在着总量增长相对缓慢、明显落后于城镇、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等三大突出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与医疗卫生事业较为落后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必须要选择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打组合拳,多管齐下,全方位扩大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20.
德国城乡等值化模式在中国南张楼村的实验,是一次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落后农村如何摆脱历史困境”问题的全新探索。尽管该实验在中国农村并没有显示出令人信服的普适性,实验本身也超越了德国专家理想中的中国农村建设标本,但它却是中国人为“三农”命题求解的一次独特实践,对于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仍是非常深刻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