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八大召开以来,国内学者针对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文明制度的定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政府生态行政制度体系的健全、正式制度的完善与健全、非正式制度的引导和推广以及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等七个方面。但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制度的研究多集中于具体制度,对于基本制度和根本制度的研究需加强。  相似文献   

2.
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促进制度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理论成就,就在于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与对社会主义的新型建构,其理论重点进一步表明,社会主义的制度和谐与生态和谐有着相互促进的互动性,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制度和谐,其生态和谐的实现也具有虚幻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破除中心思维方式,树立和谐共生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机制上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改革促进制度和谐。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学者们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现实必要性和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构建路径进行了探索,重点涉及绿色发展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责任追究和监管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等研究领域。从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尚需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全局性和区域特殊性以及制度约束力和执法独立性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促进制度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理论成就,就在于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与对社会主义的新型建构,其理论重点进一步表明,社会主义的制度和谐与生态和谐有着相互促进的互动性,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制度和谐,其生态和谐的实现也具有虚幻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破除中心思维方式,树立和谐共生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机制上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改革促进制度和谐.  相似文献   

5.
生态审计是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的工具,通过比较国内外生态审计的制度与实践,发现生态审计在目标的实现路径、主体、对象、方法上存在差异。国外以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为着力点,注重预防管理。国内以评价绩效为切入点,强调事后监督,生态审计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我国生态审计发展应当完善生态审计立法、充实生态审计主体、补全生态审计对象、丰富生态审计研究方法、推进生态审计信息共享,加强生态审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依靠制度先行,作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法律部门,环境法应该着力于制度创新。因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制度与传统法制度大相径庭,这就要求环境法制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人"作为基本的人性假设。因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制度原理要求环境保护制度设置以环境自身容量为底线、污染控制制度注重全过程管理、生态保护制度着眼生态系统有机整体、大量制定技术性规范。因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制度体系包括环境管理体制、环境保护制度、资源制度和国土开发制度。  相似文献   

7.
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是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新高度和时代战略任务,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将向包括林业事业在内的生态建设领域倾斜.传统林业财政审计监督的局限性以及多元化生态资金筹措机制的确立,凸显出生态文明试验区战略框架下开展林业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林业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具有监督工具、评价手段、鉴证辅助、"免疫细胞"的职能框架,并且透过非特异性作用机制和特异性作用机制呈现出来.建议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开展定量与定性结合、短期与长期兼顾的差别化林业财政支出绩效审计.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适应行政民主化潮流和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而协同学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推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形成机制应着力于从主体互动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监督惩罚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并从理念、机制和行动三个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系统设计,即通过培育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绿色绩效考核机制和全面推进多元主体环境信息公开共享等路径来推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定位,然后探讨了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及实现路径,最后提出了资源环境审计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资源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力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0.
如何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效能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以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理论视角来看,正式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法治保障,非正式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和道德支撑。只有二者有效的契合与互动,形成正式制度强制规范和非正式制度道德支撑的合力,才能有力推动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活动的有效实施,在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开展环境审计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通过分析湘江流域水污染的特点,探讨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环境审计基本理论,并且从如何确定审计对象、主要污染物、审计内容和环境审计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了适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环境审计模式,从而可以完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系统,优化我国水污染治理中的环境审计理论。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切实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积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培育绿色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其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生态自然环境、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结构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当前,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实行绿色设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加强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建立绿色GDP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外形势,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并进行了积极实践。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从植树造林到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从科学发展再到绿色发展。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建设内容、途径方式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与实践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创新。它包含生态文明“兴衰论”、生态文明“两山论”、生态文明“民生论”、生态文明“和谐论”、生态文明“共同体论”五重理论内涵,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球生态治理和世界人民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政治学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国内生态政治学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新的生态政治观点:生态政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生态文明化。生态哲学理念和生态文化是生态政治的核心,其基本观点是“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的内在关系存在观。生态政治的现实基础是生态经济,其主要内容是生态政治经济学。生态政治经济学强调生态规律约束条件下,对私有产权的超越,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权。生态政治的基本内容是“政治生态体系”观,这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环境之间,以及人所组成的“政治体系”与“社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模式。生态政治秩序建设目标:推天理明人事,建立以从生态社群到生态城市,到生态民族国家或文化共同体,到生态系统,到生态存在的绿色差序格局和遵循生态伦理“生态正义”的“理治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愈加注重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呈现出一个紧密关联、相互协调的整体,并且执行力大大提升。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制度体系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统筹推进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相关制度建设;推进关键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区域生态文明水平,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本文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具体成果形式两个角度剖析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将生态文明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同时认为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由此形成了关于生态文明内涵的"1+3+1"阐释。基于生态文明内涵得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构建了包括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以及35项具体表征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