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利用面板数据的回归方法分析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特征,结果显示资本体现式和中性技术进步都是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作用更稳健,产权制度和资本深化对制造业技术进步也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按照技术属性对制造业分组采用PCSE回归方法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低技术行业技术进步增长主要源于中性技术进步,而中高技术行业却取决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在回归方程的控制性变量中,利润率对低技术行业技术进步正向作用显著,对中高技术行业作用不明显.资产规模反向效应明显即行业资产规模越大越不利于技术进步,同时产权制度和资本深化在各组中显著正向作用保持不变,表明非国有经济发展和资本深化有利于行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利用修正的生产函数较好地估计了甘肃省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经济产出的贡献份额。结果显示,资本投入对经济产出贡献较大,技术进步对经济产出效果不理想,而劳动对产出贡献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本高投入带动,经济发展还处于粗放式阶段,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要素转化效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3.
Hsieh和Klenow提出了一种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模型,龚关和胡关亮对该模型进行了扩展。文章在龚关和胡关亮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了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只与行业有关的假设,构建了一个新的异质产品的垄断竞争模型。然后结合企业的微观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劳动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根据Olley和Pakes的方法测算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并从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1-2007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4.93%;由于资本配置效率和劳动配置效率的双重下降,2007年以后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下降;就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看,中西部地区越来越高,而东部地区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广东工业35个行业1997—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中的技术效率和前沿技术进步进行测算,并结合竞争程度、企业规模、资本密集度、产权结构情况四个行业特征指标,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行业特征和创新绩效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程度越高、资本密集度较低有利于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企业规模较大和资本密集度较高则有助于前沿技术进步的提升;而产权结构不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当代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出现了新变化 ,主要从有机构成、利润率低的劳动密集部门向有机构成高、利润率高的资本———技术密集部门转移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是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高的根本原因。大力发展劳动复杂程度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是增加价值财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1997-2006年期间,北京市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年均增长率为10.2%,TFP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则出现年均2.4%的衰退,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继续推动北京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必须在保证技术进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对技术效率进行优化和提高。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效组织和整合企业资源,加大制造业产业布局的调整力度,实现产业规模经济以及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用Jeffrey Wurgler的思想和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内资和外资不同技术密集制造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研究,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我国不同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内资高技术密集制造业资本配置低效、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与就业规模绝对减少的结论。从两种不同的视角评价了这一结果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提出了政府产业政策全面考虑的建议,即政府产业政策不只是关注短期经济成本、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注重国家长远利益、国民福利和产业安全,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对内资高技术密集产业(弱小产业)的必要保护。  相似文献   

8.
运用2001—2014年27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使用DEA模型中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更多依靠规模和数量取胜,而非产业发展质量; 近几年来辽宁省的要素使用效率有一定的提升,对劳动投入的利用水平低于资金投入;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技术效率的变动起的作用相对较小,但近几年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则主要是由技术效率变动的下降引起的,而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于加强管理创新 ,提高经济效率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很多 ,但是对于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测度尚很少研究。文章认为广义技术进步主要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 ,即资本和劳动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它们分别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果。文章提出了测度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方法——扣除法 ,并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定量测度了管理创新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要素合理配置不仅能够提高要素效率,还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测度城市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和要素再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对城市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技术进步表现出资本偏向型的特征,无论是城市的技术进步还是城市要素配置效率均存在空间相关性;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会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而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则会导致要素配置效率的损失;技术进步偏向对城市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还会受城市初始发展水平的影响;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会显著提高富裕城市的要素配置效率,而对贫困城市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据此,建议城市在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而形成技术进步与要素效率提升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界定企业规模、建立企业规模增长模型,得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注重人力资本投资、节约资本资源、注重资本效率提高、发展高新技术、注重技术进步、加强内部管理、注重企业制度创新”等,是高质量快速增长我国企业规模的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98—2009年我国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资源型地区内不同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整个资源型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情况。研究表明: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变化最大的是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而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落后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技术效率的进步引起的。提出了推动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依据Hicks和Acemoglu的技术进步方向定义,将生产函数设定为CES形式,使用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方法测定并对比中美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通过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美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整体为资本偏向性,呈逆要素禀赋发展趋势,且与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走势基本一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对中国存在跨国传递效应,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主要受美国影响,但存在1-2年的时滞,而要素禀赋结构和自主创新并未使技术进步转向资本。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24个省级行政区域医药制造业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投入导向的malmquist指数求出医药制造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采用门槛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集聚水平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集聚水平仅对医药制造业创新和技术进步存在单调递增的影响,而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单门槛效应。整体来看,适度的提高集聚水平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是过度集聚则可能对创新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根据目前医药制造业区域集聚水平的发展趋势,应均衡医药企业的地区分布,充分发挥集聚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制造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运用DEA-Tobit两步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技术效率尚未达到最优,其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效率无效。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的支持力度和学研的参与程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技术效率均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政府的支持力度和学研的参与程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创新活动与融资活动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资本的特征与属性成为构建“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重要因素。理论层面,将具有长期导向和治理作用的股权与债权置于“耐心资本”框架下,分析其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制,提出“耐心”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与监督治理作用,而“效率”是对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两者能够兼容,即长期导向能够促进效率提升。实证层面,基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耐心资本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其中关系型债权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并且相较于建构创新,耐心资本更能促进高价值、高风险的模块创新。其次,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冲突,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效率。再次,数字经济在耐心资本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其中城市数字经济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强了关系型债权的促进作用,而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升更能增强战略型股权的促进作用。最后,耐心资本更能促进市场势力较弱、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效率。基于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如下: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充分发挥耐心资本在降低信息摩擦、优化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全面发展数字经济,为耐心资本参与制造业企业创新治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有效的工具;引导不同类型的耐心资本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市场结构的制造业企业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联盟中本土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构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基础上,对典型行业的中外企业联盟中联盟伙伴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本土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普遍低于外方企业,在知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中,中外联盟伙伴之间价值创造能力的差距较小;而在劳动和资本密集的行业中,中外联盟伙伴之间价值创造能力的差距较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影响本土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外生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企业规模和产业结构是影响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实证和测算结果,以提高本土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为目标,提出了组建中外企业联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用DEA的Malmquia指数方法,对2000-2009年海南省及各市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海南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缓慢,而各市县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推动海南省及各县市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则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共同影响,而海南省的规模效率普遍偏低,因此提高TFP增长率的途径应该是加快科技创新并提高投入要素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时期,零部件进口对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将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作为衡量技术进步的标准,对零部件进口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大零部件进口规模对技术进步有正向影响,但发挥作用存在一定时滞,且在高技术行业中促进作用尤为显著;扩大零部件进口种类能显著促进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低技术行业;外商直接投资、人均资本和研发投入均对技术进步有正向影响,但对不同技术层次行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孙献贞  李言  郑芳 《调研世界》2023,(10):24-30
本文从要素配置效率和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构建数字创新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将全样本微观层面ICT专利申请授权量数据汇总到省级层面衡量数字创新,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探讨数字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推动技术进步和提升规模效率。在计算机类数字创新、沿海地区、南方地区等情形下,数字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更显著。在2008年之后,数字创新对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对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数字创新将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渠道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数字创新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