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形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苏联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消失。由于失去了强有力的外部制约,美国不断加大在该地区的影响,致使安全问题成为该地区各国的首要关切问题,并由此加重了国际关系理论界所谓的“安全困境”,它严重阻碍了该地区各国的交流和发展。人们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来审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并相应地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或消除它,就能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东亚安全的基础、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时期,东亚曾遭受过两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冲击.冷战后,世界形势尤其是东亚形势的发展使东亚至今保持着相对持久的和平.目前,东亚仍然存在着威胁和平与安全的诸多因素,解决东亚安全困境的出路只有通过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各国的之间依赖性和彼此的信任度,加强对话与合作,才能够得到持久保证.  相似文献   

3.
论冷战后中日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出现了僵持局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形成的原因予以解读。冷战后东亚地区出现了权力结构变化,中日两个大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各自朝相反的方向同时崛起,使中日之间陷于安全困境状态,这是导致中日两国关系出现僵持局面的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这一基本事实,从国际安全困境,意识形态困境,政绩合法性困境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进行了困境分析,指出未来党执政安全的趋势存在向好和向坏两种可能,而实践好"三个代表"党的执政安全就会获得体制内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学界围绕所谓“中国军事威胁”的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争论双方在中国的战略意图、军事实力及中美是否能够缓解安全困境等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一些学者认为,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军事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国将对美国在亚太、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构成潜在威胁,中美安全困境难以克服.但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军事实力有限,战略目标克制,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对美国的战略优势和军事优势构成实质性威胁.他们主张中美加强接触,促进军事互信,缓解安全困境.这些辩论已经并将继续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石油安全问题越来越敏感,仅仅从石油安全问题的现状、形势出发去进行研究远远不够,无法从根本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石油安全问题,抓住石油安全问题的根本内因,追根治本,我们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本文尝试用“石油安全困境”一词来表达引起石油安全问题的内因,并将其与国际政治中的“安全困境”加以区别、界定和分析,最后从事物的内因出发对可能的出路进行了思索。  相似文献   

7.
首先从国际政治理论中安全困境的概念入手,分析安全困境的内涵和本质;再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学派的不同角度,分析国家之间安全困境产生的原因;最后依据不同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寻找国际关系中安全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初中日安全困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安全困境在国际政治学中的一般定义着手,结合历史等问题分析了中日安全困境的根源、性质,探讨了缓解乃至化解安全困境的方法及对策,为我国的和平发展营造稳定的东亚环境.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美国长期实行的以遏制苏联为核心的大战略不再适用,为此,它需要制定新的大战略以适应后冷战时代的世界形势。但时至今日,美国国内在涉及大战略的诸多问题上仍未能达成共识。本文将从设定战略目标、界定核心威胁以及确定最佳手段等方面,分析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大战略制定问题上面临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大部分东盟国家均为濒海国家或海岛国家,海上安全在东盟各国战略考量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冷战结束后,东盟在秉承冷战时期成员国间双边海上军事安全合作传统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东盟国家间多边海上军事安全合作机制,并且积极构建东盟主导的地区多边海上军事安全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战略行为,冷战后东盟不断深化区域内外海上军事安全合作,具有深刻的战略意图.第一,增信释疑,纾解区域内“海上安全困境”;第二,联手应对地区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第三,实现大国平衡,确立东盟在地区海上安全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第四,推动“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