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各民族宗教的研究,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性学术研究领域,需要多学科的支撑和协作进行,与之相适应,中国民族宗教研究的学术架构,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需要有效整合和利用不同学科的学术资源,才能完成该学术领域的科学建构。  相似文献   

2.
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突出问题意识,强调学术创新。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和着眼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首先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根据问题的变化和处理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以切实地解决问题。学术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实证技术与方法研究、实际应用研究等,既要研究学术思想、学术方法,总结学术史的演进,又要从学术的角度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社会现实,洞察、思考和回答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既要充分注意宏观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也要密切关注微观层面的具体实际问题。研究需要有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视角要全面、多维、开放,研究方法和结论应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由此促进学术繁荣和理论创新。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立足点,学术创新代表着学术研究的生命力。一些学者以敏锐的眼光、批判的精神,从多重视角指出了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为此,本刊推出“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专题研究栏目。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的周作人研究的关注点、言说方式与时代思想、文化潮流保持着密切联系,自有思想史、学术史价值,这变化中又隐含着研究者不变的思维方式与立场。研究者借助研究对象参与到时代思想、文化大潮中,隐含着潜在的政治与事功诉求;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时代转型中,知识分子参与现实的观念、方式几经调整,但舒芜、钱理群的周作人研究始终保留泛政治化特征,体现一代中国学人仍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徘徊。中国学人积极的事功心态和非学术本位的学术观念,在周作人研究中有迹可寻,二者学术研究中隐含的自我社会角色认同的困境与偏颇,体现的乃是一代中国学人的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4.
数字文化资源构建是互联网络时代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环节,以"文化资源"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得到文化资源中文学术文献样本2116篇。通过考察1985-2012年中国文化资源学术研究的发展状况,获得文化资源学术文献的时间分布、第一作者文献发表规模分布、研究机构贡献规模分布、研究方向分布等的统计结论。统计分析显示,"文化资源"学术文献的研究方向集中于地域文化资源个案研究;数字文化资源研究规模较少。文化资源研学术研究的优先方向有二,一是文化资源体系框架的完备性结构是基础性科学问题,二是数字文化资源构建必将成为科学前沿和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陈垣被誉为中国宗教史研究的开拓者,其开拓意义不仅在于领域的拓荒,更在于研究态度和方法的现代性转变。陈垣宗教研究的现代性体现在对客观性的重视以及对信仰外宗教的平等与尊重。结合中西宗教学术史背景,可以发现陈垣代表着中国宗教研究三方面的现代转变:其一,视角上,从教内信徒宣教式的宗教研究转向兼具教外视野的、客观的、为学术而学术的宗教研究;其二,方法上,从护教性的"神学"式宗教研究转向描述性的"史学"式宗教研究;其三,态度上,从区分优劣差等的不平等的宗教研究转向平等的宗教研究。从宏观时代背景看,宗教学术研究的出现是传统中国学术从"通人之学"转向"分科治学"的产物,时代变局和中西学术竞争都影响了中国宗教研究的现代转变。当时宗教界特别是基督教界的宗教研究蔚为大观,陈垣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文科研究生是培养社会科学高级人才的主要阵地,是国家教育的精华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研究生良好的学术素养的养成,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要面向时代前沿问题及现实问题,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在不断的学术积累与积淀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与风格的学术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二十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急遽变迁中 ,中国的学术研究却未能如往昔一样在动荡的社会现实和激烈的文化冲突中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反而陷入了流与变徘徊的尴尬境地。其间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既涉及到中国学人的角色定位、学术理念和学术价值评判标准、学术研究能力等问题 ,也涉及到学术制度、学术生存环境与学术氛围等方面的问题。面对着如此繁杂和尴尬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人唯有真诚地努力 ,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学术研究功力的同时 ,改造现行的学术制度 ,拓展学术生存空间 ,创建科学合理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术运作机制 ,方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
学术研究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非情绪化的宣泄,在事实确认、价值选择、思想方法上需要基本的底线。辜正坤先生以儒家传统文化本位观否定"五四"的文化选择和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历程,显然有悖于基本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这类为体现所谓的学术立场故作惊人之说,只会有跑马圈地之嫌,绝非学术研究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于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来说,有必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学术向度,并表明这一学术向度是与其作为历史性实践的思想武器本质一致的。正是通过其哲学革命和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表明其学术研究的基本使命是:揭示并切中社会的现实。这一点构成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决定性基础和根本任务,从而把所谓学术的"纯粹自律性"揭示为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幻觉。由此引申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时代课题将主要包括:1.对文本、经典、思想史的研究;2.对整个当代世界及其理论表现的批判性研究;3.从社会现实的方面对当今中国之历史性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一般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但冷战后,这种从现实政治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已经不再是一个显学;与此相对的另一部分是从哲学、文化、美学和意识形态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这股潮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语言学等等都受到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思潮的影响,甚至包括今天的全球化研究。西方(英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问题意识,这种现实感和问题意识表现在美学研究上,就是集中于审美话语的现代性意义、审美话语的历史衍变、历史与现实意义方面。这与中国的美学研究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学术建制、社会制度、学术背景与传统造成的,但这不应成为中西双方对话与交流的最终障碍。现实感和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源泉,也是真正展开全球视野下学术对话与交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华锺彦先生是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著名学者,在新旧不同的时代变换中,他一以贯之的是对学术研究的倾情和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华先生的学术研究始终围绕着古典文学的教学活动而展开,他的学术著述活动也总是为教学工作服务,华先生持续一生的《诗经》学研究就很清晰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对此加以回顾和确认,必将有助于我们长怀先辈业绩,汲取更多教益。  相似文献   

12.
王富仁的学术研究涉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文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新国学以及语文教育学等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无疑是其学术研究的重点,具有多维度的学术建构。但以往学界往往多聚焦和称赞他的鲁迅研究和新国学研究。其实,他的现代文学研究之路绝不拘泥于鲁迅这一单一对象,也不拘泥于具体和微观,而是呈现出视域的宏阔性、思维的开放性、眼光的全局性等个性特征。他的现代文学学术思想和见解是建立在他丰富的人生体验、生命体验和独立的文学感觉、感受基础之上的,从而建构起有思想的学术和有个性的话语,这是他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所在、价值所在,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治学提供了路径、方式和方法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2009年8月23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主办了2009全国高校期刊编辑业务培训暨学术发展前沿报告会,邀请王齐洲教授做《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编辑选稿策划》报告,反响强烈。王教授指出,学术研究的本质是创新,而就研究者个人而言,其学术创新只可能选择在某个领域甚至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进行,所以其创新也就不可能是全面性创新,只能是“选择性创新”。期刊编辑的职责则是选择,即选择那些富有创新价值的成果在期刊发表,以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而这些选择也不是没有限制的,它体现出编辑的独到眼光和刊物的学术定位,因此,期刊编辑是在进行“创新性选择”。“选择性创新”与“创新性选择”,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造起学术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促进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会后,笔者就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选择性创新和创新性选择等问题采访了王教授,今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各期刊社、编辑部: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腐败等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研究、科学发展以及科技期刊自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提出如下倡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期待观念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期待观念转换王齐洲在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的。无论是学科体系的建立,学术资料的积累,还是研究方法的变革,研究范式的形成,都体现了不同于传统学术研究的时代新特点。如果说以乾嘉学派为代表的传统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各期刊社、编辑部: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腐败等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研究、科学发展以及科技期刊自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提出如下倡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是我国音乐学术领地的两大学术研究领域,研究和探索中西方音乐史,对于更好的认识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从史料、方法、著作及历史发展线索等方面,对中西音乐史作了初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学术评价是学术研究的风向标和指挥棒.科学的学术评价可以净化学术风气;不好的学术评价可以助推学术腐败.学术评价是学术研究的上游.学术评价出了问题,丧失了公信力,受污染的不仅是自身,而是下游的一望无际的千百里江河水.  相似文献   

19.
我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山东现代著名作家三个方向.我着意通过学术史研究之研究,去发现学术研究中的薄弱点、偏误点、分歧点、空白点及其他倾向性问题,进而做出自己的建构.潜心探讨群体编撰的学术生产方式.积极关注学术个性的守护.  相似文献   

20.
考据作为中国本土的一种注重客观实证的学术研究方法,也是民间文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之一,是早期的民间文学学者常用的技术手段。钟敬文先生凭借其深厚的古典文献功底,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将考据方法广泛运用于中国民间叙事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就这一学术范式进行专门讨论,对民间文学研究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