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综合考察唐宋词体观与流行词作,有三类词调应时而生,互有渊源,时有分合,在词体演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一类能彰显诗词体渊源与分别,中唐已形成,体势与近体诗相似,而能凭借微妙变化自成特色,在唐宋流行词调中占比例最大;第二类能奠定词体本色,形成于唐末五代,具有句短、韵密、变化繁多的鲜明特色,擅写柔情曼声,是促成词体定型的关键词调;第三类能发挥词体兼容性,形成于北宋,具有篇幅增长,句、韵、律等更灵变的优势,是宋代最具活力与容量的流行词调,既能促成词体变体,又能守护词体特色。系统研究这三类词,有助于把握唐宋词体的演变规律与名家名篇的词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五代赵崇祚所辑《花问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它共辑有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词家五百首词。以后,人们常把《花问集》中的词称作《花间词》,把《花间集》的词作者称为“《花间》词人”。《花间词》在我国词的发展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它对北宋词的直接影响意义尤为重大。所以两宋词评家曾对《花间词》有很高的赞誉,并把它作为评价北宋词的标准。例如北宋李之仪《姑溪词跋》评柳永词就说:“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南宋初,晁谦之在其重刻《花间集》所写的跋语中赞扬说:“……皆唐末才士长短句,情真而调逸,思深而言婉”。其后,南宋陈振孙《直斋  相似文献   

3.
作为“花间词人”之一,欧阳炯曾为《花间集》作序,序中对花间词风的侧艳倾向、词与音乐的关系、词体发展的文人化趋势都有所阐明,并且确立了与诗评迥然相异的词评标准。在此种词论思想的影响下,欧阳炯词的创作既散发着浓艳绮丽的花间情调,又在词调体式的运用上推陈出新,内容题材的表现上有所拓展,从而确立了他在词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4.
浪淘沙源流     
<正> 《浪淘沙》在唐声诗阶段是齐言体,其中又分格律体与歌谣体;在宋词阶段变成了杂言体,并且还有令词、慢词之分,令词中又有平韵体与仄韵体之别,慢词中更有柳体与周体之异.着眼于令词上下片各保留了两个七言律句,便产生了词调与诗调存在着同一关系的观点;着眼于令词的句式、韵位远离了七言声诗的基本特征,又产生了词调是借诗调之旧曲名而另倚新腔的观点;着眼于柳永慢词在格律不如李煜令词那么严整细密,更产生了令词发展到慢词就在于乐曲节拍由“促碎”变为“啴缓”的观点和“衍令曲小词为长词慢调是柳永创调方法之一”的观点.如果我们要在理论上发现误区,就必须选择考据学作为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5.
五代词人李珣生平及其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珣是《花间集》中一位重要词人,他“土生波斯”,波斯即今伊朗,可以算是一位外籍词人。他的词所取得的成就,显示了他汉学功底的深厚和文学才华的出众,也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凝聚着异域文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在《花间集》中,李珣词风貌独特。近人况周颐云:“五代人小词,大都奇艳如古蕃锦,唯李(珣)词以清胜”。近人李冰若亦云:“花间词人能如李氏多面抒写者甚鲜。故余谓德润词在《花间》可成一派而介立温、韦之间也。”确实,李珣词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在《花间》词中别开生面,称得上是脂粉气中的一缕清风。  相似文献   

6.
婉约词派女性形象的审美嬗变赵泽洪自中国出现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以来,词中的“花间美人”便取代了诗中的“伟丈夫”,一跃而成“诗余”的主角。接下去的北宋词坛,“南国蝉娟”始终占据着主要位置,从而形成词与诗一个明显不同的审美特质─—“女性化”。“男子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们对《花间集》中的“花间别调”认识不足的问题,探讨了“花间别调”之一——边塞词在内容、形式与表达技巧、感情格调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有利于打破《花间集》诸如“郑卫之声”、“不过行奁组织之辞”等片面评价,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花间集》特别是"花间别调"。  相似文献   

8.
花间词风格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词的总集,其中所收的词,我们称作“花间词”。花间词在词史上影响最大的就是人们所说的“花间词风”。历代论者对其评价各执一端,褒贬不一,遂使它的本来面目模糊起来。所以今天有重新探讨和评价的必要。一要论花间词的风格,首先要了解历来对花间派、花间体、花间风格的认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东坡词》谓苏轼词“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第一次提及花间“派”的概念。更明确提出花间派概念的是郑振铎。郑氏在《词与词话·花间词人们》一文中说:“唐末到五代的词人统称花间派”,在《词的启源》中也说温庭筠的“绮靡侧  相似文献   

9.
作为“倚声填词之祖”的《花间集》 ,无疑对后世词创作与词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它奠定了词“以艳丽为本色”的性质 ,以佳人美貌及男女艳情为主要叙写对象 ,以是否能合乐 (尤其是女乐 )而歌判断词体性之正变 ,甚至《花间集》中美女与艳情的描叙也开启了后世词学为尊词体而勉力攀附香草美人之《风》、《骚》之旨。换言之 ,《花间集》奠定了宋词的女性化特质 ,使得以后近千载的词创作几乎没有完全脱离过言“闺情”的“本色”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女性意识的刻画和反映  相似文献   

10.
《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选集,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历代文人对《花间集》的态度和评价却褒贬不一。整理和研究这些矛盾复杂的评语和批评,对认识《花间集》的价值和意义,评价其词坛地位,以至于认识词体的演变发展轨迹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后蜀赵祟祚编,共十卷,录词五百首。花间派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代表作,大多赖以保存下来。它是研究我国词学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华民族文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一) 《花间集》中的词,多数是写男女艳情、悲欢离合、旅愁闺怨、伤春惜时的;直接反映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重大的历史事件的题材极少。陆游在《花间集跋》(之一)中批评道:“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可叹也哉!”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全盘否定花间词,相反给了它较高的历史评价。在《花间集跋》(之二)中,他说:“故历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辄简古可爱。”从前人对花间词的评价来看,各有所执,毁誉并存,但总的倾向还是称赞多于遣责,“功大于过”这一习惯性评语施诸“花间”,也还合适。孰料近几十年,花间词逐渐被否定了,它成了词的发展史上的“一股浊流”,戴上了一顶“反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的帽子,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2.
《花间集》对民间曲子词过渡到文人词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花间词”既有文人“长短句之诗”的文学性,又具有民间曲子词的娱乐性,欧阳炯提出“诗客曲子词”这一称谓正好揭示了这种特征。  相似文献   

13.
屏风是《花间集》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道具,《花间》词人在忠实纪录这一现实生活环境的同时,构造出了一个颇具文学价值的词境——“屏内世界”。构成“屏内世界”的现实基础是当日屏风之形制与使用方式的历史本真状态;其艺术基础则是屏风图案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与时代文化内涵。由此二者切入,对《花间》词文本所作的解读即富有原生态的意味。在原生态的视角下,可以清晰地发现《花间》词中“屏内世界”词境所独具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对宋词词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花间词中一位四川籍词人孙光宪,他的词作在《花间集》中别具一格,既不同于温庭筠的浓艳,也非韦庄的疏淡,他从内容到词风都有自己的特色,呈现出一种花间别调。本文试图从题材、审美风格两个角度浅析之。  相似文献   

15.
以《花间集》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包蕴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在词调、常用物象以及抒情范式等方面明显接受了南方地域文化的影响.词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在《花间集》中呈现了转折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后蜀赵崇祚编,共十卷,录词五百首。花间派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代表作,大多赖以保存下来。它是研究我国词学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华民族文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7.
词中有不少句中韵,它源于诗的句中韵而比其更加复杂,一些还成为词调中的一种定格。本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将词的句中韵分为句内叠韵、一句多韵、二字独韵和句中藏韵等几种类型,并探讨其与音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词体发生问题研究的深入,民间词在文人词兴起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普遍认可。然观今日词学界对文人词体兴起原因的探讨,一方面,虽承认民间词对文人歌词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民间词是如何影响文人层,以及文人如何吸收民间新的歌辞样式进行歌词创作的,有关论述却显得苍白。本文通过对词调本事及运用情况的考察,说明民间词向文人层扩散,从而促进文人词体兴起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花间集》第一次从整体上向人们展示了文人词在结构、视点与创作意旨上的一些特点。具体地说,《花间集》在结构形态上是截取一特定的生活片断,并以人、事、景、情四种因素的组合、交融链建构这一特定的生活片断。在视点类型上主要采用“旁观者”与“切入角色”并用的视点,并形成了词独特的视角运行方式。而创作的核心意旨或根本目的乃在于揣度他人,以表现泛化的私情。《花间集》所开创的词的文体创作范式对以后文人词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制约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词有“同调异体”的现象。“同调异体”指的就是有些词调有一个正体,还有一个或几个乃至十几个异体。例如《如梦令》有一个异体,《诉衷情》有七个异体,《临江仙》有十三个异体,《酒泉子》有十九个异体。正体与异体之间、异体与异体之间,其差別或在段数之不等,或在用韵之不同,或在句式之互异,或在全篇字数之多少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