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在建立人口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GPCA模型和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从省域层面出发对全国31个省(市)区2005—2008年的人口安全水平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并就其空间集聚效应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分析,探究其集群效应的空间分布及其核心区域。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区域人口安全水平之间的发展差距趋于缩小,但各省(市)区间仍存在显著差异,不均衡发展的态势十分突出,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自相关现象和集聚效应。各省域均未脱离其期初原有的集群范畴,时空跃迁类型呈现出高度的空间稳定性,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已初步形成且较为稳定,时空演化具有严重的路径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首先构建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GPCA模型和ESDA方法,从省域层面出发,对全国30个省(市)区2006-2009年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全面、动态的评价,并就其分布格局是否存在空间集聚效应进行了识别和探讨。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我国省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各省域间仍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其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现象和集聚效应,时空跃迁检验表现出高度的空间稳定性,时空演化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已初步形成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2006—2010年中国30个省市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绩效的动态评价,从全局和局域两个角度检验省域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0年中国30个省域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绩效均有所提高,但5年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绩效综合得分排名变化不大,地区间发展差距仍较为显著,且各省域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通过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的建构及测算,发现省域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其影响下,中国省域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空间集聚态势的整体均衡性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4.
物流信息化水平空间结构演化研究对统筹物流业发展、构建布局合理的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指标权重,进一步加权计算2013—2018年物流信息化综合指数,从全国、省域两个视域对中国物流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 利用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确定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空间关联关系,通过QAP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逐年增长,地区间非均衡性增强; 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空间结构呈“东(偏北)-西(偏南)”格局,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逐渐弱化,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的同质性现象占主导地位,空间异质性现象增强; QAP分析显示,空间地理位置、城镇化水平、区域创新水平、区域开放水平对物流信息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域生活能源碳排放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6—2011年中国各省域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统计分析软件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省域之间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分析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域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效应最为显著,生活能源消费综合碳排放系数以及生活能源价格对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也较大。在生活能源价格较难调整以及经济不断增长和人口规模不断增加趋势下,优化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减小生活能源消费综合碳排放系数,以及提倡居民生活节能,是减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省域内网络零售业健康快速发展和省域间均衡协调发展,本文考虑省份间的空间相关性,基于201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互联网渗透水平和物流效率对省域网络零售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省域间网络零售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全国层面上互联网渗透水平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物流效率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稳健性检验验证了该结果的可靠性;二者在东部、西部地区与全国层面基本一致,在中部地区则表现出差异性.以上结论启示政府在发展网络零售业的同时应结合区域异质性特征,给予互联网和物流两种基础设施足够程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省域内网络零售业健康快速发展和省域间均衡协调发展,本文考虑省份间的空间相关性,基于201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互联网渗透水平和物流效率对省域网络零售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省域间网络零售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全国层面上互联网渗透水平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物流效率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稳健性检验验证了该结果的可靠性;二者在东部、西部地区与全国层面基本一致,在中部地区则表现出差异性.以上结论启示政府在发展网络零售业的同时应结合区域异质性特征,给予互联网和物流两种基础设施足够程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种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构建多主体协同运作机制对于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4-2018年相关数据,以政府、种子企业、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主体,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泰尔指数研究省域协同创新互动现状,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种业协同创新水平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侧面反映出研究主体对于种业发展的重视;我国种业协同创新水平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政府对种业的扶持力度等因素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显著,工业化水平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发挥的作用不同。最后从协同运作机制的构建、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对中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时空分析,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政府关注度、科技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对外开放度、义务教育规模和城乡人口结构等六个因素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 显示:中国整体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呈下降趋势,区域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资源配置同类型的省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且集聚区域呈扩张趋势;区域间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依赖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深入了解我国省域文化消费的发展现状、趋势、时空差异和演变以及影响因素,运用Getis-Ord Gi~*指数、传统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法等探讨了2000-2018年我国省域文化消费的时空差异及其演变特征,再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从时间来看,文化消费的绝对差异增大,相对差异减少;从空间来看,省域文化消费差异悬殊,空间集聚程度增加。第二,各省域文化消费类型变化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类型转移发生于相邻类型之间。第三,各省域文化消费类型受其邻域文化消费类型的影响,与高水平类型相邻的省域,其文化消费类型向上转移的概率较大,反之亦然。第四,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和供给水平对文化消费具有显著正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助益我国文化消费潜力的释放和省域文化消费差异的缩小,实现我国整体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2016年广东省104个县区为研究单元,选取反映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9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加权求和方法计算出各个单元镇域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了广东省镇域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广东省镇域综合发展水平及其3个子系统得分值不高;产业发展子系统的区域差异最大,城镇化子系统的区域差异较小,四大区域的内部差异是形成广东省镇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综合发展水平和3个子系统的空间关联性均较高;人口集聚呈现出南高北低,产业发展呈现出中间高外围低,城镇化呈现出多集中、少分散集聚和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等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作为衡量一国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生产率水平的先进与落后。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开放倒逼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成为一项较为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运用面板DEA-Malmquist指数法可以测算出2002—2011年我国29个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SPDM),实证分析出口贸易、基础设施等对我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经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出口贸易、基础设施等经济活动通过影响本省TFP,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将其作用传递和迭加到邻近省域全要素生产率上,基础设施对我国省域全要素存在较为显著的负向关系,出口依存度、出口贸易及FDI对我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省域之间的教育与经济联动性虽已得到普遍证实,但浙江省经济发达与人口教育水平偏低的悖论给区域发展以启示。浙江省域内以县为地理单元的教育人口与经济之间存在“交叉而不重叠”的特征,其联动模式证明,在区域发展初期,区位优势、产业类型、交通条件等变量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以教育人口为表征的智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而它对经济的促进或联动作用在省域之内仍存疑义。  相似文献   

14.
结合我国31省(市、自治区)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tlab2016a进行研发人才集聚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估计,分析研发人才集聚在邻接矩阵与经济距离矩阵两种空间关联模式下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研发人才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人才集聚程度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现象;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强度、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及交通便利度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总效应。因此,我国的人才政策应在促进研发人才省域间的均衡分布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直接、间接、完全能源消费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检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间接与完全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直接能源消费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能源价格和人口规模是影响中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能源市场化改革时,要控制人口规模,稳定生活能源价格,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引导和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鼓励提倡环保绿色出行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6.
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判断。基于全国30个省域(除西藏)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该文首先通过计算各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进而运用时空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域科技人才流动对提高本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邻接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负向影响;科技人才聚集与本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才流动的核心要素;环境规制水平对本省域以及邻接省域经济增长质量都具有负向影响;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变迁对本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均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与提高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建设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在较大程度上会对沿线区域的经济韧性水平产生重要影响。运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各省域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并对其稳健性及异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整体上而言,高速公路建设水平能够正向推动省域经济韧性的提升,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由经济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对省域经济韧性的促进效应大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3)由人口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规模越大的省份,其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对经济韧性的促进效果越显著。研究对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政策的完善和省域经济韧性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后普及时代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及协调发展,通过实测2014~2022年全国时序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对我 国31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综合水平的变化态势及空间差异演变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国31省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综合指数均呈线性增长趋势,均有不同程度的递增态势且增长趋势有显著差异;多数省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呈现 短期变动的态势;区域间学前资源配置差异状态虽整体呈现空间收敛态势,但整体呈失衡态势,集聚度相对较高且存在显著差 异。因此,基于“水平-状态”交融互动的二元视角,在优化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区域各级政府应增加学前教育资源 的供给量,在提升区域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条件的同时,创新学前普惠性发展体制并改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7-2012年我国省域空间面板数据,设定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就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某一省域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其所处的空间区位和邻近省域关联密切。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扩大效应。为此,我国应加强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省域对邻近省域收入分配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城镇化推进与其他相关政策及时配合协调联动,推动城乡之间产业的均衡、合理化发展,协同提高服务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承载力,促进农业增收,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可测度2002—2008年中国31个省(市)出口产品质量,统计分析这些省(市)出口产品质量的空间自相关性,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空间自相关条件下广义基础设施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区域空间分布看,出口产品质量呈现明显空间集群现象,且该地理空间分布上依赖属性存在高度稳定趋势,形成了以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为核心和以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为外围的"核心—外围"空间分布格局;社会性基础设施比经济性基础设施影响大,特别是文化教育;不仅本省域而且邻近省域广义基础设施对本省域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为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和缩小区域间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的差距,不仅要完善本地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加快区域间一体化建设,还要加快核心与外围区域间的对接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