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前,贫困大学生上学问题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一些贫困生因经济压力出现了很多的心理与行为障碍,即因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贫困大学生是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高等学校辅导员要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诸如自卑心理严重、自尊心极强;因经济贫困引发"精神贫困"或"心理贫困";心理承受能力偏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就业观念陈旧等。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就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着力推动其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解决其学习工作的后顾之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合理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3.
一些高校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了“心理贫困”,成为高校的“双困生”。在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应对这一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承受经济上的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需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可以拓宽心理教育渠道,丰富心理教育内容,提升心理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弱势群体,承受着经济、学业、就业等多重压力,加上成长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很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心理危机,阻碍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以人为本,建立多渠道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挖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潜能,促使贫困生达到自我实现,优化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科学分析,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现状,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总体水平良好,外在社会支持程度高,情绪稳定性略低;(2)男、女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接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理科贫困大学生在朋友支持和家人支持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3)不同贫困等级的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出生地不同的贫困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和朋友支持两个维度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有种种表现,其根本原因是从小经历的经济贫困及空掉的储爱槽,失落的童年生活,长期的强迫思维,现实的连续挫伤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关系到其自身及家庭、民族的发展,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 ,关爱贫困大学生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特别应当指出的是 :学校和社会在关注大学生经济困难并努力为他们解困的同时 ,却忽略了这一“特殊群体”中已出现的另一种贫困———精神贫困。因此 ,本文从贫困大学生自卑与自尊心理冲突、焦虑与忧郁心理矛盾、孤僻离群与自我封闭心理、敏感多疑与嫉妒心理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物质的帮助、精神的关心、心理的引导三个方面的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绝对人数在不断攀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心理上的贫困,使得贫困生出现了性格问题、学业问题与人格问题。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着手,学校应塑造理性的消费文化、团体文化与宿舍文化,帮助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有增无减,不少人不仅经济上贫困,其心理状况更堪忧虑。关注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尤其对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探寻有效的引导对策,是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健康成长,也是大学生可否成为社会所需人才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一方面,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业负担逐渐增加,而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使得大学生会产生过于求成、渴望提高能力而不注重结果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一些社会风气闯入大学校园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社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关注。本文针对新时期大学生产生的一些心理行为、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进行分析,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试图帮助大学生通过体育教育调适自我,做到心理健康,为大学生顺利成长提供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群体特殊部分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的影响下 ,心理负荷不断加重 ,心理障碍发生率日渐增多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1975年修订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为测量工具,分别对240名高职学生和130名师范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问题也随之产生,并且日益凸显出来。在对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学习方面存在多种心理障碍,主要来源于社会、家庭和自身等方面,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教育防范措施,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民族学院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调查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贵州民院在校各系各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抽样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发现:我校有12.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大学生。根据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90后”与“8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75年修订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为测量工具,分别对200名“90后”高职学生和200名“8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结果对比,可以分析出当前“90后”与“8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据此,文章提出对“90后”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19.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班级管理者作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人物,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新世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面临来自学习、生活、就业多重压力与挑战 ,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扰。为此 ,在分析影响其产生的自身因素、学校因素 ,以及社会因素的基础上 ,找出相应的心理调适的措施 ,如加强“两课”教育、优化校园环境、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等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