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高校宿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完全学分制的逐渐实施和校园网络进宿舍,学生学习的分散性、流动性加大,学生的活动大多在宿舍中进行,于是,学生宿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宿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增强其实效性的关键是找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切入点.高校宿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切入点应是以育人为本,其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成才教育,其保障是抓好高校宿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制度和宿舍文化三个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得到各界的认可和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将开展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逐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对寝室文化建设途径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特别是职业院校以及职教师资类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更值得关注和探讨.文中结合职教师范类学生的情况,浅谈职教师资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社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保证和基础,同时,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华南农业大学通过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建设精湛的工作队伍、丰富品牌活动内容以及创新有效的活动形式等途径,探索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意义着手,分析了高校寝室文化的多样性、同化性、可塑性和持久性特点。高校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对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大学生认知能力以及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养成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寝室文化受到网络信息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因此,必须把握寝室文化发展规律,重视寝室文化对学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应以寝室物质建设为基础,寝室制度文化为行为规范,以当代大学生精神文明为引领方向,合理有效地推动寝室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校作为党和政府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特别重要.高校在学生党组织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加强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党支部的活力,以推进大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7.
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学生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文章对大学,丰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涵以及进行寝室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粗浅的探讨,同时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教育与管理的重点,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是教育关注的一个 难点,寝室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学校的学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来看,很多学校的寝室建设并没有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只是教育管理的一个辅助角色,高校在寝室学风建设中普遍存在寝室整体学习态度与学习效能感不高;寝室学 习投入时间不均衡,呈阶段性差异;寝室缺乏必要的学风管理制度与约束;性别、专业、年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为此, 可以从思想、制度、环境、落实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学习的认识,通过制度的规范与创新不断提升寝室的基础作用, 为高校学风建设的提升做工作。  相似文献   

9.
网络是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重要渠道,网络对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向青年学生传播文化知识的场所 ,它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建设性人才和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管理型和领导型人才的任务。本文认为 :高校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人才建设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要使高校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就要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武装学生 ;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 ;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教育学生 ;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  相似文献   

11.
高师院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为基础教育和基层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人才的重要基地。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新阵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西华师范大学积极推进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探讨了高师院校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现状、对策及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时代潮流,学生公寓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既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情感交流的基本空间,也是日常教育管理的基本载体与落脚点,更是全面发展成才的有效载体。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也因此面临观念缺乏、工作模式、工作难度与服务差距的诸多挑战。面对挑战: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全新的工作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必须建立;应通过公寓文化建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完善以学生为本的公寓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育人途径选择直接关系到育人成效与和谐校园建设。高校应通过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体系,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全面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公寓文化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载体,重视公寓文化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公寓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重硬件设施,轻软件建设;重制度建设,轻教育引导;重活动组织,轻系统规划;重娱乐效应,轻文化引领等问题。通过加强思想引领、环境建设、队伍建设以及夯实理论基础,丰富形式内容,将有效发挥公寓文化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文化反映了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课题组基于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状况,通过对重庆10所高校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核心,两载体,三委会"的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思路。即:将高校社区文化出现的问题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起点,使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成部分,从而成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闪光点,进一步成为建设和谐高校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者们围绕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路径、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价值、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等论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多从某一角度切入,缺乏整体性,研究成果也多关注教育主体如何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较少关注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校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校园网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已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功能。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把高校校园网建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研究区火山岩储层横纵向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发育模式不清等问题,通过开展对区内28 口井 观察取样,进行200 余块薄片的镜下观察及87 块物性样品统计分析,明确了不同岩性的储集物性特征,综合判定研究 区总体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并总结了火山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及物性变化规律;明确了冷凝固结、热液充 填作用、构造作用/风化淋滤、埋藏充填、埋藏溶蚀等控储主要因素,最终结合油气运移过程建立起火山岩储层在岩性、 不整合、断裂等综合因素控制下的发育模式,为下步有利储层的综合预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把学生社团建设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其他方面如学生社团作用。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社团建设成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得到陶冶,逐渐地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隐性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补充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具有教育过程的超时空性、教育资源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内隐性、教育方式的自主性的特点,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目前还存在认识不足、载体不多、保障制度欠缺、教师素养不高的现状,可通过课程教育的诱导渗透、校园环境的规划建设、网络文化的引导熏陶、学生心理需求的适度满足、社会实践的扎实开展等途径,促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