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种族主义是美国对外扩张和实施全球战略的意识形态工具。美国对外关系中的种族主义一般有两个基调 :肯定与否定。否定基调又有两个层次 :“愚昧论”和“威胁论”。种族主义不同的基调和层次预示着美国不同的外交策略。在美国的对华外交关系中种族主义由来已久 ,“中国威胁论”是其在冷战后的根本表现 ,标志着美国对华外交策略的嬗变  相似文献   

2.
面对后危机时代新的语境,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对华外交战略思维也在进行着调整,由注重政府外交向注重公共外交转型,由“强硬外交”向“巧实力外交”转变.这种外交战略思维的变化主导着美国建构新公共外交的战略框架,即采取“主动—接近”的公共外交姿态,尤为注重“网络外交”.在美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方面,通过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为主导的话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两面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雅尔塔格局结束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处于磨合与调整中,但美国出于控制世界、称霸全球的需要,竭力维持单极化力量格局,抱定旧的冷战思维,在国际交往中延续冷战模式,以中国为新的冷战对手,在国内保守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普世主义等思想的推促下,鼓吹"中国威胁论",并以此为掩护,扩充美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利益及其文化价值观,服务于其全球霸权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威胁论"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威胁论"给中国的和平发展造成了干扰,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威胁论"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其中西方"人心恶"观念、地缘政治因素、美国霸权利益、中外文化差异、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中国威胁论"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新保守主义崛起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曾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面对冷战后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90年代中后期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呈上升之势.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促成国防预算的大幅增加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方案的通过、强化军事同盟和扩大同盟职能、鼓吹"中国威胁论"和对华实行"遏制政策"等三个方面.新保守主义理论上的偏狭性和来自各方的挑战,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力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印度抓住机会,提出了多极化战略构想。在保证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的前提下,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对华政策一向是印度外交的难点,在这次外交政策调整中,印度选择了务实的对华外交,中国也予以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7.
美国传统基金会与冷战后的“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传统基金会通过发表文章、为行政部门和国会提供背景材料和研究报告、举办学术讨论会等多种方式,系统地、多方面地宣扬“中国威胁论”,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讨论传统基金会近十年来在美国对华政策大辩论中如何输出其“中国威胁论”之“思想”并如何寻求影响美国政府对华决策。  相似文献   

8.
后冷战时期,新保守主义者始终敌视中国,仍然固守冷战思维,强调意识形态分歧,把中国视作取代苏联的下一个战略对手和巨大威胁,主张对华奉行强硬政策.美国的对华政策受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很大,采取了"反共主义"策略,遏制中国崛起;突出意识形态,推动民主进程;突出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等对华政治战略,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全面认识新保守主义思潮,对中美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50年代开基立业的"一边倒"的战略抉择,50年代末60年代初寻求独立的"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70年代顺时迭变的"一条线"的战略调整,到改革开放后走向独立的"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战略以及冷战后普遍开展的与世界大国或地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外交不断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初,冷战以来形成的中美紧张关系出现缓和并走向正常化,使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开始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随着这一国际环境的改变,东盟国家过去采取的“亲美(西)反共(华)”的外交战略发生动摇。东盟国家开始重新制订对华政策,力图构建“新小国外交”的战略。文章以美国的盟国——泰国、英国的盟国——马来西亚和走“独立外交”道路的印度尼西亚为例,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东盟国家所造成的冲击及其各自相应做出的对华外交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近五十四年,在外交方面,成就斐然。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联系的地区和领域越来越广,国际地位与日再增。这些成就是新中国的成立和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是我们党和国家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方针的结果,是全中国人民奋斗尤其是像周恩来这样杰出的外交家辛勤劳动的结果。展望未来,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日美三国体系框架下的日本新政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鸠山由纪夫为首的日本新政府内外政策的核心已初露端倪。稳定并振兴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重组日本经济结构、恢复民众对政府和未来的信心是新政府对内的重要任务。外交方面,如何处理好与中美这两个对日本至关重要的大国间的关系是对新政府外交能力的考验。日美间就日本在印度洋对美供油问题上的若即若离显示了日本既想改变传统的美日同盟关系中"大带小,小服大"的不平等局面,又难以真正脱离美国实现自身目的的尴尬局面;对华关系方面,鸠山政府大力推广的"低碳革命"理念不仅是出于自身经济结构重组的需要,更有借此争取在中日关系上更有利地位的政治动机。而在与中国保持更为紧密经贸关系的同时,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历史、领土等一系列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鸠山政府同样需要做好功课。无论鸠山政府对美和对华政策有何新意,都体现了一直以来日本追求其"普通国家"地位和政治大国的诉求。  相似文献   

13.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对南海诸岛的主权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之际,东西方列强不时非法勘测、侵扰中国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严重威胁中国海权。在与列强斗争的过程中,晚清政府的地方政府官员运用国际法中的有关规定与列强交涉,最终收复了被日本占领的东沙岛主权,并向国际社会宣示对西沙群岛的所有权。与此同时,晚清政府根据国际公法和各国的海上实践,提出了"水界"区、渔业区等海域主张,以捍卫中国南海权益。晚清政府维护东沙、西沙群岛的一切措施,都符合近代国际法的"自护之权"以及"条约"确定的领土界限和领土所有权等准则。晚清政府维护海权之举,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在目前中国的外交斗争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罗斯福的非殖民化设想反映了美国的利益和要求。战时,罗斯福从他的外交理念和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又基于对中国的深刻认识,适时调整了美国的对华政策,提出了中国大国的思想,让中国成为亚洲的主要托管国,使中国成为他自由战略的最高范例和试验。罗斯福对华外交思想及政策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通过战时在殖民地问题上罗斯福对华政策的改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的实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以来,美国主导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积极实施对阿“新战略”。地区国家对阿富汗和平重建十分关注并大力开展相关的外事工作,尤其突出了对阿富汗的援助。中国援助阿富汗和平重建的举措应当从资金管理、组织机构、援助项目等多方面增强阿富汗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援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阿富汗局势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阶段,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支持阿富汗人民克服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对中美相互形象认知的研究是理解中美关系实质的重要前提之一。布什政府上台至今,对中国的形象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其基本中国形象认知有“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不够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潜在的军事威胁”和“影响力逐渐增强的全球行为体”等。同时,布什政府的对华形象认知又带有不可避免的两重性。这种两重性的形象认知影响着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朝鲜战争爆发后 ,中国出兵朝鲜。我军武器装备落后 ,急需苏联援助 ,但苏联政府在援华抗美问题上顾虑重重 ,经历了答应出动空军支援到临阵变卦再到积极援助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伊始就引起美国学界和决策当局的关注.根据对中国局势的分析,美方对"文革"采取"静观待变,尽量不表态"的策略.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仍是视中国为危险的敌人,继续其"紧逼遏制"战略.中美长期相互敌视以及美方在对华分析和认识上的局限乃至错误是致使中美关系在"文革"初期未能有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重返亚太后中国周边外交的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给中国施压:经济上加入并主导TPP、加强其东亚同盟体系、叫嚣"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周边外交遭受严峻挑战。美国重返亚太后,东亚地区局势不断紧张。在局势紧张之下,中国应该根据局势发展调整周边外交政策,从中美关系入手,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与邻国外交为重点,以公共外交为辅助,从各方面消除美国重返亚太给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维持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30年代英法对德绥靖政策失败后,"慕尼黑类比"随之盛行并流毒至今。这种盲目排斥一切妥协、鼓吹遏制和预防性战争的论调,多次影响了美国外交决策和对外关系。"慕尼黑类比"的依据是所有绥靖政策都必将失败,然而近年来很多西方学者对此提出批驳质疑,强调绥靖政策在历史上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本文指出,尽管慕尼黑事件证明了错误运用绥靖政策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但绥靖也不乏成功的先例。成功的绥靖政策不仅能够化解短期冲突、保留权力并转嫁威胁,还能从长远角度塑造一种非对抗性的国家关系。因此,对绥靖政策应做具体分析,"慕尼黑类比"根据一个失败案例否定所有绥靖政策,这种以偏盖全的错误做法损害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最后本文认为恰当的国际体系安排、长远的战略眼光是绥靖政策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