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音义关系是训释词义不可忽视的切入点。声符不仅标记声音,也是探求词源的重要依据。文章以《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等辞书为主要依据,对"粦"声字进行考释,从而构建该组字的词族系统。通过分析所有从"粦"得声的字,得出"粦"词族主要沿"光闪"义和"紧密"义两个词源延伸,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规律性和层级性明显的词族系统。这一词族系统的建立也是"音义关系类聚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针对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中对"卢"声字分析的偏差,全面考察了从"卢"得声之字,得出一部分"卢"声字具有"粗短"的词源义,另一部分"卢"声字具有"黑"的词源义。并论及了准确地概括词源义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有学者认为"竖"的本义是"竖立",作为詈语的"竖"源自其"僮仆"义,"僮仆"义则因其声符"豆"之"小"义而得。通过考察文献用例和分析字形可知:"竖立"是"竖"的假借义,其本义是"僮仆",该义源于"臤","臤"又得义于表示战俘义的"臣"字。  相似文献   

4.
运用声符示源理论,对分布于《说文解字》中的"且"声字进行分析,将从"且"得声的汉字按照语义系联为一个字族,探讨形声字本义与声符字"且"的关系。分析了《说文解字》中从"且"得声的所有汉字共34个,无一例外,都含有"增加"的意思。由此得出:"增加"义是声符字"且"的语源义。  相似文献   

5.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声符不仅标记汉字的读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探求语源的重要依据。本文以《说文解字》中的19个"肖"声符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考释,通过分析从"肖"得声的字,探究其核心义和词义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述论》是对形声字声符示源问题作全面论述的第一部专著,该书对汉语词源研究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该书具有严密的实证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现代音义分析法论证了六组同源词,即:该与垓同源,词源义是具备;讓(让的繁体)、攘与禳同源,词源义是推;誉与举同源,词源义是称举;诐、皮、披、破、簸与铍同源,词源义是破析;诐、坡、波、颇、陂与跛同源,词源义是不正;讦、揭、楬和碣同源,词源义是高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词义引申发展导致文字孳生词语分化的角度,分析了"辟"字和从辟得声的一组形声字,认为"辟"所表示的律法具有判分义,引申而有劈分义、推排义、偏邪义、盘旋义,进而分化孳生出一批以"辟"为声符的形声字, 成为一个通常称为"同源的古今字"的词族.  相似文献   

9.
汉语以形声字居多,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表音也同时表义。通过系联以"委"作声符的一组形声字,可以探讨它们之间语源义共同的特点和音义上演变的关系,从而证明声符示源存在的理据性和相对可论证性。  相似文献   

10.
形声字主要是在词的派生推动下汉字分化的产物,源义素、派生词、分化字之间关系颇为复杂,因此也使得声符示源呈现出它的复杂性特点;就源义素而言,由该源义素参与构成语义的一组同源词之间,源义素具有统一性与具象性的特点;声符示源具有历史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今"吉"多表示吉祥、吉利义,而在古代文献中"吉"还可有坚实义。对于坚实义,《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均未收录。"吉"有坚实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证据:第一,从字形看,"吉"从矢,而"矢"在古代有正、直之义;第二,音近义通,声符具有示源功能,从同声符字来看,以"吉"得声的字多有直、坚义;第三,坚实义与吉祥义具有相通性、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头部名称形声字本义与源义关系举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选取《说文》中6个表示头部名称的形声字,从该字的源义素是声符字的本义和源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三个方面,通过声符系联,得出各个字本义与源义之间的关系,力图为科学汉语字源学的建立提供经过系统整理的文献材料和论证阐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人体义域形声字本义与源义关系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选取《说文》中6个表示人体名称的形声字,从该字的源义素是声符字的本义和源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三个方面,通过声符系联,得出各个字本义与源义之间的关系,力图为科学汉语字源学的建立提供经过系统整理的文献材料和论证阐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覃觅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5):109-111
汉字"以形示义"的功能和汉民族"据形识义"的文化心理,使得人们总是试图对发展后的字形和字义做出新的诠释,以使其新的形义关系得到统一。然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小"部字的大部分形体与原始的构形已经不能吻合,其构形笔意义类大致有五类:其一,表示"细小"义;其二,""为"尚"字之构件,在整字构形中"尚"仅作声符的;其三,表示"光明"义的;其四,"小"用作声符的;其五,构形笔意不明的。通过考察分析与"小"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进而探求其义类的成因,得出讹变和楷化以及部首的归并是造成"小"部义类分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双声符字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声符字是指由音同或音近的两个声符构成的字,包括两个部件都只表音而不表义的纯双声符字和一个或两个部件都兼义的双声符字。其逐渐增多是汉字音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双声符字的来源主要有:"造字之初就是双声符字"、"在只表读音的假借字上累加声符而成"、"在表意初文上再添加声符,原来的表意初文也表音"、"在造字时有意选用一个构件即充当意符又作声符"、"两个音义均相同或相近的构件组成一个双声符字"、"由于语音的变化而形成的双声符字"、"方言字"、"讹变、饰笔、类化等原因形成的双声符字"等八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右文说”是宋朝王圣美发明的以声音通训诂的一种理论。他认为形声字的声符多在右边,这右边的声符不仅标声,而且有表示意义的作用,认为同声符的形声字,意义必能相通。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卷十四艺文一) “右文说”的理论是否正确,需要用事实予以验证。本文想首先分析《说文》中若干组形声字声符和字义的关系。然后谈谈对右文说的看法,是为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翏”字考     
"翏"作为声符孳乳出一系列形声字,对于其字音至今仍未有一个定论。文章在探析"翏"字形体演变的基础上,对其读音作了进一步考证。在适当补释字义的同时,还考察了其作为声符的示源功能。  相似文献   

18.
释“异”     
对于汉字这样一种表意性很强的书写符号来说,由于其超时空性,其形体变化较音义来说是比较滞后的,这已成共识.因此,这更有利于根据文字的滞后性这一特点来探查字的音形义的发展源流和变化."异"的文献常用义为"不同",但"异"的词源义是什么,其命名的理据是什么,意义发生了哪些变化,"异"与"異"之间的意义何时转化、怎样转化,与"巳"、"已"、"昊"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说明和解决.通过对"异"在字典辞书中解释的考查以及对"异"古文献用例的梳理,试图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考察汉语及多语种语料中的弱肯定性副词的词源以及语义演变的进程。研究显示,汉语中"能、许"和量化词"约、概"是弱肯定性副词的常见词源义,最主要的演变机制是通过重新分析和类比。多语种语料中弱肯定性情态副词主要以形容词性的"可能"语义为词源基础,影响较为广泛的演变路径主要是由包含功能性句法成分的句法结构或原本不在同一层次的相邻成分发展形成弱肯定性副词。这既反映了人类认知的共性,也揭示了不同语言在概念化和词汇化过程中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形声字声符表义理论为基础,穷尽统计《说文解字》中所收录的"曼"声字族。认为声符"曼"在参与构字时带有其本义(长、拉长),并采用认知范畴理论对"曼"声字族进行分类,探究字族各成员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