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卡夫卡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主体之死”,而主人公死亡的原因来自他们与外部世界之间无法调和的紧张关系,因此理解外部世界的寓意是理解主体死亡的钥匙。从卡夫卡的个人经历和20世纪西方社会文化语境出发,小说中外部世界的寓意可以理解为以下几层:一,日常琐事构成生活世界;二,他人话语构成的规则世界;三,失去逻辑的混乱世界。本文旨在通过挖掘对主人公造成困惑的外部世界的寓意,分析卡夫卡小说主体死亡的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2.
纳博科夫的小说《绝望》是一个由谋杀者讲述的谋杀故事。主人公先天性的自我分裂、主人公与影子人之间的相似性关系以及作者所采用的拟自传体的呈现方式,使小说具有了多重对话性因素。这种自我分裂与对话关系,将人性内涵作为叙述中心,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引发不同层次的价值判断,将自我、他者、世界以交互主体的形式呈现,从而使文本进入主体间性的"我与你"的范畴,呈现出一个彼此平等、异质共存的对话世界,主人公不同层面的自我所形成的多重对话关系构成了文本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3.
阿特伍德的小说《神谕女士》讲述了女主人公琼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困顿与挣扎.阿特伍德通过潜入地下意象、迷宫、梦境与镜子、鬼魂等手法,在小说中巧妙地展开死亡叙事,旨在让女性通过体验、感受死亡,深入内心深处,从彼岸世界获得自我疗伤、重塑自我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救赎和重生.  相似文献   

4.
陀思妥耶夫斯基善于挖掘人物的自我意识和矛盾、分裂的心理世界。对他来说,重要的不是主人公在世界上是什么,而首先是世界在主人公心中是什么。他的小说文本通过意识与现实的切换、对内对外两种话语指向的交融以及场面化的激烈辩驳,表现出了主人公们反传统理性的生存哲学。《地下室手记》的主人公和《罪与罚》的主人公正是这种与世俗理性抗争的自我折磨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沉沦>深受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自我必须侍侯外部世界、超我、本我三个主人,同时尽力和解三者之间的冲突.<沉沦>的主人公的自我受到外部世界、超我、本我三者包围和威胁,自我又不能协调三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导致了主人公人格结构各层次的失衡,使其灵魂无处安身,最终主人公选择以悲剧形式来成全"自我"的心愿.从弗洛伊德人格分析理论来审视<沉沦>,主人公人格结构各层次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其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自我意识是元小说基本特征之一,表明了作者从对外部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真实"再现转向对小说自身的虚构性和文本创作的揭示和反思.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主要集中在框架分析、游戏意识、现实的人为建构性三个层面上.然而,元小说并非全然地追求语言虚构,还有一类"编史元小说",既有自我指涉,又有对现实、历史的向外指涉,从而兼具了自我意识和历史、现实意识.这类元小说是一种根植于历史、社会、现实等外部世界的自反模式,既强调自我意识又悖论地彰显了历史和现实的维度.  相似文献   

7.
自我流放意识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主题。《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树个人自传性质的小说,从这部小说的情节设置、主人公设置和文学语言特点,可以充分显现村上春树的自我流放意识。这种自我流放意识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小说家卡罗尔.希尔兹在她的小说《如果不》中以主人公的女儿辍学行乞这一主线情节牵出包括主人公在内的众多女性人前背后的故事,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不同层面的两性世界中,女性在美德的神圣光环下,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失语生存状态。作品表现了女性受支配、受压抑这一主题,同时表现出女性失语对于作为女性的小说作者是怎样的一份难以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9.
解析契弗《游泳者》的场景描写与主题揭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契弗《游泳者》场景描写的分析,揭示小说对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和各自处境的反映,暴露主人公潜意识拒绝承认现实、顽强而又绝望地维护"自我形象"的扭曲心态,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主人公虚幻的自我感觉与冷冰冰的客观现实的反差与撞击。  相似文献   

10.
,<菊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斯坦贝克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受压抑的妇女形象.小说中细腻的对比描写深刻地体现了女主人公伊莉莎对自身和对社会的矛盾态度以及作为女性在实现自我价值时所遭遇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对比描写可以发现女主人公的心理挣扎以及受到压抑的根源来自于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认知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
成长小说,在西方是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在中国则因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与其它类型纠缠不清。要想真正将它与教育小说、传记(自传)小说、青春小说等类型小说区分开来,必须认识到其精神实质是讲述个体在”内心自我”与”外部规约”的激烈争夺中最终做出重大的人生选择,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柏拉图《斐多篇》中的命题"哲学即以习作死态为职志者",来阐述其对哲学之本质的基本洞见。就认识真理、与真理世界共在,人才能回归于自身的本质而言,哲学可以称之为"成己"之学;就守护真理而言,哲学同时又承担着示普遍之理于普天之下这一"为生民立命"的使命,因此,哲学又可称之为"济世"之学;而无论"成己"还是"济世",其终极目的都在于确认与维护人之为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新边塞诗”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塞新诗"、"新边塞诗"和"西部诗歌"相互混淆,泛化且淡化了重点和特征,使得读者和作者都难以认知把握"新边塞诗";宏观视角、"大我胸襟"的主流性或意识形态性,也使得"新边塞诗"的景观和情思呈现出明显的单一性,制约着后来诗人的跟进和发挥;"新边塞诗"的书写内涵和书写方式,又与后起的诗歌潮流相悖,最终也就后继无人。这是"新边塞诗"淡出诗坛的根源,也是应该记取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著名诗人冯亦同的诗集《紫金花》是熔铸了诗人身处“时空”的博爱与情思、拥抱着他所萦念的“大我”与“小我”的“个性化写作”,这不仅表现在题材重大、格调高扬、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诗作上,也更多地面对生活中的“平凡”与“渺小”,指触“崇高”与“光明”之外的各个角落。他在新诗创作中十分注重形式美,提高了诗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拓宽新诗创作思路,加强新诗形式建设,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由性别不平等所构造的世界中,"凝视"是男性的特权,而女性身体通常成为男性凝视捕捉的欲望对象。在达斡尔族女作家孟晖的长篇历史小说《盂兰变》中,作者以女性的视角试图掌控并进而解构"凝视"的权力,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分解那些建构在性别差异基础之上的严格且不容僭越的二元对立。女性作者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写作的智慧、力量及前景,在不断跨越边界的、不断自我质疑的过程中实现一次次地超越。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日本“私”小说的诸多定义中,大都涉及到了作家的自传或具有自传性的特征这样的概念。但实际上,“私”小说与西方自传存在着文体上的根本差异。“私”小说的自传性特征也只能说是通过作者构成“私”小说作品的一部分,从而在读者与作者和作品之间建立起阅读的契约性关系,在整体上巧妙地发挥了日本独特的文艺特色。  相似文献   

17.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以《文赋》为蓝本,集庄子、曹植、陆机和宗炳等人的文艺思想之大成,创造出一个深刻而完整的“神思”范畴。“神思”范畴阐述了艺术创作思维发展的全过程:创作主体以“虚静”的心理状态为起点,受外物感兴达到“神与物游”的思维状态并获得审美意象,最后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文学作品。“虚静”、“神与物游”、“杼轴献功”等与思维相关的概念依次递进并相互统一于“神思”范畴中。  相似文献   

18.
新移民小说对"存在"这一哲学命题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和思考。"在路上"的空间体验是新移民主体"离散"的身份和存在境域的体认。"空无的时间"和"充实的时间"是其并存的两种时间经验,它们分别体现了由规范秩序和价值取向所衍生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建构模式。生活在无所依托的时空范畴中的移民主体通过拒绝外在世界的作用确证自我担当,在当下情境中聆听和选择,让受遮蔽的存在之真敞亮,也扩充和获致了常人所不能得到的对存在意义的质询。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电影《城南旧事》和小说《城南旧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老北京影像。老北京的人情味和空院子、老巷子、旧房子、小园子等文化元素都是1920年代帝都北京的真实记录。林海音的怀乡文学以“女性”主义的视角书写,从儿童的眼睛观察成人世界,打开了一扇“真实”世界的窗口。《城南旧事》小中见大,书写“大时代”的“小人物”返乡故事,折射了中国大陆巨变时代的政治风云。作者以自身人生时空变迁对北京古城进行想象性的文学描摹和文化景观的地理投射,影视叙述文本被重构为一个遥远的可望不可即的“乡土梦”。  相似文献   

20.
"被围者"穆旦的生存困境,并非外在的黑暗势力过分强大所致,而是在把外部世界看作敌人的同时,认定自己具有内在本真性的现代人共同的精神困境。这个由"纯洁的个人"和"丑恶的社会"两极构成的封闭性循环结构,虽然随着诗人具体的历史境遇而演化成了不同的历史形态,但其根本性的结构却丝毫没有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穆旦"突围"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