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冬去春来,转眼间北京京剧院又长了一岁。前身是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各自领导的流派剧团汇合而成的北京市京剧团和以马连良、张君秋、谭富英、裘盛戎、赵燕侠为领衔主演的北京京剧团,可以说,北京京剧院自1979年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不同凡响。她一直以流派纷呈、名家荟萃著称,在带给戏迷无限欢乐的同时,也肩负着京剧艺术薪  相似文献   

2.
2012年底,北京京剧院和北京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举办了赵燕侠舞台生活80年的庆祝活动,她的艺术传人在长安大戏院连续演出了赵派经典剧目《白蛇传》《花田八错》《潇湘夜雨》和《沙家浜》,发行了大型画册《赵燕侠》、 《赵燕侠唱片专辑》和传记《自成一派赵燕侠》.今年元月14日,北京京剧院为剧院九大流派的奠基人塑像揭幕,赵燕侠的塑像作为唯一的健在者和唯一的女性与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并列在北京京剧院的大厅.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艺术都离不开传承,传承对于京剧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来说,更是流传与弘扬的根本。以流派纷呈著称的北京京剧院自然深谙此道,向来不遗余力地培养优秀的青年演员。本期介绍的杨少彭、郭玮、穆雨,个个风华正茂、技艺超群。世人闻之,必要感慨后生可畏。同时,他们似锦的前程,也预示着北京京剧院乃至整个京剧行业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麻雯  韩旭  咪拉 《北京纪事》2011,(2):32-41
张学津:学余宗马,戏唱人生北京是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国粹",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年来,北京京剧院博采众长、突破创新,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京剧院在"非遗"传承人才的保护上高度重视,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院团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北京京剧院历史悠久,行当齐全,流派纷呈。如京剧界金牌作曲家朱绍玉先生,是走在京剧最前沿的一代名家,刚刚创排完成新编现代戏《宋家姐妹》。  相似文献   

6.
咪拉 《北京纪事》2013,(1):52-53
一部新编剧目能够成为北京京剧院的经典剧目实为难得,《风雨同仁堂》便成就了这样的传奇——演出130多场,囊获包括"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中国京剧节金奖、北京市"十个一工程奖"、  相似文献   

7.
韩旭 《北京纪事》2015,(12):50-54
2015年3月20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办、资助,北京京剧院承办的“梅派艺术青年人才培养基地”正式在北京京剧院挂牌成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传人梅葆玖、杜近芳、李玉芙、王志怡悉数到场,他们将在梅派青培班今后的教学中倾囊相授。此外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资深戏曲评论家教育家蔡体良、谭志湘、傅瑾等也亲临现场。  相似文献   

8.
凤台"陈派"花鼓灯艺术在花鼓灯的众多流派中独树一帜,它外在的形式美通过听觉和视觉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艺术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其艺术本体呈现的审美特征,分析其内在的审美心理,可以发现它具有本土民族审美心理的阴柔倾向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圆、曲线)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
2014年是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120周年是中华农历纪元的两个周期,称为“双甲子”。为纪念这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京剧艺术革新、发展的一代宗师,也为更好地推动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北京京剧院精心策划,推出了“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大师诞辰120周年全球巡演活动。 本期我们采访了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的化妆师佟凤翔、服装师郭春慧,以及“大管事”李春林的孙子李正森,请他们来谈谈梅兰芳大师在服化道方面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0.
美声唱法作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歌唱流派之一,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发声体系,尤其在高音区的演唱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花儿"歌手应通过掌握美声唱法科学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洋为中用,提高演唱水平,使"花儿"这一民族声乐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麻雯 《北京纪事》2015,(1):36-41
2015年,北京京剧院的所有工作将围绕“艺术品质提高工程”展开。从市场着眼,从产品着手,在演出剧目、创作水平及演职人员的素质与艺术管理水平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5年,北京京剧院将以打造京剧艺术的“精品店”为追求,以服务观众、满足观众将观众请回剧场为目标,践行“艺术品质提高工程”。努力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和高质量品牌活动,推动剧院向世界驰名剧院和北京城市文化名片建设目标迈进。在品牌活动中,既有2013年和2014年延续下来的项目,也有新的考虑,共分为8个板块。  相似文献   

12.
宋冰华 《北京纪事》2014,(10):43-44
独占鳌头队员:张馨月、杜、詹磊、康静、王亦、郑潇、郭玮、方旭、王晓丽、张云、曹阳阳独占鳌头队长:杨少彭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对抗赛于6月8日至27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以团体赛的形式进行,共演出24场。参赛演员为北京京剧院"青年领军",他们分为两组——马到成功队和独占鳌头队,每组12人,各演出12场。杨少彭因为在独占鳌头队资历比较深而被推选为队长,我们特地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8月2日,梅葆玖大师逝世百日,北京京剧院及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等四单位,假座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梅派经典剧目中的经典唱腔,以传统乐器伴奏与中国电影乐团大型交响音乐结合演唱,这当然并非首创,昔日的一些样板戏,大都引入交响音乐伴奏。但将传统剧目的优秀唱段,特别是像梅氏父子两代百年来的经典唱段,融入西洋交响乐中,这就不能说不是一个创举,这也是梅葆玖生前的强烈愿望。于今,他的单位--北京京剧院,在其院长李恩杰的策划下,联络一批领导和志士仁人,克服一切困难,推出了这样一台以一个旦角流派--梅派的在社会上经久传唱的新旧经典唱段的交响音乐会,以此来纪念和缅怀梅葆玖大师仙逝百日,可谓用心良苦,并获得圆满成功,既满足了葆玖大师介入交响音乐的心愿,又让更多的青年人步入京剧的圣洁殿堂。  相似文献   

14.
飘雪 《北京纪事》2014,(7):41-43
日前,北京京剧院举办的第三届“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如期开锣。这次参赛的演员行当齐全、流派纷呈,其中有前两届参赛的选手,也有本届新参加的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众多参赛者中,有一位特殊的选手——她出身梨园世家,白幼热爱京剧;她的学戏经历与众不同,又得到过诸多老一代京剧艺术家的传授;她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却没有在舞台上展现的机会,于是前往美国传播京剧,直到去年才回归北京京剧院。她就是谭氏后人——谭小羽。  相似文献   

15.
韩旭 《北京纪事》2014,(10):45-45
2014年初夏,北京京剧院举办了优秀青年演员对抗赛——两支战队强强对话、24张青春靓丽的面孔、24场精彩绝伦的演出、20天的密集演出时间,这一切已然让喜欢京剧的朋友大呼过瘾。那么参加此次"对抗赛"的青年演员又有怎样的体会呢?我们不妨听听马到成功队的谭正岩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16.
宋国强 《北京纪事》2014,(10):38-42
秋高气爽,花好月圆,北京京剧院迎来了一派祥和的气氛。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多了份关心,少了些隔阂,业务上也是惺惺相惜,彼此切磋印证,相互给力而非较劲,正能量上升势头有增无减。问起缘由,剧院上下都赞今夏那场"异彩纷呈"的对抗赛,赛事事过将近一季,人们还是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7.
《北京纪事》2013,(12):112-112
由北京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主办,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长安大戏院协办的著名京剧教育家李文敏教学生活50年纪念演出于10月11、12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  相似文献   

18.
艺术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其中的真,而人们对真的理解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同样"艺术之真"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历史上很多艺术家穷毕生精力就是为了像镜子一样客观地模仿现实的外在形象。由于技术和人们对真理解不同,有些艺术家在模仿的同时更进一步,希望超越和战胜自然,他们的理想是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艺术真实"。到了现当代,艺术家对真实的理解更趋多元化和本质化,有些艺术家试图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阐释自己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他们的艺术更多关注的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由于不同时代和流派以及艺术家的个性差异,使他们作品中的艺术之真总是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19.
韩旭 《北京纪事》2013,(7):42-44
尚伟:北京京剧院演员,生于1970年。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与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是亲兄弟。丈夫高彤是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尚伟1981年考入北京戏曲学校,1988年毕业。在校期间受业于张玉英、贾世政、李慧芳、孙毓敏等老师。学习主演的剧目有《龙凤呈祥》《贵妃醉酒》《望江亭》《捧印》等。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京剧院工作至今。1996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为师,潜心钻研梅派艺术。1998年考人中国戏曲学院,在校期间曾从师朱文相、赵景勃、陆兴才、李金鸿等先生,受益良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02年9月考入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林立,观点纷呈,其中不乏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西方有关"等值翻译"的研究也有几大流派,奈达的"动态等值"论是所有流派中最有影响的。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异,"形式等值"在中英互译中有其局限性,而"等效翻译"在翻译实践中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