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和信贷约束——基于江西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往往因为信贷资金的缺乏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缓解农户的信贷约束能够极大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江西省872个农户为样本,用直接衡量方法不仅考察农户的显性正规信贷需求,也考察农户的隐性正规信贷需求,进而甄别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类型和程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较高,农户贷款金额以中短期小额信贷为主,资金需求以消费性用途为主,生产性用途比例较小;农户供给型信贷约束程度较轻,需求型正规信贷约束严重。因此,相比信贷供给,农户信贷需求的发掘是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不均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论文首先提出了农户消费的“居民化”趋势这一新的金融需求分析视角,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户消费性融资的“民间性”、“无息性”和“互助性”等特征,揭示了农户消费性金融的发展路径和取向。接着通过农户消费性融资需求与农户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证明了收入差距是造成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农户陷于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各类农户的消费融资需求特征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指出农户的消费性“融资”需求并非完全是金融性需求,它还包括了救济性的、财政性的需求等多个层面。得出的基本发展思路是:农户消费性金融问题的最终解决,依靠的是高度专业化的金融形式、规模化的运作方式和城乡消费金融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被普遍认为是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户的社会资本形态也正在发生系统性变迁。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及融资渠道的选择,是否已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基于广东和江西两个省份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影响着农户对于融资渠道的选择:以血缘和宗族关系为代表的结构型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户的民间借贷,但无助于其获取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以经济组织参与和社会信用为代表的认知型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户在银行等正规金融部门的贷款可得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本文利用NGO扶贫贷款调查数据,采用配对样本多项选择Logit模型,对NGO小额贷款介入前后贫困农户借款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接受NGO小额贷款后,贫困农户借款发生率和借款总额明显下降,单户借款额度却相对上升,农户借款途径主要由私人借款转向农信社和其他渠道。同时,研究还发现,除户主个人特征、家庭人口构成等内在性因素对贫困农户借款行为影响显著外,农村金融供给状态也是重要的外在性因素。在金融抑制下,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门槛较高,私人借款成为贫困农户借款的主要供给者,NGO小额信贷的介入及其扶贫性质,通过提升贫困农户经济能力来转变其借款行为,在由私人借贷转向信用社借贷过程中发挥着“助推器”作用。  相似文献   

5.
依据陕西省移民搬迁区19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构建双变量Probit模型,通过农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与支出状况、家庭经营特征、社会资本及金融知识等变量,实证分析影响移民搬迁区农户信贷需求及信贷渠道选择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搬迁区农户强烈的建房置业意愿明显诱发农户的信贷需求,提升农户正规金融渠道的选择偏向.农户收入水平、家庭规模、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农户金融知识水平、社会资本和信贷用途对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金融发展"需求跟随"指引下,通过对湖北省监利县130户农户的入户详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农户借贷行为较为普遍,农户融资渠道主要依赖农村信用社和亲戚朋友,农户融资主要用于盖房和婚丧嫁娶,农户期盼改善贷款服务和简化贷款程序。发展农村金融,必须以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以发展专业合作社、建立信用担保服务和建立金融互助小组为内容创新信贷方式,以开发婚丧嫁娶保险、贴息贷款、循环贷款等为形式创新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7.
农户借贷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渠道.通过对陕西、甘肃两省897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表明:农户融资更偏好于非正规渠道,贷款程序的复杂程度、利率高低、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任水平、家庭文化等是导致农户不选择正规融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差异化定价的格局。采用意愿调查评估法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基于具有名义正规信贷需求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户整体的正规信贷需求缺乏利率弹性。若农户处于竞争度更大的正规信贷市场,或者将贷款用于生产用途而非消费时,农户信贷需求的利率弹性会变大。在利率上浮至银行最优信贷配给的利率水平前,利率上浮有利于激励银行增加信贷供给,然而考虑到农户利率弹性的异质性,银行会选择审慎定价。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别对农户受到的需求型正规信贷约束与供给型正规信贷约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贷款利率显著影响农户需求型正规信贷约束,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户正规贷款意愿的强弱;第二,农户受到的信贷约束程度较弱,农村地区需求抑制现象严重;第三,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额度也逐渐增大,富裕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占据了农村地区信贷的较大比例;第四,收入、可抵押品资产、是否是党员等农户特征对两种类型的正规信贷约束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调查三地农村信贷市场上需求方和供给方的情况,总结了随着地区经济和人文社会环境的不同,农民信贷需求以及融资渠道的变化规律,并且结合调查结果得出两个典型的农户借贷模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农村金融改革应该是立足于农民的选择,改革金融市场供给方尤其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实现规范管理下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求均衡.  相似文献   

11.
“银政合作”是实现政府、农民和银行“三赢”的融资机制。实践证明,它是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为农民提供信贷资金,实现农民增收,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应积极克服“银政合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其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分为负现金流,正现金流且现金持有量增加和正现金流且现金持有量减少三组,分别研究了这三组公司信用风险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这三组不同融资约束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经营现金流为负的企业信用风险较高,企业受到较强的融资约束,但信用风险对融资约束作用不明显;经营现金流为正且现金持有量减少的企业,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水平较低,具有一定的财务松弛度,信用风险和融资约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经营现金流为正且现金持有量为正的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很大,而且企业信用风险加深融资约束程度;融资约束对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海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升级。盐城市着力抢抓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积极打造长三角北翼金融高地,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金融发展举措:(1)不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加强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2)均衡配置城乡金融资源,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3)着力突破融资瓶颈制约,加强对实体经济拉动因素的支持;(4)积极探索金融发展规律,努力营造区域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运用105家上市中小企业2005--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商业信用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总体上银行信贷与企业的投资支出显著正相关;商业信用与企业的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在分类检验中,高融资约束企业,银行信贷与投资支出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提高;低融资约束企业,商业信用与投资支出的负相关关系有所下降。由此可见,银行信贷是我国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健全的信用制度是克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1994 -2009年江苏省51个县(市)的经济金融相关面板数据,先用赫芬达尔指数测度样本期间51个县(市)的农村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而选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实证分析了江苏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村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对农村小企业信贷可获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增加,农村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提高,这有利于农村小企业信贷可获性的提高;进一步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看,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银行业市场结构竞争程度较高,农村金融深化程度也较高,但农村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却较低.  相似文献   

16.
农户融资行为有生产目的和非生产目的,贫困农户融资偏好于非生产,富裕农户融资偏好于生产,从农户融资效用角度比农户融资利润角度分析农户更准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三条结论,一是降低利率抑制了金融机构贷款给融资能力弱的贫困农户,但低利率却促使贫困农户融资行为,两者相互作用影响贷款底线。二是信用建设与减低融资成本虽能促进农户融资,但存在作用范围。三是需要根据农户融资行为对贷款措施的敏感程度划分农户,并对不同类型农户实施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苏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的建立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运用系统动态学方法,模拟江苏再担保业务经济效益演化趋势,发现代偿率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能实现江苏再担保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陕西杨凌、阎良、泾阳467个农户的调查,从农户金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信贷约束、农户融资困境及其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的社会阶层、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户是否遭受金融排斥的共同原因,不同金融服务的排斥状况亦有其他不同的影响因素。减轻贫困、增进农民福利需要,可缓解农村较为严重的金融排斥问题。金融机构在制定利润目标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农户提高自身素质和信用、政策部门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可有效减轻我国农村地区的信贷约束和金融排斥问题,从而缓解农户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9.
运用分位数回归,实证检验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甄别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对不同收入农户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信贷约束是影响农户收入的较为关键的因素,农户信贷约束尤其是正规金融信贷约束主要减少了低收入农户的生产性收入。基于研究结论,为了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提高农户收入,提出完善农村正规金融服务、加强非正规金融机构监管、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