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说话者意义是语用范畴的意义。说话者意义存在话语意义或语境意义与交际意义两个层面。从这两个层面对说话者意义进行分析、解释和定义,可以帮助受话者准确理解、掌握说话者意义,从而使交际过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形式与意义不一致是一种语用策略。对它的理解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是辨认,然后是推断。在辨认过程中有几种表现形式:肯定句表示否定意义,反之亦然;疑问句具有祈使句的作用;陈述句表达疑问或请求等。推断其语用意义要依靠关联原则和语境。这种语用策略使用得当,会使语言变得含蓄礼貌并且丰富多彩,如果使用不当,势必会产生负面效果,导致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3.
人们交际过程中离不开对语法结构的选择。语言交际中的语用推理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在语境的参与下完成交际的的心理过程。文章在分析认知语境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境理论对静态的语法的主要五个层面进行了动态的语用研究 ,认为认知语境对语法结构的选择及其隐性意义的确定起着动态的语用制约作用 ,具有很强的认知阐释力。  相似文献   

4.
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 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模糊。语言哲学家们指出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无足轻重、制造交际 障碍的因素,相反,它保证了交际的有效进行。探讨了对交际影响最大的语义和语用模糊, 提出语义的精确还是模糊要放到特定的情景语境下才有意义。最后举例说明了模糊 语言的语用功能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从语言顺应的四个方面(即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探讨了语用模糊的生成和理解及其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以期语言使用者能恰当地运用语用模糊,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意义和语境是语用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概念。语用学研究的话语意义不同于语义学研究的句子意义,语用学研究话语意义时必须考虑语境因素。语境是动态的,意义的建构离不开对动态语境的准确理解,要实现语用研究中的交际功能必须在动态的语境中去建构说话人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交际就是相关,相关就是依赖语境。对于交际中会话双方所使用的词汇意义要理解的不仅仅是其静态意义而是通过语境构建所产生的动态语境意义。语境对于推导交际中词汇语用意义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中西方民族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因素对语用意义的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意义和所指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语用学家叨年代以来对意义和所指的语用研究,指出语用学家对意义和所指的研究避免了哲学和形式语义学家将词语和语句的意义和所指着成是静态的、以为它们是词语或语句本身固有的这一不足。意义和所指的语用研究将意义的生成和所指的确立看成一种社会行为,因而十分关注话语上下文、语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充分注意交际双方在动态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对意义和所指的磋商、推理和建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寻言语交际中语义内容和语用意义之间的关系。在语义内容和语用意义之间存在着语用意义等于语义内容、语用意义大于语义内容、语用意义完全不等于语义内容等的浅层关系 ;语用意义和语义内容之间存在直接式、因果式、暗示式、态度式、意图式等一些深层关系 ,分析了在语用意义的产生过程中 ,语义内容对语境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0.
词汇语用充实是字面词义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化,包括收缩和扩充。顺应理论将言语交际视为一个进行语言选择和动态语境顺应的过程。因此词汇语用充实是发生在词汇层面上的语言顺应的结果,交际者需对交际语境中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进行顺应,动态地考虑顺应对象和顺应功能以生成话语意义,并且在顺应过程中存在着高低不同的意识突显程度。  相似文献   

11.
语用模糊是说话者在特定的语境中为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而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同时表达数种言外之意的一种交际策略,反映了说话者的元语用意识.本文从非语言因素的三个方面: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分析人们选择使用语用模糊的元语用意识,说明从顺应性的角度能对语用模糊的功能作更好的阐释,并有助于在语境中澄清语用模糊.  相似文献   

12.
戏剧中人物对话的含义往往超越话语本身的意义,本文运用模糊语言学中的动态语用模糊理论。从话语层面、语篇层面以及语用模糊与语境的互动关系角度,对《欲望号街车》中的一些人物对话进行分析。以期揭示戏剧文本的深层含义以及语用模糊对于戏剧对话文本分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用能力是使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 ,它是交际能力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语用因素影响着外语学习的内容、过程和效果。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 ,并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用失误而导致的交际失败时有发生。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于交际的各个层面,如语言表层、文化、思维等。其次,作为心理认知活动,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交际者依据自身的认知语境系统对交际中相关信息做出对比、分析、判断,这就要求交际者通过语言对比、文化积累、思维训练等方式完善认知语境的网络系统,由此实现规避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语用失误分析的理论探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用失误包括两种类型 :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源于对言外之力的误解 ,社交语用失误源于对交际原则的误解。语用失误的例证分析过程可谓语用学基本原则的言语交际实践检验过程。语用失误分析乃是语用学的基本原则运用于解决言语交际问题的良好实例 ,因此其具有外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围城》对话的语用模糊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围城》对话中语用模糊现象的探讨,提出语用模糊认说话人与听话人不同角度分类以及语用模糊在文本中的三种显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语用含糊在语言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语用含糊策略是在言语交际中经常被使用的话语策略之一,对于交际参与者来说具有积极的交际意义;指出语用含糊不仅可以提高话语的灵活性,也可以加强话语的适合性,恰当的语用模糊可以创造出十分恰当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模糊策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作为语用策略的语用模糊研究较少。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人们在言语行为中选择使用模糊语言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指出它们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的语用歧义现象非常普遍。语用歧义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影响成功的语言交际。但恰当地使用语用歧义能体现语言的丰富性,并能产生多种语用效果。通过探讨英语语用歧义产生的基本成因,分析了语用歧义的话语功能,指出语用歧义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是第一部系统地介绍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习得过程的专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二语语用习得的理论模式、研究方法;探讨了影响二语语用习得的因素,如语法能力、学习环境、教学以及学习者个体差异等在二语语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