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几乎没有一个女性角色的军营戏《士兵突击》,成为今夏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剧中的主要角色许三多,在剧情开始时,几乎就是"笨蛋兵"的代名词,最终许三多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A(各军最精英队伍的一种称呼),这个"笨蛋兵"的领导们是怎样带出了这样一个兵?《士兵突击》讲述了"明明是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的许三多,从一个在父亲棍棒下长大又无比老实胆小的农村娃,成长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兵的故事。许三多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领导,他们手下都曾有个许三多。  相似文献   

2.
罗马共和国时期,军事与政治制度的紧密结合,使这一时期带有严重的军人政治的色彩。马略改革后,有野心的人更多的是依靠军队的扶持来获取最高权力,再加上军队性质由公民兵转变为职业兵,没有财产的限制,使得更多的群众可以加入军队,这些人缺乏公民兵的基本素质,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使得他们不断地腐蚀军队。自此以后罗马加入军队成为士兵的人,自身贪欲不断增强。因此,拟从共和国末期至帝国前期几位不同将领的掌权时期,士兵对于金钱的贪求来分析士兵贪欲的增强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28集电视剧《士兵突击》今夏意外走红,它指挥着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占领了办公室的"饮水机",在互联网上聚集了几十万的"兵迷"一部"三无"电视剧最近红了——剧的名字《士兵突击》,硬邦邦的,无时下热门剧名的"色香味";整整28集,无一位大牌明星,无一个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4.
去年热播的《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充沛的体能最后进入老A,成为兵王。肩负特殊使命的特种兵都是百里挑一的军中精英,那么各国又是如何来挑选这些兵王的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绘画"形""神"兼重的思想可分为三个阶段:汉朝时期为"形""神"兼重绘画思想的提出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形""神"兼重绘画思想的发展时期,唐朝时期为"形""神"兼重绘画思想的深化时期。  相似文献   

6.
蜀汉政权在不同时期,其军事力量的组成有所不同。刘备在荆州及初入蜀时期,主要由荆州兵和东州兵组成。士兵的来源主要由流民和将领部曲组成。其性质属于职业兵。诸葛亮时期及其后,蜀汉兵源主要依靠国家编户的丁壮。这一时期的兵制当为普遍征兵制度。此外,蜀汉政权注意征发人、青羌、斯臾等少数民族为前线常备兵。这一部分军队常以部落或“家”为单位。  相似文献   

7.
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总体特征表现出显著的多元化、层次化的发展趋势。从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培训管理等角度分析了连云港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的培训模式,阐述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形成原则,提出全面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必须创新培训模式,以提高退役士兵的职业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作为文化保守主义"学衡派"的灵魂人物吴宓,在文学与爱情观上呈现出保守和浪漫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本文将从这一矛盾出发,重新认识吴宓,进而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五四时期"新""旧"两派的文化价值取向,澄清大多数人对于"新""旧"两派、对于"五四"时期的误会,正确认识"新""旧"两派在"五四"时期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从政治传播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大众传播史的梳理和研究,认为"传播即政治"的命题在中国大众传播史的视阈下显著呈现。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生态始终融合在政治生态中,各个时期的政治结构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底层结构,其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是当时政治活动的一种反映。中国大众传播史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程度地诠释着"民主""专制""新知""启蒙""解放""革命"等政治核心话语。具体表现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诞生和演进是在"民主"和"专制"两种框架的碰撞下演绎叠进的;在社会制度交割的关键时期大众传播媒介总是扮演着"新知""启蒙"与"解放"的工具之角色;其在历史发展的多数时期作为"阶级斗争"工具而存在;目前正在经历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媒介革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指示词"这""那"和"这么""那么"的用法作出共时的描述和历时的比较。发现这两对指示词都存在着语法意义的虚化现象,但虚化程度具有不对称性:"这"与"那""那么"发展出连词用法,而"这么"还没有形成这种用法;而且"这""那""那么"在语法化过程中也表现出多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文章从句法位置、语言环境、语义变化、语法化过程等方面对指示词的连词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形容词"简直"始见于唐宋时期,到清末民初有"箭直""剪直"等写法,并从修饰言说类动词的用法中演变出表达夸张和强调语气的副词"简直"。"简直""箭直"的形容词用法在今天北京、河北、东北等北方方言中残留。  相似文献   

12.
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内有一 口塘,在塘的西北角,合肥市人民政府立了一块石碑,说明塘的名称及其成因.碑文认为此塘名称为"斛兵塘",又称"量兵塘""站塘",是曹操大军南下时为"清点人马"所挖的"土坑".然而碑文存在失实之处,"斛兵塘"是曹魏当年屯田的水利设施,"量兵塘"应为"粮兵塘"之讹,"站塘"实为"占塘"之误.斛兵塘及其名称的变化反映了魏晋时期屯田的兴衰和国有土地演变为私有土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顾育豹 《中华魂》2008,(3):34-34
1962年,周恩来率陈毅、陶铸在广州召开了戏剧创作会议,为一大批受委屈的作家、艺术家平反,白刃也在其中。被禁锢的话剧《兵临城下》解禁。创作于1959年的话剧《兵临城下》是描写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之时,困守孤城的蒋匪官兵在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人民解放军的  相似文献   

14.
早期中国的记者被称为"访员"、"访事人,"19世纪后半期,上海的报刊均称记者为"访员"。1905年郑贯公已经使用了"记者"这一称呼。从"政论报刊时期"到"新闻消息报刊时期"的过渡,是"访员"成为"记者"的新闻业界背景。从"访员"到"记者"称呼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记者职业认识水平的变化和这个职业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美学界,"意象"是一个极具学术生命力的核心范畴。当代"意象"研究的学术实绩值得肯定,但在语源阐释与思想方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追溯"意象"语源,应当注重"象"的中介关联性,继承早期的"言""象""意"三元范式,重新认识并扬弃明清时期的"情景交融"等二元范式。在研究方法上,无论"主客二分"还是"超主客二分",都不能真正摆脱二元范式的窠臼,亦不契合中国思想实际。在基本理念上,"意象"研究应当奠基于先秦时期即有的"和实生物""相异者相济"理念。明清时期何景明、王夫之等人并非反对"分",而是反对"离",其思想实质是主张"相异者相合"。基于"异在论"立场,所谓"审美意象"就是以一"意"("游观意识")摄三"象"("心象""物象""语象")为基础的上下贯通与三元交融的体验活动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中的"忠""恕"一般被后人理解为"为仁之方",从而成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原则。在形式上,"忠""恕"从两个侧面规定了以"立人"和"达人"为目的的成德的行为要求,但在伦理实践中,"忠""恕"却需要"爱人"这一道德情感促成两者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忠"所表现的"笃实"与"恕"所表现的"以己度人"等特征都是因为有"爱人"作为其内核。因此,"忠""恕"的道德动力才能发生,有关"忠""恕"的道德行为才能实现。"忠""恕"的上述特色与孔子始终注重伦理生活中的道德自觉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文学中产生了许多反思"文革"武斗、揭示"人性恶"、重新认识土匪及军人身上的匪性的作品,还有许多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关于各地土匪活动的记录。这些足以表明,在中国的民族性中,崇尚暴力与匪性的传统根深蒂固。虽然其中有不少作品旨在揭示暴力的心理根源、匪性的社会根源,但仍然足以发人深省:传统的"礼教"与酷刑为什么无法遏制频仍的暴力与残忍的匪性?如果"国民劣根性"的问题其实是"人性恶"的表现,改造它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8.
"丑"在中国古代戏剧中的发展过程较为复杂。由于"丑"和金院本、南戏、杂剧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元明戏剧的伎艺形式中"还原"宋金时期"丑"的表演形态。"丑"得名于"纽元子",通过滑稽的化妆和古怪的表情吸引观众,这种表演形态逐渐成为一种表演模式。在金元时期,人们不把它称作"丑",而冠以"净""外""末""梅香"等称谓,但是它们的表演形态实质和后世的"丑"一致。"丑"的戏剧性随着表演形态的发展而增强,戏剧脚色体制也随之完善,表演伎艺被艺人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19.
在短短的十多年中,车臣共爆发3次内战。战争夺走了许多俄罗斯士兵的生命,他给那些活下来的退伍老兵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他们患了“车臣战争综合症” 夏雅布·诺夫哥罗德是位于伏尔加河畔的城市,在该市的一座俄罗斯退役士兵的康复中心,6个月以来一直有500名男子在接受类似综合症的治疗:心烦意  相似文献   

20.
陈伟东 《社区》2012,(22):9
现如今,"小悦悦事件""碰瓷事件""跌倒老人无人搀扶"等社会现象突破了道德底线,社会陷入了以邻为壑的冷漠。好人"吃亏"成为一种大众心态。转型时期的中国,公民责任和志愿精神成了最稀缺的社会资源。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不缺乏志愿行动但缺少公民责任和志愿精神,因而志愿行动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