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深入应用RS和GIS支持下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后,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法,对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应用、数据库建立与管理、土地定级因素空间分析和土地定级单元分计算等,并对上述关键性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为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开发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土地定级中地形地貌因素对土地质量空间分布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以土地定级技术为依托,结合通化县城区土地定级,采用GIS手段,建立区域DEM数据模型,以坡度、坡向数据模型的建立及量化为例,提出地形因素在城镇土地定级中量化应用的新方法。按照城市规划对地形的要求,利用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快速求取海量栅格单元的要素作用分及其总分,对地形地貌因素进行科学量化,揭示基于地形地貌因素定级下的城镇土地质量空间分布差异性规律。  相似文献   

3.
县域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分析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构建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模式,并对此项研究中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理论与技术路线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三者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之上 ,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此项研究和具体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以金坛市为例提出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农用地质量等级划分依据及其基本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用地质量等级划分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对农用地质量的实质内涵进行了探讨 ,提出衡量农用地综合质量高低的三要素 ,即土地适宜性、土地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力 ;其次 ,运用土地肥力理论以及土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农用地质量“等 -级”体系建立的客观基础及其划分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 ;最后 ,给出了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农用地定级因素因子的构建、定级单元的划分、定级因素因子指标量化、定级因素因子分值图的生成、定级单元分值计算以及级别的划分与确定等来阐述因素法在农用地级别划分中的运用,并借助于农用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对泰兴市农用地级别划分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基本情况的分析,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提出以下建议:应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借鉴外地经验,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实行控制性保护和合理使用;对登记建档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进行鉴定、定级以及已定级别的提升保护;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定级实行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汉文佛教古籍与四部书古籍相比有共性,也有个性。在制定国家古籍定级标准的时候,应该摆脱传统的"四部书文化范式"的影响,为佛教古籍制定相应的标准。在制定佛教古籍定级标准时,要注意与四部书"古籍"定级标准、与国外收藏的佛教古籍及相关定级标准、与文物定级标准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运用样地法进行农用地定级,如从标准地块设置、定级单元划分、定级因素选择与分级、记分规则表制订、定级单元综合指数计算以及级别划分与检验等方面加以阐述,其中笔者认为有两处最大的亮点:一是在标准地块设置时引入虚拟标准地块,这可避免由于若选择的标准地块不是最优地块而重新修正标准地块和记分规则所带来的巨大重复工作量;二是在计算非标准地块的综合指数时引入空间插值法,由于该法利用了土地质量的分布规律而使样地法在农用地定级中的应用更加实际可行,且可大大降低对逐块样地进行取样调查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宿州市于1997年首次进行了土地定级估价工作.2002年、2006年和2010年又分别进行了土地级别调整和基准地价更新项目研究,根据宿州市城区四期基准地价动态监测项目的成果数据,采用同级各类地价比率指数、同级各类地价环比指数、同类各级地价比率指数和同类各级地价环比指数4种反映基准地价内部结构比率关系的指标,对宿州市基准地价结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用地基准地价有较大波动,市区外围土地价格有较大上涨趋势;住宅用地价格在近几年中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工业用地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中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我国已有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评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地价及其动态监测系统,提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是一个由点、线、面组成的网络系统。利用已构建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对西安市城区地价变化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地价的空间变化分析、时间变化分析及相关变化分析。最后指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土地收购储备是政府高效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实行城市土地收购储备 ,可以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敏感度 ,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 ,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强化政府对各类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市场供应和调控的职能。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法制、体制、机制研究 ,争取金融部门的参与支持 ,尽快在我国将此项工作导入法制轨道 ,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新热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应按照土地收购储备的一般原则和具体原则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采取多种模式进行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因而公民具有对城市土地的使用权。但在我国的拆迁安置补偿过程中,被拆迁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城市土地使用权及价值很难实现,这也是开发商与被拆迁人之间纠纷不断的根源。借鉴德国的土地登记制度,我国在土地登记过程中,应该增加公民对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比例,即房屋居住面积或建筑面积占该宗地总居住面积或建筑面积的比值,确保公民的土地使用权在拆迁安置或土地交易或转让中得到保护和真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政府干预与土地市场相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创新机制。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运行对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城市住房问题,已经从民生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现有的解决手段在尚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显得缺乏力度,基本丧失有效性。在这个事关亿万居民生活的关键问题上,必须寻求制度上的突破。本文认为,现有城镇土地管理体制必须变革,集体性质的土地应加入到城镇住房建设中去。城中村和小产权房的建设,是以集体性质土地解决城市居民居住问题的有效办法,应予规范改进,进而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辽宁省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短缺和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集中表现:在城市扩展侵占耕地现象严重,城市快速扩展造成旧城存量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房地产开发用地数量较大,不切实际的"大城市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在土地集约经营过程的一些政府行为。提出了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立健全辽宁省的土地使用制度,健全和强化土地利用监督反馈机制,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强化土地市场管制,对土地集约利用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四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湖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认为湖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逐年提高,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各地级市中长沙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最高,邵阳最低,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差异显著。因此,湖南应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城市内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积极改进城市土地利用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当下的土地制度改革从长远看必须贯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家意志。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域来看,虽然"三权分置"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盘活土地经营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土地权属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更加复杂化,也不能有效地推进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从历史正义和社会公平角度来看,农村土地的根本性质在于保障农民的居住权和生存权,那么在中央政府主导下的"两权置换"的改革方案或许是更佳的选择,即可以使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置换社会保障权,用农村宅基地所属权益置换城市里的住宅权。这样不仅能够建立起有序的土地退出机制,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而且能够支持未来实现地租收益全民共享,真正促成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研究了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依据协同学理论提出了重视序参量———树立科学用地、集约用地观念主导系统的演化,建立城市土地与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协同机制,制定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建立系统反馈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来引导、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协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并结合GIS技术对结果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1)苏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最为集约,苏中次之,苏北城市土地低度利用; (2)在江苏省域空间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阶梯状分布;(3)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最后提出了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