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王运熙对古代文论的四分法,魏晋南北朝为文学理论批评的成熟繁荣期.表现为研究范围的扩大,涉及到当时出现的所有文体;指导思想比汉代解放,不再强调"依经立论",重视日常生活的抒情写景,即教化、审美并驾齐驱;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有分量的文学理论著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等单篇文章;以及挚虞的<文幸流别论>、李充的<翰林论>等文学理论专著.其中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较完整且自成体系的文的专论,确实接触到了一些重要的文学问题,是自<毛诗序>以来最重要的文论作品.  相似文献   

2.
西晋陆机的《文赋》,是我国第一篇系统地较完整地阐述文学理论的杰作。《文赋》上接曹丕的《典论·论文》,下启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笔者不揣浅陋,想对以下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曾指出,<文心雕龙>与<文赋>有着渊源关系,但二者广泛而复杂的内在联系和重要区别,仍然值得我们予以深究.实际上,<文赋>与<文心雕龙>虽皆不遗余力追求文章之美,从而成为六朝"为艺术而艺术"时代的明证,但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却高下有别,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亦不可同日而语.从而其根本的理论追求和价值取向也就貌同而实异.<文赋>是一首文的赞歌、美的赞歌,<文心雕龙>则是一部文的哲学、文的美学.  相似文献   

4.
<文赋>是陆机探讨文学理论的专著.在<文赋>中,陆机第一次提出了为文"用心"的问题."用心"问题即文学创作心理问题.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谈"心"者不少,但直接阐述文学创作心理问题,并将其作为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对象,陆机是第一人.陆机的<文赋>具体阐述了应感问题、想象问题、语言问题和灵感问题等诸多文学创作心理问题.<文赋>直接而具体地探讨文学创作心理问题与我国古代哲学"以心为主"的理论探讨模式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虽然在明清时期就有学者注意到了古小说和诗词文赋对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影响,但真正对此展开研究则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综观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世说新语>和唐诗上,研究者涉及的相关小说、诗词曲和文赋还极其有限,现有研究成果所达到的系统性和深广度也并不令人满意,研究者在这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公文文体辨析理论的出现,当以蔡邕<独断>、刘熙<释名>为滥觞,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李充<翰林论>为发展,任昉<文章源始>、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为高潮.公文文体理论也是这一时期公文理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陆机的<文赋>不仅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篇名著,还包含了丰富的传播思想.陆机生活在玄学思想广泛传播的西晋时代,作为社会人,他受到了玄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他深入地探索了人内传播、文字传播、认知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他强调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认为"物""意""文"应该是相称的,传播者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他对文体的认识、他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从东吴学术文化特点看陆机文学理论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江左在三国以至西晋 ,与北方学术发展不同步的实际出发 ,认为研究陆机《文赋》不能接着魏晋玄学来讲 ,它在许多观念上 ,其实仍然没有超越汉儒天人感应观 ,特别是受董仲舒《公羊》学的影响 ,《文赋》诸如强调情感抒发与四时对应 ,描写物象应遵循写实和“期穷形而尽相”等原则 ,相对建安文学创作之实绩 ,乃是一种滞后的观念。联系文论考察陆机诗文创作 ,更可以看出 ,陆机以这种理论付诸创作实践 ,与中国文学发展到建安时期相比较 ,其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9.
论陆机的《文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陆机的《文赋》张文生陆机是西晋太康时期的重要诗人,也是一位文学理论家。陆机的《文赋》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问题的理论作品,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近几十年来,陆机的《文赋》日益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注重,研究成果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刘若愚,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952年获得英国布里斯多大学获硕士学位,此后则长期在美国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这种从中国到西方的人生经历,为他成为学贯中西的汉学家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著有<中国诗学>、<中国文学理论>等8部著作和50多篇学术论文.在文学理论方面,刘若愚以西方文论体系为参照,对中国古代文论给予结构性整合,形成了一套中西合璧式的比较诗学体系.刘若愚为中国文论走出单纯的汉语语境,与西方文论对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所采取的"以西释中"方法,也存在着诸多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中国文论的特性.因此,本文探讨刘若愚"以西释中"方法的得失,对于中国文论"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