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家的“虚静”说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静”说源出于道家哲学,老庄认为道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虚”和“静”。其时,“虚静”属于人生哲学范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虚静”哲学范畴被进行了美学改造,从而使得“虚静”具有了艺术创作论和审美态度论的双重内蕴。西方的“静观”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态度理论,它与中国古典关学的“虚静”说在审美创造的自由心态的论述层面上是基本一致的。在对苏轼论“空”、“静”的个案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了虚静(静空)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的美学理论,有相同的共性,但其文化的差异,使得它们在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试图将中国传统的“虚静、物化”、“出入”说理论与西方具有可比性的“移情”、“距离”说进行比较分析。“出入”说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从审美观照角度来谈“出入”法的是王国维,而“虚静、物化”理论则从老庄就开始了。西方的“移情”、“距离”说是近代西方美学具有巨大影响的理论,它们产生的时间和观念虽与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有着不谋而合的某种契合,但与中国的美学观念还是有本质的差异的。文章以中国的“出入说”、“虚静、物化”理论为主轴,以“移情”、“距离”做比照,分析其同异。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中颇有影响的“心理距离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兼美学家布洛在二十世纪初叶发表的题为《作为一个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一文中提出并加以阐述的。“心理距离说”属移情派美学的一个变种。布洛的基本观点是:心理距离是一个内省的发现。距离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则,是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之一,是美感的主要特征之一。审美活动中的所谓“距离”是通过把审美客体及其吸引力与审美主体分离开来,使审美主体摆脱实际需要的目的而获得。但这并不等于说主体与客体已分裂到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虚静”在古代文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从文艺心理角度来探讨由来已久,“虚静”有自身特有的两个心理层面:主体有意识的心理抑制与主体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虚静”对于人类审美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虚静”说最本质地表现出了哲学境界与美学境界、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的内在统一性。其美学的内在精神联系表现为:虚静的实现——超越的审美追求,以自由的心灵去观照宇宙自然,万物人生;虚静以体道——审美的直觉体验,以自由的心灵对天地万物作整体的审美直观;虚静以凝神——走向艺术的自由妙境,把它与技艺等活动的自由境界联系起来,使“虚静”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6.
创造心境是思维中的斯芬克斯之迷 ,历来众说纷纭。从先秦老庄的“虚静”说到清末王国维的“出入”说 ,人们对创作过程诸阶段 ,即审美认识、艺术构思、物化表现中创作心境的认识 ,逐渐趋于辩证 ,从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审美关系 ,开始注意到主体自身也有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这是对创造心境认识的一个深入。“虚静”是老子关于认识状态的基本观点。老子主张以无为本 ,认为没有“无”就没有“有” ,有无相生 ,无可以化生万物 ,作用无穷(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义 )。老子这种含有对立统一因素的宇宙观表现在他的思想的各个方面 ,而在认识状态上则…  相似文献   

7.
在《蕙风词话》及相关的论述中,词境是况周颐经常提到的问题。认为"静境"是词中很重要的境界,也是词的最高境界"穆境"的重要特征,常常以此作为词学的批评标准。况周颐强调的"静境",一种是审美状态,一种是审美境界。"静境"的创造可以从内心及作品两方面来创造。  相似文献   

8.
先秦的审美心境论 ,分析了审美主体内心情绪状态的特征及其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提出了“虚静”与“心适”论。“虚静”是指审美主体应排除内心杂念 ,忘却外界甚至自己。“心适”则分析了审美主体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神思说"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神与物游"说、"虚静"说、"杼轴献功"说等组成。"神与物游"说阐述了心物交融而后生文的道理。所谓"神与物游",就是指内心世界与外在事物相互交流无碍的一种状态,其实质是情与境的结合,而这两者的结合,促发了文思的涌出。"虚静"说讲的是作者构思时所应具备的一种心态。"虚"、"静"两语得自道家。虚则能纳,静则能照。  相似文献   

10.
在生活中有触于中,自然产生感兴,随物赋形而产生审美意象,用苏轼的话就是了然于心,成竹于胸,身与竹化,然后了然于口与手,辞达而转化为艺术形象.这就阐明了创作过程中形成审美意象的规律,并对孔子辞达说作出新的解释,是苏轼美学思想的杰出贡献.为形成胸中成竹的审美意象,要求作家有虚静的审美态度,进行身与竹化的审美体验.苏轼吸取佛老美学思想,对孔子辞达说作新的发展与解释,是以道家思想改造儒家观点.苏轼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政纳万境.”作诗应有一种虚静的心境,是构成审美意象的前提条件.处于静的境界,可以掌握各种动态;处于空的境界,可以容纳万般景象.这确实是欲令诗语妙的必备基础.  相似文献   

11.
"镜子说"从古希腊"摹仿说"衍生出来,经马克思恩格斯赞赏,被列宁所接受.列宁借用"镜子"概念,从辩证唯物主义维度,改造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了"反映论"文论.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首先必须基于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的高度认知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三个中心环节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教材建设 ,处理好“一门主讲 ,多门渗透”的关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 ,改革教学方法 ,搞好“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为原则。表现在政治上,苏轼、苏辙以王安石为不近人情者,用"人情"、"公议"作为攻击王氏的武器。  相似文献   

14.
胡适承继杜威实用主义,重视“行”,更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突出“知”即“思想”的价值层面。其“思想”论。说白了是“方法论”,的核心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里有杜威的影响,更有胡适自己的创新,“思想”论的意旨也是很明显的:为再造文明之故,“思想力”的训练在胡适看来是再重要不过的事了。  相似文献   

15.
16.
在西方理论界,反理论之声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伊格尔顿的近作《理论之后》是对这种反理论的一个回应,其目的不是宣判理论的死亡,而是通过对文化理论的深刻反思探询当前文化理论陷入困境的原因,并试图超越后现代主义的幻象为文化理论寻找出路。他认为文化理论必须重新进入现实,必须对人类的道德、价值、真理等重大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要对当代资本主义超出伦理限制的盲目发展和过度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理论之后》对我们的启示是:中国当代的文化理论和美学理论应该充分关注中国的现实,尤其要关注在社会急剧转型中处于边缘地位、社会底层和少数民族族群人们的文化生活、价值转变、情感需求和文化尊严,为边缘和弱势群体及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争取合法性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层面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为“核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核心论是对中心论的发展和超越。中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天人关系及人我关系的日益紧张。核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发展的结果是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更加和谐的状态。因此,就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言,用核心论统领中心论,用人的全面发展统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唯一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18.
“兴观群怨”说与“卡塔西斯”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中西方文艺理论和中西方美学奠基人。孔子的"兴观群怨"的诗歌理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创造性提法,长期影响中国诗歌的创作和评论;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论是西方文艺理论和西方美学的标点性内容,影响到西方戏剧乃至其他文体。两种理论虽然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导致其逻辑基础和适用文体的差异,但从都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价值,都倡导"中庸"、"中和"的美学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9.
列宁“反映论”将意识看作一种辩证运动:它不仅反映物质世界,而且还能改变它。这种观点不是“无根”的,而是从恩格斯起步,逐渐向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靠拢、再向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和赫拉克利特“摹份说”延伸的——对此,理论界似很少有人提及。  相似文献   

20.
文献表明,对于索绪尔及其语言理论的研究,或侧重于对其语言符号系统理论理的解读,或侧重于其语言思想的哲学渊源,将其与其它理论进行对比的研究并不多见。从对比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理论与中国先秦时代的"名学"入手,进一步研究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