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类是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因此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在语言被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和传达信息的过程中,口头表达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因此,要提高学生“说”的素质,培养“说”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愿意说,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向别人通报自己已知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郑建胜 《阅读与作文》2007,(6):48-48,21
新课标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使阅读教学呈现出“百家争鸣”现象。然而,部分教师却从纯“文本崇拜”走向另一个极端——纯“文本批判”。甚至于完全忽略文本的暗示、提示,随心所欲,毫无限制地进行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经典文学的一种亵渎,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悲哀。试举以下课例,以期引发对此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论修辞行为     
一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修辞现象。修辞现象包括修辞行为、修辞手段(修辞格)和修辞效果三个方面.修辞现象既存在于书面语表达中,也存在于口语表达中;既存在于言语成品中,也存在于言语生存过程中;既存在于成功的言语表达中,也存在于失误的言语表达中.对修辞的全面研究,不能离开修辞现象的三个方面及其各种存在形式.以往的修辞研究存在这样几种们向:一是在修辞现象的三个方面,重修辞手段和修辞效果的研究,轻修辞行为的研究.二是在修辞现象的各种存在形式方面,重书面语中的修辞研究,轻口语中的修辞研究;重言语成品中的修辞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占用的课时多,消耗的精力大,而且其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总目标为五个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谈俄语阅读教学[苏]勒·勃·特鲁申娜王浴海译培养学生独立地用俄语阅读参考书的能力是俄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阅读,作为言语活动的一种形式,和听、说、写一样有着自己的特点。现代外语教学法,在考虑到言语活动诸形式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同时,主张进行分...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听话、说话综合起来的一个概念,属于言语交际范畴。言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信息交流形式有听说(口语)、读写(书面语)两大类。口语表达是基础,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传统语文教学是“独白”式教育,它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了观众;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忘记了意义。针对这种弊端,依据教育交往理论.新课标精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学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它也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这种互动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既昭示着民主和平等,也张扬着个性和人性,更凸显着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对话”固然可以理解为无声的心智交流。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地体现为师生间的“言语对话”。由于理解上的种种失误.在具体的实践中.师生间的课堂言语对话还存在着不少有待于纠正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品位文本,从而与文本、与作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内心中、在情感上与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类语言表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语言表达就是言语发出者利用语言形式将自己头脑中的思想内容输出或移入到言语接受者的大脑之中,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语言没有这么做也没有能力这么做。语言在人类所谓表达中的真实角色是:言语表达方将与自己头脑中的特定思想内容相联系的语言形式(语音)用嘴说出,进入接受方的耳朵和大脑之后激活并唤起表达方大脑中相应的精神意识内容,从而实现表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