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格作为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因个人特质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和行为风格,反映着个体的社会化性质和水平,决定着个体的人生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认清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一些人格缺陷,把握健全人格应具备的基本特征,通过加强认知实践,强化自我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逐步完善和健全当代大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健全人格形成的内在机制与外在条件两方面论述了道德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体主体性中的道德自律是健全人格中积极自我意识形成的内因,而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是促使个体的行为与其真善美的自我意识保持一致的外在条件,并指出,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环境的净化是形成和塑造个体健全人格的两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张晓东 《金陵瞭望》2007,(16):18-19
个体德性的养成与道德人格的塑造表现为同一的过程。道德人格是个体作为合格社会成员的道德规定性,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是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凝结和体现。它是个体在道德修养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着个体道德修养实践所达到的实际程度和境界。而个体的道德修养实践具有社会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历史地发生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的整个精神世界中,道德人格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标志的。培育一种健全的道德人格,能够促使人对道德的追求和选择,从而形成一种人的自主、向上、严肃、负责的态度,并自觉"慎独",做有理想、守德性的道德新人。一个具有成熟、健全人格的人必定是一个社会人格与自我人格统一的人,一个自觉高标准要求自己和不断提高自己人格的人,就一定是具有德性人格的道德新人。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高旨归,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中,将其列为党的重要议事日程,可谓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德育作为贯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其它诸种教育方式的灵魂和核心,目的在于塑造健全人格.因此,如何塑造健全的个体道德人格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加以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教化功能对发展健全人格起主导作用。"人格面具"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一个方面。从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分析人格健全发展有三条路径:一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外部条件与自身条件的和谐统一;二是实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匹配;三是应用人格"大五"模型将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环境道德教育研究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道德教育是21世纪德育面临的新课题。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与人代际道德教育相提并论的对待自然的态度教育,是改造环境价值观,塑造生态人格,提高环境道德素质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构成要素、组织结构、发展模式、功能和价值。就其社会目标而言,是要达到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可持续性,就其个体目标而言,是要促使人们养成生态意识和生态人格并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8.
理想人格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理论,勾画出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人的人格形象,是关于培养道德理想人格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和方法,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运用教育和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9.
人格是重要的哲学概念,人格是人的精神家园。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个体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而言,人格是其基础和根本要素。人格是复杂的,但人格是有结构的。人格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人格的共同性、整体性、稳定性特点出发,对人格的构成要素、人格的特点、人格的破坏及建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人格、尤其是健全人格问题,逐渐成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而道德作为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精神方式,在人格结构中占据着核心位置。使人格表现出明显的道德特性。健全的人格需要高尚的品质做为其内在的指导和灵魂,这就使健全人格具有了丰富的道德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这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从事古代文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鉴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理应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 ,积极培养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发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平等的人格意识 ,增强自我的情绪调控能力 ,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感悟能力 ,从而形成一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人格是以一定的生理特征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中介,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自主建构的相对稳定的内部状态与外部行为的统一体,其生成与发展是一个以自我意识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渐进过程.青年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期,其人格发展表现出自主性、过渡性、实践性等特点.青年期是个体生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遵循青年人格发展与教育规律,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是我国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和社会生活所要求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个体道德的存在。道德需要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道德之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其内在的自律的依据。个体道德需要是来源于一般需要又高于一般需要的高级需要,是个体成其为完整和谐之人的必然要求,是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和条件。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道德需要,走出“规范式德育”的误区,提升受教育的需求层次,培养个体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封建道德中无视个体价值和道德主体地位、割裂个体权利与义务的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将道德政治化、礼制化的教化模式是对学校德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历史文化根源.延缓着青少年学生新型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形成.学校德育必须树立现代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尊严意识,摈弃封建德育的负面影响,坚持人的义务和权利的统一、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德性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5.
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内化与外化运行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外在的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意识到个体意识的飞跃;二是实现从个体意识到道德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个飞跃的桥梁和纽带是道德品质形成发展内化和外化的运行机制,只有在该运行机制的作用下经过上述两个飞跃,才能够形成个体人道德行为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高个体道德素质,道德人格的完善是提高个体道德素质的关键。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和主要内容,深化德育改革,培育现代道德人格,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法、与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传统武术文化中有利于健全人格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归纳、分析,认为传统武术在传授武术技术的过程中较为重视以伦理型文化为主的道德人格塑造,为促进武术文化全球化发展、帮助广大习武者更快地适应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必须充分挖掘武术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对习武者的健全人格塑造与培养。  相似文献   

18.
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必须解决传统价值理想在现代人格塑造中如何定位的问题。单一结构的人格模式,如纯粹经济性质的功利型、实用型人格以及纯粹道德性质或政治性质的人格,都与现代化的目标相悖。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是现代人的理想人格境界。塑造既符合现代标准又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健全人格,需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传统价值理想作为“理性”的中介  相似文献   

19.
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探寻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之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格缺失的现状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儒道理想人格的会通互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理想人格 ,从社会群体出发 ,推崇人的道德属性和道德建设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是一种道德型的理想人格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理想人格 ,从生命个体出发 ,崇尚人的自然本性和个性自由 ,主张理想人格“道法自然”,不要有所作为 ,是一种自然型的理想人格。儒道两种理想人格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但它们又存在着相通互补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