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标管理是依据预先确定的目标任务,运用系统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目标任务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推行目标管理是高校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结合三峡大学目标管理体系的探索与构建,阐述了当前地方高校实行目标管理的战略意义、平台路径和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标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社会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本文提出了把目标管理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论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就必须实行目标管理;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目标管理的实质和目标管理的方法;并把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移植到高校图书馆的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目标管理实施现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对当前高校目标管理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认为当前高校目标管理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形式重于内容,方式大于目标,作认为在肯定对目标管理正面效应的同时,高校应及时总结经验,取其“神而不拘于”形”,抓住“以人为本、立足创新”这一根本,大胆地进行高校目标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目标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社会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本文提出了把目标管理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论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就必须实行目标管理;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目标管理的实质和目标管理的方法;并把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移植到高校图书馆的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高校,创建一个互相尊重的人文教学氛围是当今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发展目标。高校自身具备着与生俱来的强烈社会认同,用人文管理的方法管理高校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选择,是人才培养的选择。现代高校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就是文化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目标定位,提升大学精神,创建良好的高校精神文化,有利于高校内部人文管理,提高高校内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内容及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科技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应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文章围绕高校任务,提出了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和内容,并着重从制度、组织、管理方式、战略研究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提高我国高等教学教育的总体质量需要有一个有效、科学的管理方式,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高校的组织目标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重要影响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借鉴理论界和企业界的目标管理方法,运用预算和绩效管理,构建系统的高校财务目标管理体系。使得高校财务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促进高校的发展。从理论基础和体系设计两方面对高校财务目标管理进行研究:先探讨目标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运用的理论依据;再对高校财务目标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包括高校财务目标的确定,细化成各具体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分解、预算管理以及结果的评价与反馈。  相似文献   

9.
目标管理(MBO)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带来的影响.互联网恰当地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目标管理的检查和调整、目标管理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不良的信息,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道德的弱化造成受教育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障碍,他律的弱化给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难度.教育者要利用其正面影响,关注并采取措施遏制其负面影响,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有效地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上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与健全高校党委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对于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委领导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对于把党对高校的领导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和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目标管理内涵、特点、作用与意义阐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党委领导工作的实践,提出建构党委目标管理体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党委工作目标的科学界定、目标管理方案的制定及其实施、考核、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对我校实施目标管理的成效与体会作了总结介绍,对推动党委领导工作新机制的探究会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转型期的责任行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行政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存在非责任化的极大可能性,并制约着责任行政的有效实现。现代社会行政责任具有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双重性,客观行政责任缺位和主观行政责任的困境使社会转型期责任行政面临多方面挑战。责任行政模式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超循环理论: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新进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适应性系统研究成果的应用在高校具有普适性。教育管理的超循环理论探索则是教育管理复杂适应性系统研究的新进路。在超循环理论视野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向度及有效性,不断促进学习者主体和教育主客体的发展。在其研究内涵上,表现为教育管理中的交叉催化问题,涵盖了研究催化的内生属性,选择催化的外生条件,培育交叉催化关系等主要层面。工作的着力点主要包括:充分循环利用系统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采用促进人才岗位流动的举措;促进交叉催化的发生等重要手段与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公共行政是正义研究的重要领域。传统理论多采用罗尔斯、诺齐克和沃尔泽等人为正义提供的客观标准。但这些标准不仅在理论上相互冲突,而且在公共行政的实践中也常常会导致模棱两可的判断。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符号正义的观念,来指导当代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这种观念认为正义并不存在中立客观的标准,而是被群体共享的信念和实践所建构。研究者只有将正义置于特定语言游戏的背景中,才能真正理解其发生和运作。因为和正义相关的不同语言游戏之间只存在家族相似性,所以公共行政必须面对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符号正义的观念能够为这种公共行政问题的复杂性提供必不可少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经历了效率至上的传统公共行政决策时期、公平为主的新公共行政决策时期和市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政策时期.上述各时期的公共政策价值目标囿于特定的时空条件,均未能科学地反映并解释公共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对当代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的考察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政策现象,超越具体的决策过程,于其中提炼旨在主导一切政策与决策的基本理念.基于公共政策的本质和特征,基于社会发展的态势与规律,当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取向,只能是社会属性与利益属性交融统合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有赖于当代公共政策制定与运行机制的变革.公共利益的评价及其标准则无疑是当代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的现实回应.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综合素质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管理教育的新理念。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目标层、战略层和战术层三个层次理清了“教学—研究型”学院各项工作的层次结构关系,分析了人才培养和教学在学院各项工作中的地位,以及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为实现上述教育理念,根据学院工作的系统结构,给出了“教学—研究型”经济管理学院办学思路的逻辑机理,并指出了确立和落实学院办学思路应当做到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吏道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特殊概念,其本质是吏道观念系统对吏治实践规则的决定,是为政观念之主观见于为政实践之客观的认知与行为范式,是由一定的政治观念系统所决定的政治行为规范。传统吏道的内涵可从自然起源、历史演化与社会认同三个方面寻求依据。传统吏道包括“散点织锦”与“纵深分布”双层结构;吏道的具体运行轨迹主要有二:一是由表及里,二是由内而外。传统吏道具有四大特征: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对立统一,平民化与精英化的对立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对立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吏道的内涵决定了吏道的结构、运行与特点,是吏道的核心。中国传统吏道对于现实社会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和谐行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软法之治是一个新兴概念,它具有协商民主性、公正平等性和倡导有序参与性等特征。从介绍软法与和谐行政的概念入手,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软法之治推动行政的和谐化、软法之治推进和谐行政的民主、软法之治推进和谐行政的法治化论述软法之治在和谐行政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周易》思维与现代管理学的系统均衡原理、运动控制原理、信息沟通原理和目标效益原理的关系。从《周易》基本原理出发 ,在组织、调控、用人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几方面论述了《周易》思维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以寻找一种能完美结合现代企业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9.
高校工作的改革创新 ,首先要从高校管理者的自身观念更新入手。高校管理者应牢固树立目标观念、社会效益观念、系统观念、信息观念、素质教育观念、新型人才观念和定量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20.
澳门特区成立十年来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都较好地展示出新体新制、新人新事、新作风新思维,较好地展示出"一国两制"载体功能。体现"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已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特别行政区的法治是"一国两制"新型法治。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居民都是"一国两制"法治的载体。面对全新形势、全新时代,倡导"一国两制"文明、构建责任社会具有现实意义。维护共同性,维护大方向、大原则与有效发挥特殊性和灵活性是一致的,把"一国两制"载体的功能充分加以发挥,是新时代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