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是一种逐渐走向和谐的历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其主客观条件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但其总体上依然充分显现出一种“走向和谐”的大趋势。因此,“走向和谐”可以视为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能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推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协调高等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应注意: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保障发展;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科学定位,注重特色,实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客观审视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着力提高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水平,以此来推动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民族地区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抉择。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研究了民族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状特点、比较优势和路径选择。文章首先给出了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发展的分析框架,然后从产品市场、固定资产投资和旅游业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状特点,再从禀赋结构和产业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比较优势的变化,最后提出了民族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的政策建议。文章的主要结论是民族地区外循环程度较低,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不高,内循环中以资源输出和产品输入为主,制造业发展有限。主要政策建议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对接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中推动绿色转型与发展;在全方位更高水平开放中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包容性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社会伦理是处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行为准则,其间的宽容忍让、重情尚义、守望相助等优良的道德传统在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尤其具有代表性。湘西地区各民族关系之所以能够长期以来得以和谐发展,与他们的民族伦理思想观念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出版事业,已经形成极为庞大的产业规模,为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能强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全面进步。现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应该特别倚重出版事业的催化作用。新闻出版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任务在民族地区加速发展进程中的强有力宣传覆盖率和正确导向;教育出版能保证民族地区加速发展所需的文化普及与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科技出版能保证民族地区加速发展获得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新科学技术;大份量的多媒体民族经济报道对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可起重大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原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历经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首先是解放后各少数民族得到真正的解放,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下,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民族关系格局;其次是改革开以来,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民族关系新的格局和特点.深刻认识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现状,是我们处理好民族杂居地区民族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叶剑英对民族工作极为重视,特别是在解放初的主政华南时期,虽然百废待兴、任务繁重、日理万机,但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包括扶助生产、改善民生,发展民族经济;选拔干部、组建政府,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干部、发展文教,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从而,为缩小民族差距、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叶剑英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探索对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民族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为个案,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发展现状进行由点及面的关注,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内涵发展定位路径应走"民特"之路。从"自上而下,方向引领;横向联动,主动呼应;自动自发,内涵发展;政策支持,互相扶助"四个方面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内涵发展"民特"计划初纲。在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叶剑英对民族工作极为重视,特别是在解放初的主政华南时期,虽然百废待兴、任务繁重、日理万机,但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包括扶助生产、改善民生,发展民族经济;选拔干部、组建政府,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干部、发展文教,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从而,为缩小民族差距、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叶剑英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探索对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民族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筹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资金稀缺制约着农村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地区间文化事业筹资能力极不平衡,城乡间文化事业筹资能力日益悬殊和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总体资金不足。农村文化事业在筹资过程中面临着政府财政的越位和缺位,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滞后,社会支持短缺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加快我国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农村,有必要对我国农村文化事业的筹资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起筹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筹资机制市场化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多渠道筹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取得竞争优势和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就中国而言,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体系的不完善仍是制约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及民族经济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当今世界风险投资未来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分析,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作者认为,完善中国风险投资体系,促进风险投资事业发展,应本着立足国情、借鉴提高的方针,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发展风险投资的软硬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步骤对阻碍风险投资发展的几大类问题加以规避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认识存在偏差,政策落实不力;文化空间缩小,文化品住下降;队伍素质偏低,管理机制缺位;投入经费不足,设施建设落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对农民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基本政策教育,改善党的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普及科学技术,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4.
结合当今我国教育状况与前景,为了消除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难"和企业"人才荒"并存的怪现象,论述了高校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和紧迫的。提出了依据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际状况,从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重视的变化,来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而构建高素质专兼职动态发展的创业...  相似文献   

15.
社会事业科技是相对服务于生产和经济发展而言的科技。文章在分析当前社会科技发展呈现的趋势基础上指出了成都市社会事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科技尚未成为独立的科研领域;科技经费来源单一;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产出效益难以评估。并据此提出了5条对策建议:明确公共财政的分类标准,建立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调配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格局;运用各种财政手段和“拟成果购买制”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积极吸纳国内外各种科技贷款和民间科技捐助,并建立多渠道的风险投资机制;构建社会科技公共研发平台。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优势,以满足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本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疆的新闻事业开始时间较晚,1910年,新疆第一家报纸《伊犁白话报》的出现,标志着新疆新闻传播事业的开端。从《伊犁白话报》、《新报》,到《新疆公报》、《天山报》,构成新疆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主要媒体。新闻早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是发展较为缓慢,其发展具有单一性、跳跃性。  相似文献   

18.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民老师的地位,增加文化建设经费;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主要任务是农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国家机关和共产党员的文化建设,是解决苏维埃俄国全部经济任务的关键。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不同做法,对两党的历史命运产生重要影响。总结苏共亡党的教训,根由在于其意识形态建设的严重缺失。而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坚持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20.
营业转让是重要的且不可替代的企业并购重组手段之一.而且,无论是否有无立法规定,营业转让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手段与现象.实施营业转让必定会引起各利益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或冲突,大陆法系国家均对营业转让行为进行特别规制,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却不足以调整这些法律关系;而且,英美法系国家虽无营业转让法律制度,但其全部资产转让制度在实质上与前者无异.因此,我国确有必要建立营业转让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