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言迁移现象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二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语言迁移的制约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对比分析理论突出目标语与母语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使学生理解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篇章结构上的差异,尽量克服母语迁移在语言层面的负迁移,同时,重视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对比分析,凸显母语和目标语在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减少文化层面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2.
语间迁移指语言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将母语的特征迁移到中介语中去的现象。语间迁移的产生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标记性差异密切相关。对英汉语的形态标记差异及其引起的语间迁移错误的研究表明,当汉语词的形态无标记而相应英语词的形态有标记的时候,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往往将汉语词在形态上无标记的特征迁移到中介语中,在本该使用英语的有标记形态时却用了无标记形态,从而犯各种形态错误。  相似文献   

3.
语用迁移主要出现在目标语的迁移过程中,通常会形成一种有别于母语和目标语的语际语.使用目标语的本族人对语际语的认可、接纳程度的差异使语用迁移呈三个发展方向:正向的语用迁移、积极的负向语用迁移和消极的负向语用迁移.故本文对引起语用失误的语用迁移现象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言迁移是指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母语迁移可分为两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标语是一致的,母语迁移会对目标语有积极的影响。而负迁移是指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外语的习惯,或者不被该语言的本族人所接受。本论文研究了负迁移在语音、词汇、句法、篇章方面的具体体现,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减免负迁移的负面影响,以促进英语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言表达、词法、句法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壮语与英语的共性,阐述了如何利用这些共性使母语(壮语)在目标语(英语)习得中发生正向迁移  相似文献   

6.
外语界至今仍然有一部分人认为母语对目标语的学习有干扰作用。作为具有明显方言色彩的比兹卡土家族人所说的语言土家语当然被认为是对目标语学习具有明显干扰性的的语言。为了揭开人们对土家语的不公正的认识,从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即词汇、语音、句法以及其在目标语(英语)学习中的真实现状着手,结合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法规,论述了土家语对目标语(英语)具有严重负向迁移的不可成立性  相似文献   

7.
搭配问题是外语学习者用目标语进行言语输出时所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因为母语和目标语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词语搭配规范。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中介语动名搭配模式和Collins COBUILD语料库中检索的相应动名搭配模式,发现汉英中介语动名搭配大多不符合目标语的搭配规范。造成动名搭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将汉语的搭配知识和已经掌握的英语搭配知识迁移到中介语中。  相似文献   

8.
母语迁移现象在二语习得中非常普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本文分析了英语语篇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旨在帮助人们更深地认识母语负迁移现象,同时还给出了一些克服英语教学中母语迁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语言迁移的模因论视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前人对语言迁移现象研究基础上,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外语学习者在外语习得过程中迁移产生的根源。对母语模因和目的语模因的深层共享性与模因的标记性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模因与母语迁移产生的关系,体现了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学也离不开文化教学。但是,偏向性文化输入可能产生文化身份和第三文化现象等心理文化冲突,或产生文化定势。文化身份是学习者从目标语文化审视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并对目标语文化所产生的归属和认同。当学习者拒绝完全接受目标语文化,同时又不愿意疏远母语文化,就可能产生“第三文化”或文化边缘化现象。文化定势忽视了目标语的群体文化的内部差异,以普遍性掩盖了差异性。因而,外语教学需要加强文化输入层次的多样化和目标语文化与母语的对比分析,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目标语表达母语文化,在目标语和母语中建立和谐的文化认同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过渡语是一种既不同于L1 ,也不同于L2 的语言体系。它的产生是语言学理论从行为主义语言学发展到认知语言学的产物。过渡语具有四个典型特征 ,即可渗透性 ,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系统性和可变性。通过对过渡语典型特征的分析 ,可以使我们认识过渡语的本质 ,从而对英语教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 ,语际语理论的提出象征着一种突破。语际语是一种既区别于目标语又不同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第一语言的二语知识体系。本文通过对语际语产生的认知原因以及语际语特征的介绍、分析和阐释 ,进一步讨论语际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英语目前正作为一种使用具有一定语言特色的人数最多的"使用型国别变体"被国内外语言学家重视。中国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中介语现象。其成因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包括语言迁移、跨文化交际等。但中国英语成为一种受目的语影响的中介语变异体,在中国式英语考核标准影响下,它以标准英语的规范形式,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本土化问题。但随着英语的全球化普及,它的传播也更加区域化。尤其是在反对语言殖民化,保护本土语言的吁求声中,未来的英语一定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运用母语是大多数学习者在初学阶段的目标语学习策略,随着二语学习的深入,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中介语出现了.学习者应该正确对待在这一阶段出现的语言错误,积极运用正确的目标语学习策略,使中介语顺利向目标语转化.  相似文献   

15.
语用迁移是中介语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研究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语嗣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文章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国内外语用迁移研究作一综述,认为目前语用迁移的研究在可迁移性及其影响因素、迁移发生的判断标准上等有侍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中介语语言能力历来就是一个难以准确界定的概念。Adjemian和Krashen均在普遍语法的理论框架内讨论中介语语言能力的内涵,前者把中介语看作一种自然语言,强调语言能力的同质性;后者则认为中介语包括两种完全独立的知识系统,第二语言能力主要来自于习得的知识而不是学得的知识。Tarone把中介语语言能力看作一个由一系列不同语体构成的连续体;Ellis则从语言使用的角度观察中介语的能力系统,认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是由一些竞争性的规则组成的。对中介语语言能力的深入探讨不但丰富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而且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脉络,为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策略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跨语言的角度对哈萨克语量度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进行了考察。指出在量度形容词的一对反义词中,积极成分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标记的,而消极成分则是有标记的;无标记项比有标记项的分布范围要大,使用频率也较高。同时指出了具有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的反义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序列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序列具备请求言语行为的普遍性结构特征;(2)说话人与受话人的社会地位、行为的难易程度明显影响请求言语行为序列;(3)母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导致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中出现一些语用迁移和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迁移可在不同语言层面发生。语篇层面上的迁移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常不为学习者所注意。语篇迁移对于写作可产生负面影响,对写作连贯性的影响尤为明显。产生语篇迁移的原因有多种,对写作连贯性的影响亦有不同表现。克服语篇负迁移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篇能力,加强写作的连贯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概念隐喻语际迁移标记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隐喻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潜在的影响甚至结构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二语习得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语言的迁移,而且存在着概念和概念隐喻的迁移。在语际迁移中,无标记性相同概念或概念体系的概念隐喻在语义及其作用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有标记性不同或无对应概念或概念体系的概念隐喻则呈现明显的迁移性和相当的可塑性。这种对二语习得语际迁移中概念隐喻本身所具有的、具体的、内在本质的进一步探讨,对语言类型学和外语教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